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故事:七月与安生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16456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编自作家安妮宝贝(现名:庆山)成名作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在微冷的初冬时节温暖了许多人的心灵。影片讲述了“安生”(周冬雨饰)和“七月”(马思纯饰)羁绊十几年的友情,细致地捕捉到不同性格女生间的深情厚意,还有生命的交叠与轮转。影片凭借精良的制作、走心的剧情,收获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6项提名。现在就跟随鼹鼠老师一同走进这对双生花的友情世界。
  七月与安生:两生花开
  七月与安生从踏人中学校门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为了朋友。她们一个恬静如水,一个张扬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却又互相吸引。这对双生花,想要依靠彼此打破沉闷的命运,在彼此命运的观照和探索中,得到真正的自我与存在。
  七月——
  林七月家境良好、父母感情和睦,成长环境造就了她乖乖女的性格。在生活殷实安稳的苏北小城,女孩子的成长轨迹早已被设定——读书,上学,恋爱,找工作,结婚,生子。
  七月学习成绩优异,长相美貌,但给安生写信时却一直表露自己根本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日子好无聊。可虽然无聊,她终究没有踏出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安宁多属于历经不安宁的灵魂,不在红尘里滚一圈又怎么懂得岁月静好的真义?安生是七月生命中唯一的一道光亮,是她借来看世界的人。在安生身上,七月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不过父母给自己设定好的人生又怎样?
  所以七月策划了一场逃婚,这一次,她剪了短发,利落上路。
  安生——
  安生从小生活在破碎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性格乖戾且不顾家,这造就了她缺爱、缺乏安全感、特立独行、乖张叛逆的个性。她注定要离開让她窒息的一切,走上流浪的路。
  没钱没背景的她和男友一起北漂,做各种工作,今天苍茫草原,明天海上邮轮。她是闯荡江湖的豪气女子,却又无数次想停下来,渴望一个家。所以当七月写信诉说自己生活死水一潭般无聊时,安生对她说:“世界上根本没那么多有趣的人,他们都是装的。”
  安生最后心甘情愿回归平凡生活,于她,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七月与安生。时而七月,时而安生,所以歌唱有时,迷惘有时。
  素材运用方向:“想在彼此的灵魂里寻找一条通往世界的途径。”安妮宝贝这句话说的是所有灵魂相交的朋友。“生活在别处”“找寻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成长”等作文中适用这个电影故事。
  周冬雨:宝贝长大
  18岁时,干净得像一张白纸的周冬雨脱颖而出,出演了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女一号。自那之后,她一直保持着清纯少女的银幕形象。时隔六年,《七月与安生》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周冬雨,曾经生涩的演技,已被让人惊艳的表演刷新。2016年10月1日,周冬雨凭借安生一角入围第53届台湾金马奖影后提名。
  周冬雨用“痛不欲生”总结自己的学生时代。她看韩国电影,想要长发飘飘,恰逢要中考,妈妈逼她剪短;她觉得耳钉很酷,去打了耳洞,妈妈趁她睡觉时,全给拔掉……“我妈就挺安生的,超级安生,跟她在一起,我是七月,因为我怕我妈。”
  18岁时,周冬雨被张艺谋选中,在此之前,她没有听说过张艺谋,因为妈妈不让她看电视。随后经张艺谋的推荐,她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毕业后正式进入演员行当。
  她似乎一直在接受着他人和命运的安排。而这一次,在出演安生这件事上,她却很安生。
  “只演安生,要么就不演。”看了剧本后,周冬雨内心很明确。
  一开始导演曾国祥没想过让她演安生。试戏时,周冬雨以安生的角色读了一段旁白,读完后,曾国祥便决定:周冬雨演安生,一定是这样。
  相比入围金马奖,结交了几个朋友才是《七月与安生》带给周冬雨最大的惊喜。“有趣的人会激发我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是化学反应,他们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氛围。”除了导演“老曾”和马思纯,周冬雨还结识了“比自己亲妈还亲”的好朋友——监制许月珍。“她对我影响很大,我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演员了,我应该爱电影。她教会了我,我应该为电影付出。”周冬雨形容自己的改变,“就是现在越来越有感觉了。”
