绿色蔬菜水肥管理技术探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蔬菜的水肥管理技术对于蔬菜的高效生长与培育相当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与关注。主要从绿色蔬菜的施肥原则与施肥措施出发,探究了科学高效的绿色蔬菜水肥管理技术,并以黄瓜为例,分析了绿色蔬菜不同时期的水肥管理技术。
  关键词:绿色蔬菜;水肥管理技术;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80-02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志码: A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蔬菜在市场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如何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绿色蔬菜,是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菜农最关心的问题。
  1 绿色蔬菜的施肥管理原则
  1.1 肥源
  与一般蔬菜的肥源以化肥为主不同,绿色蔬菜的主要肥源包括有机肥、叶面肥以及其他相关肥源。在农村地区,可以充分运用很多的有机肥料,比如马粪、羊粪为热性肥料,牛粪和猪粪等为凉性肥料。此外,还有鸡粪、饼肥、生物菌肥、酵素肥以及其他有机生物肥等。叶面肥及其他的肥源主要包含尿素+磷酸二氢钾+白糖+陈醋等、微量元素肥、光合微肥、市面上售卖的各种叶面肥、黄腐酸类、氨基酸类以及有机液态肥等。
  1.2 施肥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首先需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配合追肥,并辅之以叶面喷肥;特别要注意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配合与使用;适时适量地施用一定的经济用肥;进行及时的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依据肥料的不同种类来确定施肥方式和施肥的主要时期;依据绿色蔬菜的需肥特性以及植株的长势和生育特点进行施肥;用水对肥料进行一定的调和,充分发挥肥效,防治肥害。
  1.3 施肥的主要方式方法
  施肥主要包括基肥、追肥、根外追肥及叶面喷肥等方式。一般来说,在种植绿色蔬菜的过程中,施肥的主要方法包括普施或撒施、条施或沟施、穴施或环施、随水冲施以及随水喷施等。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施用有机肥的时候,要进行充分的发酵腐熟;缓效肥应当早施,而速效肥适宜追施;施用尿素之后应当立即浇水,防止日晒后氨气对蔬菜造成不利的影响;碳酸氢铵不能在棚内盖膜期间施用;施肥技术应当随着蔬菜种类、栽培的环境条件、设施条件、肥料种类进行相应的调整。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分、温度、光照、气体、土壤肥力和土壤的pH值、蔬菜的种类与品种、栽培技术以及养分之间的相互效应等。
  2 绿色蔬菜的水肥管理措施
  2.1 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
  充足的有机肥能不断供给蔬菜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有利于蔬菜品质和口感的提高。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要加入发酵剂,经过高温堆积发酵,使其充分腐熟方可施入菜田。发酵时将新鲜的粪污装入塑料袋中堆放或装入缸中,加入热水封口,在15 ℃以上的环境温度下自然发酵。农作物秸秆加入速腐剂可直接还田,但将其粉碎后,堆腐发酵效果更好。堆腐的方法是每100 kg粉碎的秸秆加入速腐剂1~2 kg,堆垛后表面用泥封严,一般经20 d左右即成有机肥。
  2.2 重施基肥,少施追肥
  实践证明,绿色蔬菜生产要施足基肥,控制追肥,一般施纯氮15 kg/667 m2,2/3作基肥,1/3作追肥,深施。
  2.3 重视化肥的科学施用
  一是禁止施用硝态氮肥。二是控制化肥用量,一般施氮量应控制在纯氮15 kg/667 m2以内。三是要深施、早施。一般氨态氮肥施于6 cm以下土层,尿素施于l0 cm以下土层。早施有利于作物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实践证明,尿素施用前经过一定处理,还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肥效,减少污染。处理方法为:取1份尿素、8~10份干湿适中的田土,混拌均匀后堆放于干爽的室内,下铺上盖塑料薄膜,堆闷7~10 d即可作穴施追肥。四是要与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施用。
  2.4 施肥因地、因苗、因季节而异
  不同的土质、不同的苗情、不同的季节,施肥种类和施肥方法有所不同,低肥菜地可施氮肥和有机肥,以培肥地力。蔬菜苗期施氮肥利于蔬菜早生快发,施肥新法:①喷施红糖(白糖)液。在叶菜类上喷施0.2%~0.3%的红糖液,可使叶片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增强,一般能增产10%左右。注意糖液浓度不可过高,每隔5~7 d喷施1次,喷3~5次。②叶面喷醋。在茄果类蔬菜定植后1~2 d,每隔5~7 d喷1次400倍米醋溶液,连喷3~5次,可使蔬菜增产10%~20%。喷醋一般在下午进行,需醋液40~50 kg/667 m2。夏秋季节气温高,硝酸盐还原酶活性高,不利于硝酸盐的积累,可适量施用氮肥。
  3 绿色蔬菜水肥管理技术的案例谈论
  以黄瓜在种植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技术为例,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技术要点。
  秋冬季节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一般不追肥。在浇足缓苗水的情况下,等根瓜坐住后再浇水,7~10 d浇一水。深冬季节根据长势追施饼肥或豆肥,在棚内放缸发酵后随水冲施,10~15 d浇一次水。浇水时看苗情和土壤缺水情况,还要先看天气预报,应在寒流过后晴天上午浇小水。早春季节为2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要及时追肥,每667 m2追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15~20 kg,或腐熟人粪尿800 kg随水冲施,5~7 d浇一水。晚春季节从4月下旬至6月底,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注意降温,提高回头瓜产量。
  在不同时期,黄瓜需要不同的管理技术措施。①在发芽期,黄瓜出苗前应保持较高的温湿度(日温25~30 ℃、夜温18~25 ℃;空气相对湿度60%~70%),出苗后则应降温(20 ℃左右)防徒长;保持无毒苗床土疏松,避免出苗不齐;此时不需要施肥,水在播种前浇透,后期一般不浇水。②在幼苗期进行水肥管理,主要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苗床配制时肥料加入量充足,则整个苗期不用施肥;苗出现幼苗叶片颜色变浅,则可叶面喷施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幼苗期要求土壤湿润,土壤的相对含水量控制在70%~80%,过少黄瓜生长发育会受阻;过多则影响根系生长,易引发疾病。土壤表层湿润,幼苗生长正常则不需要淋水,而气温较高、土层表面干白、幼苗有轻度萎蔫的现象,即要傍晚淋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减少病害发生,故苗期要保证四周通风。在幼苗移栽前5 d应适当控水,促使根系生长,使幼苗长成根系白而壮、叶色深、茎粗、节短的壮苗。③在抽蔓期及结瓜期,黄瓜的水肥管理特别重要。抽蔓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重要时期,按“以控为主、促控结合”的原则进行水肥管理。这个时期为黄瓜的蹲苗期,故应以中耕保墒为主,根瓜坐住前很少灌水,根瓜坐住后灌1次足水,并可同时冲施1次肥,均衡型复合肥和水溶肥均可,施用10 kg/667 m2左右。结瓜期是黄瓜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根系和蔓叶旺盛生长的同时,连续、大量开花,坐果),故需水、需肥量极大。要满足黄瓜植株对水肥的需求,应经常保持土壤湿而不涝的状态,一般情况下6~7 d澆1次水,夏季特别干旱的时期可3~4 d浇1次水,结瓜后期应少浇水。结瓜初期继续冲施均衡性水溶肥和复合肥,结瓜盛期和结瓜末期则应施用高钾复合肥或水溶肥,用量一般为5~20 kg/667 m2,7~14 d喷1次。根据栽培模式、生育期及目标产量,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次数,露地黄瓜以冲施复合肥为主,施肥量及施肥次数可适当减少,温室及大棚则应以冲施水溶肥为主,尤其是寒冷季节;黄瓜目标产量高,则施肥量及施肥次数可适当增加,目标产量低则反之。
