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在项目运作的决策、设计、发承包和施工四个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从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现状来看,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即所谓的“三超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各阶段造价管理的现状,查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各阶段的造价管控措施。
关键词:造价;管控;措施
一、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决策阶段
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不明确,造成可研报告深度不够,投资估算准确性差;有的建设单位只对大型项目进行可研,小型项目基本上是靠主观判断做决策;有的建设单位做可研报告仅仅是为了达到筹措资金的目的,导致了报告达不到指导投资决策的要求。
(二)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缺乏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过分提高安全系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设计人员注重追求建筑造型、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等指标,忽视造价的核算;设计单位过分重视产值,而对设计产品的经济性不够重视。
(三)发承包阶段
建设单位规避招标或者招投标流于形式;投标人弄虚作假,通过受让或者租借方式获取资格参与投标;评标办法不够科学,评标专家水平有待提高;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造成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歧义,引起纠纷。
(四)施工阶段
施工中的变更设计较多;现场签证管理混乱;索赔时有发生;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高估冒算,夸大或重复计算工程量,而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水平不够。
二、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管控措施
(一)决策阶段
1、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投资管理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认真做好可研。技术经济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根据钻探地质报告,邀请专家会同设计人员对基础选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做经济比较,充分挖掘地基潜力,选用最佳基础设计方案。
(二)设计阶段
1、审查设计概算。对审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有较大偏差的设计进行复核,对关键设备和设施、重要装置以及图纸不全、难以核算的较大投资进行多方查询核实,逐项落实。
2、进行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不仅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招标完成,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引入竞争机制,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3、实行限额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应搞好关键设备、工艺流程、总图方案的比选,把初步设计造价严格控制在限额内。施工图设计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其限额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上。
4、设计人员要积极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争取较高的工程价值系数,提高投资效益。应及时与造价人员进行沟通,使得造价人员能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参与项目,达到技术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5、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变更,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要先算账后变更,严格控制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
6、引进设计监理。设计监理的重点应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监理检查施工图是否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深化,综合协调各专业,避免或减少图纸变更。
7、推行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并能够缩短设计周期,加快施工进度。
8、选用新型材料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刻关注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的运用。选用新型合理工程材料可直接降低工程的投资。
(三)发承包阶段
1、选择合适的施工招标方式,做好施工招标策划,合理划分施工标段、正确选择计价方式及合同类型。
2、改进资格审查办法,加强资格预审工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渠道收集申请资格审查单位的详细情况,真正选择能力强、信用好的单位通过资格审查。
3、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严把专家准入关,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
4、建设单位要加强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5、合同条款必须完备,双方权利、义务必須对等,语言表达严谨准确。合同双方必须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的事项。
(四)施工阶段
1、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跟踪控制,定期地进行成本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2、把好材料价格关。所购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符合工程要求,必须严格按照采购制度货比三家,做到质优价廉。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变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事前一定要进行技术经济合理性的预测分析,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查,明确相关审批人员的责任,不准随意变更批准的图纸,不得随意提高设计标准。
4、严格工程计量。在支付工程款时,必须对工程量进行计量。只有质量合格的项目才允许计量,对不合格的项目及由于施工单位自身造成的增加项目则不予计量。
5、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签证,要明确签字责任人和签证权限,分级把关,限额签证。签证需手续完备,且做到客观、准确、及时。
6、全面履行合同,减少工程索赔。注重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等一系列合同文件文字的严密性;做到设备和材料供应及时、保质保量。
7、 做好反索赔工作。建设单位可依据合同,对施工单位的工期延误、施工缺陷等提出反索赔。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跟踪和现场管理,保存好现场工程图片和现场施工情况等原始资料。
8、做好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审核人员必须全面收集好竣工结算资料,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行审核,主要侧重于偏差项目以及变更和现场签证工程量的审查;对措施项目费的计取进行审核,重点关注有无重复计算措施项目费;对人、材、机价差进行审核;对工期延误和工程质量引起的造价索赔进行审核。
9、加强项目后评估。通过系统地对项目进行评估,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全面评价,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误的教训,为今后同类项目的决策提供参照和分析依据。
四、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整个建设工程的始末,每一个阶段的造价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所有参与人员的权利与任务,每一个参与人员必须是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的专业人才,只有大家各尽其责,才能有效地控制好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2017年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中国计划出版社