  刚入行时,周冬雨不懂得如何应对媒体采访,她不敢直视对方,声音会抖。张艺谋告诉她,真诚就好。周冬雨现在自信了很多,“我会慢慢地学会,既保留自己的风格,又不伤害到别人。”
  素材运用方向:“我家有女初长成”,清纯依旧,内心坚强。她的经历适用于“什么是成长”“青春的蜕变”“珍惜机遇”等文章。
  曾国祥:彼时安生,此时七月
  1979年出生的曾国祥是新人导演,也是资深配角,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是香港影坛老大哥曾志伟的儿子,综艺主持曾宝仪的弟弟。
  受父亲的影响,曾国祥十四五岁时就对电影产生兴趣,姐姐曾宝仪是他的启蒙老师,把中国内地的摇滚乐、村上春树的书等等推荐给他,这些东西如今仍在影响着他,《七月与安生》中,他就选用了当年文艺青年最爱的崔健的《花房姑娘》、王菲的《浮躁》等歌曲。
  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后,曾国祥进入著名导演陈可辛的电影公司,当“阿四”(打杂)。那时还是胶片年代,他要负责送片子,翻译文件,剧照P图,从最底层的场记做起。十几年从影生涯,他几乎从没当过主角,“废柴”可以概括他所有的角色,不过他也没什么偶像包袱,“真要把角色演活了是一门很高的学问,挑战越大反而越感兴趣。”2010年曾国祥拍了第一部电影《恋人絮语》,《七月与安生》是他第二部长篇作品,没有浓烈的青春放肆,只是通透生动地把人生的各种细微、琐碎、温暖和残忍积攒成一股力量,把原著作者安妮宝贝都看哭了,曾国祥也凭此片入围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
  很多人看完电影后感叹:曾国祥太懂女人了!他毫不讳言女性对自己的影响。“我奶奶是个女强人,姐姐曾宝仪也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爸爸忙工作经常不在他身边,他从小跟着妈妈和外婆生活:“外婆是上海人,有一大帮子上海姐妹,我一直觉得女人的感情世界很复杂,正是这样的复杂让我很感兴趣。小时候看张爱玲的书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就好像在讲我外婆一样,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拍双生花的故事,拍女性主导的电影。”   “年轻的时候谁都想做安生。我也会有很皮的一面。”现在的曾国祥越来越像七月,想要安稳的生活,不变的是对电影的热爱,“毕竟我还是一个新人导演,没有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我必须多尝试不同题材和类型的电影,这也是慢慢去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
  素材运用方向:“星二代”光环给了他比普通人更多的资源,也成了摆脱不了的负担,他只有努力才能证明自己。曾国祥的例子适用“艺术源于生活”“用努力证明自己”“坚持与梦想”等文章。
  安妮宝贝:一个旅人走到新的边界
  《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18年前的作品,也是她首部被改编为电影上映的作品。
  电影上映前,她在微博里写着:“七月與安生”即将公映。在小说中,她们是一个人心中的两个自我。是自我的对抗与和解。回头看,那一切是过往。是你与我走过的曾经。
  1998年,24岁的励婕化名安妮宝贝,开始了写作生涯。十几年间,《告别薇安》《莲花》《春宴》《得未曾有》《清醒纪》等等作品——与读者见面,每一部作品都能引起强烈反响。在很多人看来,安妮宝贝就是她书里那个忧郁、沉默,永远是麻布长裙、光脚穿球鞋的小资女人,但她本人却表示并不知道“小资”究竟代表着什么,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作为荣登多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畅销书作者,安妮宝贝的生活相对比较封闭,不看电视不看报不读杂志不看新闻,只热爱读书与旅行。她不参加公众活动,不出现于公众视野,鲜少与外界交流。她的写作不受外界评论的影响,只遵循自己个人精神发展的逻辑。“我的写作是由随意的表达开始。对早期的十年前的我来说,它是一个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对后期的十年后的我来说,它是用来和自己、和身处的时空、和他人的关系等种种层面探索深邃秘密的途径。”
  如今年届40的安妮宝贝宣布改名庆山,因为喜欢“庆”的欢喜基调和“山”的灵性,在抚育女儿、安定生活后,她说自己与20多岁时那个有攻击性的女孩不同了,“如同一棵树长出新的枝干,一个旅人走到新的边界。所有新的发生,建立于原先的基础,而不是离开自己的过去。”
  她曾经回答过读者这样一个问题:“人最强大的力量来自哪里?”
