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先决条件,也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规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一,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样看来,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去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思路,是现阶段破解环境问题、破除生态矛盾最为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文明建设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展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必需前提和必存基础,而今,在后工业化时代背景下,人与环境关系趋紧、人与社会关系逾忧、环境与社会关系更劣,而破解发展与保护“两难”危机的关键密匙就在深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从生态中寻找突破口。党的十九大突出说明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因此要在实践中去发现环境问题,在实践中去解决生态矛盾,这是中国对实践的真理性认识和规律性把握,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是科学的指导理论,又是先进的创新实践,在此视域下探究当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能体现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因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依据所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并固本至要的内容,准确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伴随着科学世界观的正定而创立,伴随科学实践观的发展而繁荣。这是与一切旧哲学斗争的结果,同是应阶级斗争需要的产物,更是唯物史观的基础与核心,区别于其他以往哲学观念,成为撬开意识形态的闭锁和破开垄断制裁的封堵,为社会主义国家注入成长元和培养剂的科学理论,由列宁进一步丰富了完善的实践观,使得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成为现实,并且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深化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变得愈加切实、愈加灵活,虽然在持续发展中形式多樣,但是和谐统一、殊途同归。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意识不足
当前,各方的着实努力也有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总体趋好,生态产品质量颇升,对于人的永续发展都是利好的。但是,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生态意识差异,体现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也是优劣参杂,在对生态防护认识上,对自然承载力的不当估计,以及持有为人独大、为己独尊的想法,认为利用自然是对人们生存需要的满足,改造自然是对人们生活现状的改善,因为这些失当的想法,引起一系列的污染破坏活动,在环境异常、生态退化的现象频繁出现后,仍然对自然的调控能力持有乐观态度,对污染破坏活动依旧不加以节制,这些都是导致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民生关注欠缺
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短期内获得实效,人民的生活条件整体变好了,但是贫富差距却与日俱增,加剧了民众之间摩擦冲突的发生可能,加深了社会风气唯利逐往的刻板印象,加重了自然环境可控调节的负载压力。对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让中国产业大比例分布在全球产业链的尾端末流,造成自然储备的巨量消减和社会人力的大量浪费,还把民众生活推置于一种不稳定不健康的环境中,容易引发群众性事件。这也让民众的投入与获得互为反比,预设值与实阈值差距拉大,幸福指数下跌,生活品质下降。
(三)生态安全存在隐患
当前,虽然已经大力扭转环境生态的颓败局面,但是多年积存的固症顽疾只有通过刮骨疗毒才可根本治愈。必须看到的是,在经济的艰难转型、政治的严实过渡、文化的开源探究时期,更需要环境的稳定,自然的保障,生态的巩固。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补充升级过程中,本该着重关注的生态产品安全问题,往往被忽视。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完善建议
(一)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作为理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系统全面立体多样,而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样的,由我们继承发扬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不仅秉传有序,更是历久弥新。即便马克思恩格斯两位时代巨匠没能单独为生态文明撰写论著,就由此任凭主观臆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生态思想的方式是草率敷衍的。
(二)始终坚持中国生态道路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确定怎样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是能否走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一路走来我们是向前了,一旦出现微纤的偏差,所行路途将是云泥之别,过程中也容易造成发展与保护两难窘境的恶性凸现;慢步了受制于人,快步了受制于物,权衡好速度和成效的同向匀速增势,是处理好解决好生态可持续发展矛盾的唯一门径,更是对顺利打开发展与保护双赢局面的经验总结。
(三)制定法律法规、严格各项生态章程
以法治国,授权在私而受遏在公;依法治国,赋惠在公而缚益在私。以法枉曲则一国失度,依法秉持则万民齐拥。并且,由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更是能够体现党处于新时代条件下的科学实践论证与丰富理论总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依法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补实生态法理章旨,健全生态法律体系,完善生态法治形态,以立法为基、守法为本、司法为鉴,执法为用。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推行到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出台实施,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到“史上最严”新环保法颁布践行,无不透显出对生态文明顶层设计的缜慎与分署部划的榷准。
(四)颁布民生政策、普惠社会保障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做好党的工作关键在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能够坚定拥护党的政治立场,同样能够深入考量民的社会处境,由此可见,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均不是仰悬于上俯禁于下的问题,而是始终紧密联系着人民群众的问题,是实实在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法置若罔闻,不能熟视无睹。
结语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研究,可以完成时空的对接,实现前人与后辈的对话,使我们能够在实践理论中寻找到古今中外生态文明建设的蛛丝马迹,不仅可以还原生态历史,还可以预置生态未来,更让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十大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1-16.
[2]张云飞,李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贡献[J].探索,2020,(2):5-14.
[3]王潇君.以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J].中国经贸导刊,2020,(8):109-113.
