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根据已有报导应用锌盐溶液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有效,以及已证明锌离子在体外能使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发生不可逆性抑制和具有抑制该病毒活性的作用,因而采用锌剂外用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并报告其治疗结果于后.作者应用4%硫酸锌水溶液局部外用,治疗18名复发性单纯疱疹病人.所有患者均为健康的青年.其中有16名,经病毒培养证实诊断.14名患者患口唇单纯疱疹,其余4名患阴部单纯疱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根据已有报导应用锌盐溶液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有效,以及已证明锌离子在体外能使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发生不可逆性抑制和具有抑制该病毒活性的作用,因而采用锌剂外用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并报告其治疗结果于后.作者应用4%硫酸锌水溶液局部外用,治疗18名复发性单纯疱疹病人.所有患者均为健康的青年.其中有16名,经病毒培养证实诊断.14名患者患口唇单纯疱疹,其余4名患阴部单纯疱疹.
其他文献
结节红斑的病因有多种,过去认为与结核、肉样瘤病和溶血性链球菌有关,而以后一种常见,但仍有1/3病例病因不明。作者报告54例结节红斑,根据临床和多项免疫学检查,有31例能查明原因,其中12例为化脓链球菌感染,8例为耶氏肠道杆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YE)此两者占大多数,其它有肉样瘤病4例,结核、Crohn氏病、口服避孕药各2例,妊娠1例。本组8例由YE引起的结节红斑之依据
Woringer和Kolopp在1939年报告1例在左前臂有一大片境界清楚的多环形红斑鳞屑性病损。组织病理象可见在表皮内有单个或成群的异常细胞,其细胞浆淡染,伴有一个深嗜硷性细胞核,无细胞间桥。他们考虑为痣细胞性痣、乳房外湿疹样癌和蕈样肉芽肿,而无结论。Civatte研究了组织切片,认为是一种次于何杰金氏病或蕈样肉芽肿的“恶性肉芽肿病”。1970年Gisiger、1973年Braun-Falco等
本文介绍了体内测定外用抗菌剂作用的定量试验方法,用这些方法能在机体全面地估价受检制剂的抗菌活性,以用于浅表感染的治疗、手消毒和预防伤口及擦伤感染等.受试者先做封包试验(Occlusiontest),以了解抗菌剂是否具有抗菌活性及足够的稳定性来阻止寄居菌群的繁殖.封包试验的原理是前臂的菌群是稀少的(每平方厘米为101~102),用不通透性封包后能增加皮肤表面湿度,使细菌繁殖,通常经48小时后菌量可达
本文报告一例37岁妇女,患盘状红斑狼疮(DLE)达15年之久.无家族史,亦未经治疗.皮损位于左侧颈部,为4片指甲大小之盘状损害,中间瘢痕,周围为暗红色浸润性边沿,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血清钙、磷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尿钙、磷亦正常.活检显示轻度表皮角化过度,表皮部分萎缩,基底细胞层中等程度的液化变性,基底膜PAS染色阳性并部份增厚.真皮上部毛细血管扩张,伴均质性稍嗜伊红性物质的沉积.中度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是药物引致的极严重不良反应的一种.有报告死亡率为25%.作者报告1例单用苯妥英钠(大仑丁)诱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由于最近发现可以从犰狳获得大量的人麻风菌以及建立了从麻风组织中提纯细菌的方法,故有可能发展一种麻风菌苗.为了估计这种提纯的细菌是否有用,首先需要证实在能够应用于人体的适当条件下仍然保存诱发实验动物迟发型超敏反应(DH)的能力,并且这种麻风菌的制剂不会使机体被组织成份所致敏.本文研究了提纯麻风菌各种剂量、途径、佐剂、对豚鼠诱发CMI反应的能力及这种反应的特异性.
1916年Galewsky介绍了蒽林,使用它局部治疗银屑病已是非常有效的药剂。其作用是由于降低了酶的活性和减少有丝分裂率。
作者报告6例食鱼后的潮红综合征(Flushing Syndrome),认为此是吃鱼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副反应。症状常发生在30~60分钟之内,突然于面部、甚至躯干及臂部产生边缘清楚之大片红斑,眼结膜也可充血,颇似晒斑。常伴严重的搏动性头痛、心悸、腹部痛性痉挛和腹泻。其它报告尚有:眩晕、牙龈和咽喉部的灼热感,口干、恶心、呕吐、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甚至有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上述症状均系暂时性
复发性阿夫他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简称RAS)是口腔粘膜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的目的是描述它的临床特点,讨论其鉴别诊断和复习有关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RAS及其变型的临床表现和分类Cooke(1969)将RAS分为轻型阿夫他溃疡(Minor aphthous ulcers简称MiAU),重型阿夫他溃疡(Major aphthous ulcers简称MjAU)
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似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它以在临床上具有红斑性狼疮、硬皮病、多发性肌炎和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的某些表现,以及血清中具有易为核糖核酸酶消化的抗可浸出性核抗原的抗体为特征。儿童较少见。本文报告发生在儿童期的3例MCTD(男1,女2),发病年龄分别为7岁、10岁和10岁。其中2例符合红斑性狼疮的诊断标准,2例有多发性肌炎的表现,所有3例均有硬皮病和幼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