  “爱,相信。”
  她在引领女性走向一条通向独立道路的同时,也提醒她们不要忘了“爱”。她仿佛是木心所形容的旗袍:“是当年洋场尘焰中唯一的慈凉襟怀”。世间越浮躁,越需冷静。
  素材运用方向:安妮宝贝说:“我们的生命,应该是一个深入探索自我,然后提升它超越它的过程。”她的创作历程适用于“特立独行”“优秀”“自我的完善”等作文。
  安妮宝贝精彩书摘
  六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了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他仅仅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六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六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步步紧逼,不如趋向做一个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人,不张扬,不虚饰,随时保持退后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专注做事。
  六有生之年,一起去看看这个美丽易碎的世界。凡有等待,就有启程。
  六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须计较身边的人给予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六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六人的眼睛若不苍老,面容就不会苍老。
  [素材演练]
  《七月与安生》,一本精彩的书籍,一部唯美的电影,有人在里面看到了青春,有人在里面体会到了友情,也有人在里面看到了时间的匆匆……你呢,对这个美丽的故事有着怎样的理解呢,请以此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佳作示例]
  生活在彼此的灵魂里
  顾瑾仪
  微凉的风摇下了一地碎金,在初冬时节里,一部《七月与安生》勾起了许多人对青春的回忆,对人生的慨叹。
  七月和安生从13岁结识,她们之间是深厚的、羁绊十几年的友情。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生一一七月是月光,沉静中带着漠然;安生是玫瑰,张扬中有着不顾一切燃烧的欲望,在宿命的安排下被彼此吸引,命运的轮开始旋转。
  七月在优良的环境中长大,她的人生本没有任何波澜,会按照父母的愿望发展。可她觉得无聊,她渴望打破既有的世界,到红尘中历练一番。这或许是必然性的宿命,上帝从不会一开始就将安定与平和放在人的灵魂中,于是七月开始渴望,开始尝试。而安生,则是她所向往的那个自己。安生的家庭是残缺的,畸形的生活造就了她敏感缺爱、乖张叛逆的个性。她注定要逃离过去,流浪颠簸。然而看似潇洒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甘于淡泊的心,她渴望一个家。所有的不同造就了结局的不同:七月如愿以偿,逃婚,剪发,上路。而安生也最终得到了家,真正安定下来。
  互相吸引,互相折磨,互相向往,两生花开。
  安妮宝贝说:“想在彼此的灵魂里寻找一条通往世界的途径。”七月与安生,你们与我们,都是一样的存在,都妄想着寻找与之对立的自己,或许渴望解开束缚,或许渴望流于安宁。但无论哪一种,都是自己所向往的、迷恋的人生。所以对于七月与安生而言,本就没有什么不甘与落寞,这本就是在意料之中的实现,两个对立的灵魂,两个对立的自我,一生都在为此而牵绊。那你呢?你是七月,还是安生?
  你是七月,你必然期待安生一样的行走;你是安生,你必然期待七月一样的宁静。安妮宝贝曾说过:“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了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他仅仅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切源自内心,一切开始于灵魂。我们都生活在彼此的灵魂里,想要依靠彼此,也是观察彼此,效仿彼此,生命本就该是不断深入探索自我的过程,所以最后的最后,我们都能在彼此的灵魂中找到那个最期待的本我和最真实的存在,这才是生命这场旅途的终点。
  所以每个人,都是七月与安生。
  生命的旋律也从来都是一段接上一段,一段覆盖一段。有时是欢快的,有时则伴随着动荡与隐逸,但回头看时,一切都是难以割合的。
  一切源于彼此的灵魂,你我生活在彼此的灵魂里。
  [教师点评]
  安生与七月是灵魂上的彼此,因此,当安生寻到了七月,七月寻到了安生,便成为一生的挚友,再也分不开。小作者围绕这个中心,用细腻的笔法,揭示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每个人都是七月,每个人也都是安生,因为每个人都是立体而多面的。文章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思想的深邃,更在于语言的精炼与流畅,这样深厚的文字功夫,令人赞叹。
  (指导教师/夏年凤)
其他文献
一位名叫Agata Oleksiak的姑娘是位钩针艺术家,她希望用自己的针织唤起人们对环保、战争等问题的关注。比如,希望人们保护树木,她就给树做了外衣;希望人们保护动物,就给一对马儿母子穿上衣裳;叙利亚的战争让她痛心,于是她来到芬兰,找到了一座二战时期被轰炸过但却保存下来的老房子,为这座房子织毛衣,以此表达对战争中遇难者的纪念和对和平的呼唤。她用色彩斑斓的毛线,织出温暖的作品,抚慰着受伤的心,带给