作者简介:
赵莹(1989—),性别:女,籍贯:陕西,铜川,单位:西安欧亚学院,职称:专职教师,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文明建设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展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必需前提和必存基础,而今,在后工业化时代背景下,人与环境关系趋紧、人与社会关系逾忧、环境与社会关系更劣,而破解发展与保护“两难”危机的关键密匙就在深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从生态中寻找突破口。党的十九大突出说明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因此要在实践中去发现环境问题,在实践中去解决生态矛盾,这是中国对实践的真理性认识和规律性把握,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是科学的指导理论,又是先进的创新实践,在此视域下探究当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能体现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因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依据所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并固本至要的内容,准确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伴随着科学世界观的正定而创立,伴随科学实践观的发展而繁荣。这是与一切旧哲学斗争的结果,同是应阶级斗争需要的产物,更是唯物史观的基础与核心,区别于其他以往哲学观念,成为撬开意识形态的闭锁和破开垄断制裁的封堵,为社会主义国家注入成长元和培养剂的科学理论,由列宁进一步丰富了完善的实践观,使得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成为现实,并且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深化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变得愈加切实、愈加灵活,虽然在持续发展中形式多樣,但是和谐统一、殊途同归。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意识不足
当前,各方的着实努力也有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总体趋好,生态产品质量颇升,对于人的永续发展都是利好的。但是,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生态意识差异,体现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也是优劣参杂,在对生态防护认识上,对自然承载力的不当估计,以及持有为人独大、为己独尊的想法,认为利用自然是对人们生存需要的满足,改造自然是对人们生活现状的改善,因为这些失当的想法,引起一系列的污染破坏活动,在环境异常、生态退化的现象频繁出现后,仍然对自然的调控能力持有乐观态度,对污染破坏活动依旧不加以节制,这些都是导致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民生关注欠缺
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短期内获得实效,人民的生活条件整体变好了,但是贫富差距却与日俱增,加剧了民众之间摩擦冲突的发生可能,加深了社会风气唯利逐往的刻板印象,加重了自然环境可控调节的负载压力。对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让中国产业大比例分布在全球产业链的尾端末流,造成自然储备的巨量消减和社会人力的大量浪费,还把民众生活推置于一种不稳定不健康的环境中,容易引发群众性事件。这也让民众的投入与获得互为反比,预设值与实阈值差距拉大,幸福指数下跌,生活品质下降。
(三)生态安全存在隐患
当前,虽然已经大力扭转环境生态的颓败局面,但是多年积存的固症顽疾只有通过刮骨疗毒才可根本治愈。必须看到的是,在经济的艰难转型、政治的严实过渡、文化的开源探究时期,更需要环境的稳定,自然的保障,生态的巩固。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补充升级过程中,本该着重关注的生态产品安全问题,往往被忽视。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完善建议
(一)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作为理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系统全面立体多样,而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样的,由我们继承发扬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不仅秉传有序,更是历久弥新。即便马克思恩格斯两位时代巨匠没能单独为生态文明撰写论著,就由此任凭主观臆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生态思想的方式是草率敷衍的。
(二)始终坚持中国生态道路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确定怎样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是能否走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一路走来我们是向前了,一旦出现微纤的偏差,所行路途将是云泥之别,过程中也容易造成发展与保护两难窘境的恶性凸现;慢步了受制于人,快步了受制于物,权衡好速度和成效的同向匀速增势,是处理好解决好生态可持续发展矛盾的唯一门径,更是对顺利打开发展与保护双赢局面的经验总结。
(三)制定法律法规、严格各项生态章程
以法治国,授权在私而受遏在公;依法治国,赋惠在公而缚益在私。以法枉曲则一国失度,依法秉持则万民齐拥。并且,由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更是能够体现党处于新时代条件下的科学实践论证与丰富理论总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依法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补实生态法理章旨,健全生态法律体系,完善生态法治形态,以立法为基、守法为本、司法为鉴,执法为用。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推行到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出台实施,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到“史上最严”新环保法颁布践行,无不透显出对生态文明顶层设计的缜慎与分署部划的榷准。
(四)颁布民生政策、普惠社会保障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做好党的工作关键在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能够坚定拥护党的政治立场,同样能够深入考量民的社会处境,由此可见,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均不是仰悬于上俯禁于下的问题,而是始终紧密联系着人民群众的问题,是实实在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法置若罔闻,不能熟视无睹。
结语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研究,可以完成时空的对接,实现前人与后辈的对话,使我们能够在实践理论中寻找到古今中外生态文明建设的蛛丝马迹,不仅可以还原生态历史,还可以预置生态未来,更让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十大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1-16.
[2]张云飞,李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贡献[J].探索,2020,(2):5-14.
[3]王潇君.以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J].中国经贸导刊,2020,(8):109-113.
作者简介:
赵莹(1989—),性别:女,籍贯:陕西,铜川,单位:西安欧亚学院,职称:专职教师,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