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三都水族文化建设的困境及路径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族文化建设是有效实现三都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水族文化建设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三都水族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公共文化建设不足,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有待提高.为了通过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以人民为主体,增强内生动力;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朝花夕拾》是回忆性著作,其中的作品大多存在双重视角.回忆过去的“朝花(当时的生活)”是其一部分,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夕拾(写作时的思考)”亦是其重要部分.《朝花夕拾》的内容、价值,应在兼顾“朝花”与“夕拾”双重视角的原则下开掘、确定.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重新定位其课程价值;其次,需要重构与细化探究专题;再次,实施分层阅读、发展性阅读;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坚持知人论世,必要时提供背景知识作为信息支架.
把“兴发感动”诗学理论引入古诗词教学,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即“激发”诗感,创设情境、引入诗歌,诵读感知、品味诗歌;第二个层级即“体悟”诗情,知人论世、体悟情感,品读意象、体味匠心;第三个层级即“传延”诗志,诗歌互映、交流感悟,诗意升华、诗歌再创.
罗素的儿童教育观是其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思想融合在教育上的体现,彰显了教育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儿童教育上,罗素认为,早期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品性,开展得越早越好.在儿童教育维度上,他反对由来已久的过分强调知识教育的做法,认为应当重视身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品性教育、“智力美德”和建设性技能的培养,强调通过全面教育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在儿童教育路径上,罗素提出了“儿童中心”式的教育方式,即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机会、促进儿童伙伴间的交往及适宜的评价等,以保障其愉快、自由、主动学习.罗素的儿童
阳明心学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逐渐沉淀为中国两大古典教学传统之一,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教学文化的基因与血脉,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以保国救亡为特色的近代教学改革和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的现代教学改革,从而使近现代教学改革呈现为“以中华心学为本体,以西方文化为功用”的基本格局.然而,阳明心学却在现代中国教学研究中遭受主观唯心主义的误解,从而使中国学者对阳明教学思想的研究谨慎而稀少.现在的问题是,阳明心学的“心即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思想在当今社会所显现的巨大教学价值,使得我们必须正视阳明教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反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