还是朴素的白瓷杯,还是捧至手中欲灼的沸水,还是在杯口曼妙升腾的水雾。虽不嗜茶,但杯底总要密密地铺上一层。经春、历夏、过秋、开冬,恍然一轮回。说来本该配一套品茶的器具,但又恐操作不当,坏了该有的章法与礼节,浊了重要的口感和韵味,索性抛开繁杂的条框,单纯地饮与尝。  清空陈渍,小心抖撒。杯底一层茶叶叠加错落,等待着沸腾与升华。炽热的水一灌尽底,伴随着短促的一声嘶鸣,热浪由下至上不断翻滚,每片叶都在波涛
2020年12月23日,由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70-80年代校园诗歌群落”学术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邀请了著名诗人梁平、尚仲敏、向以鲜和邓翔,以及来自四川大学、《新文学史料》编辑部、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三峡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和机构二十多位诗歌收藏者和研究者。会议以收藏者提供的展品为
我听见了你的声音,它在岁月的洪流中改变了模样,却依旧有着抚慰心灵的能力,让逝去的一切重新开花结果……  “秋色寒烟波上起,芳草碧在斜阳外”,自小便喜欢这富有古韵的戏曲,或许是因为细品时总能邂逅一帘幽梦,或许是因为聆听时总能感受到岁月的蹁跹,或许是因为你,外公。  孩提时代,你总爱骑着自行车带我在田埂上“飞驰”。虽然看起来路崎岖不平,但我却没有感到十分颠簸,许是路与路的低洼之处都被我们祖孙俩的欢声笑
《学记》虽然只有一千二百字,但因其系统地阐释了教育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儒家思想,而倍受人们的推崇。《学记》不光在《礼记》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育史上的永世经典。  《学记》为学而设,因教而存。它所强调的教与学,涵盖多方面内容:将课内外相连通,将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生活实践相结合,以实现知识、智能和性情的统一;以教催学,以学促教,在“教学相长”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注重启发性,按照生命的认知规
郁郁葱葱的往事破土而出,我拨开眼前寂寥的渔樵耕读,面前是书山文海,字字珠玑。  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从很久以前我用稚嫩的双手打开吱呀作响的老旧书箱时,和宋词斩不断的缘分便已化作无形的红线缠绕在指尖。  感慨豪放派的雄浑,沉醉于婉约派的清丽,当我读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不由得连声叫好。本以为是爱好使然,陶冶情操而已,但几年后,当我坐在看似沉默无声、却有数十人唏嘘不已的考场
摘要:21世纪扶贫报告文学创作走向繁荣,是文学传统、文学制度、作家责任感和文体属性等合力作用。它真实记录了中国扶贫工作的历史进程,表现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提炼总结了多种扶贫经验模式,也反映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性和艰巨性。从艺术上来看,21世纪扶贫报告文学塑造了一批扶贫脱贫的时代新人典型,运用多种叙述技巧来真实反映扶贫工作,突出作家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深度,重视发挥副文本的作用,总体上实现了真实性
生 命  碧绿过,枯黄过,衰老了,残破了。你看每一条脉络都镌刻着生命曾经磨砺的箴言。只要拼搏过,岁月就会为你打下深深的烙印。你听,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对大树与自然的感恩,大地已然为它记录下心语。  落叶如此,何况为人!萧萧秋风里,你听——落叶在轻吟一曲生命之歌。  ——周涵《落叶赋》  悠 然  慵懶的午后,沐浴着氤氲暖意的春阳,手捧一杯香浓的咖啡,轻靠着棉花般舒软的沙发椅,头轻轻地倚在门框旁,看
人生如歌,或悠扬,或恬静,或激昂,或低沉,但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诠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高唱凯歌,昂首阔步走过人生大道,但我相信,总有一首歌,只属于你……  长江之上,泛一小舟,遥见那孤帆远影与地平线渐渐融为一体。面对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面对巧言令色的达官显贵,他却一身正气,傲气冲天,最终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李太白,一身素袍,一柄古剑,一壶烈酒,从此诗酒人生,浪迹天涯。  李白的人生之歌并不华丽
沿着风的轨迹逐渐走远,老屋的一切似乎未曾改变……  城市,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喧嚣热闹;商场里,满目的名牌服装;大街上,豪车飞驰;酒店里,一桌桌的奢侈盛宴……城市里,繁重的学业,沉闷的空气,匆匆的生活,我,厌倦了。  假期,我回到老屋。  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时光融凝进去。站在青砖黛瓦的老屋前,耳畔传来自然淳朴的鸟鸣,我再一次走进老屋,一缕久违的阳光透过纱窗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