[2]马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造价;管控;措施
一、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决策阶段
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不明确,造成可研报告深度不够,投资估算准确性差;有的建设单位只对大型项目进行可研,小型项目基本上是靠主观判断做决策;有的建设单位做可研报告仅仅是为了达到筹措资金的目的,导致了报告达不到指导投资决策的要求。
(二)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缺乏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过分提高安全系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设计人员注重追求建筑造型、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等指标,忽视造价的核算;设计单位过分重视产值,而对设计产品的经济性不够重视。
(三)发承包阶段
建设单位规避招标或者招投标流于形式;投标人弄虚作假,通过受让或者租借方式获取资格参与投标;评标办法不够科学,评标专家水平有待提高;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造成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歧义,引起纠纷。
(四)施工阶段
施工中的变更设计较多;现场签证管理混乱;索赔时有发生;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高估冒算,夸大或重复计算工程量,而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水平不够。
二、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管控措施
(一)决策阶段
1、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投资管理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认真做好可研。技术经济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根据钻探地质报告,邀请专家会同设计人员对基础选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做经济比较,充分挖掘地基潜力,选用最佳基础设计方案。
(二)设计阶段
1、审查设计概算。对审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有较大偏差的设计进行复核,对关键设备和设施、重要装置以及图纸不全、难以核算的较大投资进行多方查询核实,逐项落实。
2、进行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不仅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招标完成,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引入竞争机制,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3、实行限额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应搞好关键设备、工艺流程、总图方案的比选,把初步设计造价严格控制在限额内。施工图设计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其限额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上。
4、设计人员要积极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争取较高的工程价值系数,提高投资效益。应及时与造价人员进行沟通,使得造价人员能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参与项目,达到技术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5、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变更,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要先算账后变更,严格控制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
6、引进设计监理。设计监理的重点应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监理检查施工图是否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深化,综合协调各专业,避免或减少图纸变更。
7、推行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并能够缩短设计周期,加快施工进度。
8、选用新型材料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刻关注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的运用。选用新型合理工程材料可直接降低工程的投资。
(三)发承包阶段
1、选择合适的施工招标方式,做好施工招标策划,合理划分施工标段、正确选择计价方式及合同类型。
2、改进资格审查办法,加强资格预审工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渠道收集申请资格审查单位的详细情况,真正选择能力强、信用好的单位通过资格审查。
3、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严把专家准入关,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
4、建设单位要加强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5、合同条款必须完备,双方权利、义务必須对等,语言表达严谨准确。合同双方必须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的事项。
(四)施工阶段
1、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跟踪控制,定期地进行成本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2、把好材料价格关。所购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符合工程要求,必须严格按照采购制度货比三家,做到质优价廉。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变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事前一定要进行技术经济合理性的预测分析,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查,明确相关审批人员的责任,不准随意变更批准的图纸,不得随意提高设计标准。
4、严格工程计量。在支付工程款时,必须对工程量进行计量。只有质量合格的项目才允许计量,对不合格的项目及由于施工单位自身造成的增加项目则不予计量。
5、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签证,要明确签字责任人和签证权限,分级把关,限额签证。签证需手续完备,且做到客观、准确、及时。
6、全面履行合同,减少工程索赔。注重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等一系列合同文件文字的严密性;做到设备和材料供应及时、保质保量。
7、 做好反索赔工作。建设单位可依据合同,对施工单位的工期延误、施工缺陷等提出反索赔。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跟踪和现场管理,保存好现场工程图片和现场施工情况等原始资料。
8、做好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审核人员必须全面收集好竣工结算资料,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行审核,主要侧重于偏差项目以及变更和现场签证工程量的审查;对措施项目费的计取进行审核,重点关注有无重复计算措施项目费;对人、材、机价差进行审核;对工期延误和工程质量引起的造价索赔进行审核。
9、加强项目后评估。通过系统地对项目进行评估,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全面评价,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误的教训,为今后同类项目的决策提供参照和分析依据。
四、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整个建设工程的始末,每一个阶段的造价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所有参与人员的权利与任务,每一个参与人员必须是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的专业人才,只有大家各尽其责,才能有效地控制好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2017年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中国计划出版社
[2]马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