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瘙痒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III、抗蛋白酶抗性蛋白抗体对羊瘙痒病相关纤维的识别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羊瘙痒病相关纤维(SAF)和蛋白酶抗性蛋白(PrP)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PrP为SAF的组成成分,组成SAF的PrP分子量是28-26k,24-23k,22-21k三条蛋白带。139A SAF、 ME7 SAF和263k SAF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能够发生部分交叉反应。各毒株来源的SAF也具有自身特异的抗原决定簇。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研究了Coxackie B2病毒对人心肌细胞的感染性以及用含铬培养液培养的人心肌细胞对病毒感染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人心肌细胞对Coxsackie B2病毒(Cox B2V)感染的敏感性比人胚肾细胞及鼠心肌细胞高。观察到铬能促进心肌细胞的生长,并能降低细胞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测定了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发现其含量随病毒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严重程度而升高。
以斑点杂交法从200名供血者标本中检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 DNA(PBMCs-HBV DNA)12份,其中血浆HBV标志全阴性者检出4份。对12名相应的受血者随访半年,发现11名发生了HBV感染,特别是4名接受血浆HBV标志阴性,仅PBMCs-HBV DNA阳性供血者,3名发生了HBV感染,提示PBMCs-HBV DNA有传播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可能。更确切的结论有待深入研究后才能得出。
期刊
1987.12月-1990.7月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观察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194例,并取1987年11月前二年同一诊断标准的88例为对照。二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及病原分型上均无统计学差别,90%为HBV感染。全部为住院病例。治疗结果:辨证论治组80例的病死率为48.75%,对照组46例为84.78%;中西医结合组88例的病死率为23.86%,对照组12例的为88
期刊
选择60例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在出生时(T0)、1月龄(T1)及6月龄(T6)接种血源性乙型肝炎(HB)疫苗(首次加用HBIG),然后测抗前S2的变化,并探讨抗前S2与母婴HBV传播阻断效果及其他HBV标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0、T1及T6接种后抗前S2检出率分别为38.3%(23/60例)、60%(36/60例)及80%(48/60例)。51例(85%)母婴HBV阻断成功者中抗前S2阳转48
期刊
30例住院婴儿肝炎综合症,进行血清抗-CMV IgM、周围血白血球(PBL)及尿液(urine)CMV-DNA杂交试验检测,结果,其阳性率分别为43.33%、63.33%,及33.33%,提示PBL CM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二组、CMV-DNA杂交试验检测,其性能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并能检出排毒间隙期CMV感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