  4 小结
  水肥管理技术在绿色蔬菜的生产与管理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绿色蔬菜的高产、优质与高效生长,就必须采取科学的绿色蔬菜水肥管理技术,进行蔬菜的种植与培育。
  (收稿日期:2018-02-0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阶段的林业中,果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果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需要结合各种类型的种植技术,对果树管理的要点进行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果树;栽培管理;种植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3-0078-02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志码: B  1 果树栽培管理的具体措施  1.1 做好土肥的管理  在栽培果树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全方位的土肥管理
摘 要:为了实现生态建设,针对杨树抗旱造林技术在辽西干旱地区的运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辽西;干旱地区;杨树;抗旱造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84-02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志码: B  1 辽西干旱地区自然状况  辽宁省西部地区具有大量的山丘地形,此区域土壤贫瘠、养分稀少,很多树种难以存活。同时,辽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型气候,因受内蒙
摘 要:在果树生产过程中,育苗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苗木的优劣直接影响果树的正常发育和树木的寿命。在果树育苗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果树在育苗期间的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白粉病、金龟子等,如果防治不及时,将对果树的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苗木的死亡,为此,应该重视对该时期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果业发展中预防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包括苗圃地的选择、对土壤的消毒和地下害虫的防治、
摘 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主要探讨了生态模式下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模式;林业栽培;管理技术  林业栽培管理是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林业栽培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提高林业生产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林业栽培管理人员应树立生态观念,掌握先进、科学的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113-02 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草坪是人们实践活动直接干预而形成的一种植被系统,其对绿化城市、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草坪修剪的目的,即在允许的范围内,去除草坪表面多余部分,以控制不理想的营养生长,同时进行合理施肥,并做好其他相关养护管理措施,只有这样,草坪才能健康生长。对草坪修剪及施
摘 要:由于植物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组分结构的不同,它对生态的效能也不同,这也组成了不同类型的林地。不同类型的林地对生态有着各自的作用,就森林来说,它不仅有维持生态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还担负林产品服务的责任。因此,对于高寒地区林业的发展,应该采取分类的方法,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特点对它们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让高寒地区的林业均衡平稳发展。  关键词:高寒地区;森林培育;经营模式  近年来,
摘 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但近些年受气候和客观环境的影响,镇沅县勐大镇在玉米种植中出现病害和虫害的概率非常大,主要出现的病害有青枯病、大斑病、小斑病,出现的虫害有蚜虫害、玉米螟害等,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种植的产量和经济收益。介绍了镇沅县勐大镇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对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当地玉米种植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症状;防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110-01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而林业的健康发展能够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为国家的长久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和物质基础,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保证林业健康发展是长期性的重要工作。但是,我国在林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发展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林业病虫害问题。针对
摘 要: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蟲之一。根据它们的为害特点、发生过程和生活习性,合理制定防治方法,并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玉米螟;为害;防治  1 分布与为害特点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钻心虫,亚洲玉米螟在各玉米产区都有分布,特别在北方春玉米和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发病最重,欧洲玉米螟在国内分布受局限,一般与亚洲玉米螟混合发生[1]。玉米螟主
摘 要:天水地区栽培大樱桃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近些年天水地区大樱桃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成为继“花牛苹果”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果品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分析了当前天水大樱桃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天水;大樱桃;栽培;误区;建议  1 当前在天水大樱桃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1.1 果农素质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