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不可野蛮增长
刘建萍
由于各国汽车制造面临本土市场产能过剩,进而在中国市场大举扩张。今年以来,通用汽车、现代、宝马和大众汽车都宣布了在华增产的计划。汽车销量的激增,使得中国去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在稳居全球第一的同时,已不同于去年一路走高的态势。中国的汽车业似乎已经开始“发泡”,中国汽车消费饱和点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要来得更早。
国际车商争布中国
近年,中国汽车销量激增和较低的汽车保有率,令汽车制造商们备受鼓舞。今年,标致雪铁龙表示,正就在华组建第二家合资企业事宜与相关方面展开磋商,此外,它还将把一名董事级别的高管派往上海。
市场“领头羊”的大众汽车将中国称作自己的“第二本土市场”,但实际上,中国已是它的“第一本土市场”:今年一季度,这家德国公司在华售出45.7万辆汽车,占其总销量的25%以上,远高于在其他任何国家的销量。
再从中国车市近10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车商卖车模式在经历了大卖场、汽车城到现在广为普及的4S模式后,汽车厂家似乎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那就是无论是分网还是并网建设,都要大力发展更多的4S店网点,发展更多的经销商,这也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汽车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在扩网、争夺品牌的原因。
除了销量的增长,中国市场还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丰厚的利润空间,因为相比西方消费者,许多中国消费者对价格不那么敏感,而且更青睐大型号汽车。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的总利润为7.03亿欧元,而中国业务的税前利润为2.86亿欧元(合3.42亿美元),占总利润的41%。鉴于大众汽车还向中国出口零部件,其对中国市场的实际依赖度可能更高。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估计,一季度大众汽车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宝马一季度4.49亿欧元的营业利润中,也有近一半来自对华出口和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盲目扩张暗藏风险
此前,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国内外汽车厂家今年制定了很高的增长目标,并大举扩充产能。2009年推出的新车型高达两百多款,今年还有上百款新车型推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产汽车在产销数据高企的背后,已不同于去年一路走高的态势。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国内汽车终端销量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随之而来的是国内汽车库存周期从2月份的41天增长到6月份的55天,已经达到合理库存的上限。按业界预测,2013年国内汽车销量在2000万辆左右。但国内14家主要汽车企业2010年产能接近1800万辆,到20i3年将达到2300万辆,再加上国内其他汽车企业,届时总产能将在2500万辆以上。与2013年的国内市场需求相比,将有500万辆的产能放空。
事实上,2010年的车市伴随着汽车库存的增加和车市消费力的提前释放,车商们感受到最多的是压力,就像平静水面下隐藏着暗流一样,一些分析家警告,中国市场或许正在形成一个有可能令汽车制造商们损失惨重的产能泡沫:“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在推动汽车业扩张,中国‘扩大后的’产能势将超过需求。”随着中国市场在全球汽车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另一个风险在于,汽车制造商们可能变得过于依赖某个单一市场,以及可能由此造成的波动。
汽车业是有名的周期性行业,汽车制造商们以往不止一次在对大型新兴市场投入过多资源后陷入困境。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不少汽车制造商曾在巴西市场进行了过度的投资。该市场在2002年严重下滑,结果这些制造厂的许多生产线都开工不足。
更有许多业内高管们不承认一季度业绩的代表性,因为当季中国市场销量增速高得异乎寻常,自那以后,增速已有所放缓。如汇丰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总体利润率不断降低、本地生产所占比例又在升高,预计宝马和戴姆勒背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尽管它们的市场份额总体上在增长。”而大众汽车近日预计,直至2014年,中国市场每年将至少增长10%,对一个去年增长了45%的市场来说,这可谓是一个审慎的预期。人们不禁担心中国汽车市场泡沫化的时代已经提前到来。
野蛮增长没有出路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全球汽车产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不断兼并重组,最终只剩下十几家跨国车企,一场金融海啸又让几大全球汽车产业巨头受创严重。总体来看,全球汽车产销均出现大幅下滑,汽车产能严重过剩,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业最关键的市场。
汽车产业同时又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稳健发展,才能推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如果为了经济利益,追求产销快速增长,不断扩大产销规模,频繁推出新车型,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份额,即使一不留神而硕果累累,也终究会为这个野蛮增长的过程“赎罪”,震惊全球的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原因就是丰田过分追求规模和效益,过度压缩成本,总想着成为汽车霸主,忽略了质量管理和人才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行汽车发展模式的警钟。因此,今后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面临增长趋缓、新增产能放空的局面,如不及时调控,汽车产销迎来拐点的说法并非毫无道理。盲目大上快上汽车项目,既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汽车产业园遍地开花,不仅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而且会加剧一直未能解决的汽车行业“散、乱、差”局面。
中国汽车业在快速增长的时候,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一下,找出一个符合规律的发展模式。
刘建萍
由于各国汽车制造面临本土市场产能过剩,进而在中国市场大举扩张。今年以来,通用汽车、现代、宝马和大众汽车都宣布了在华增产的计划。汽车销量的激增,使得中国去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在稳居全球第一的同时,已不同于去年一路走高的态势。中国的汽车业似乎已经开始“发泡”,中国汽车消费饱和点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要来得更早。
国际车商争布中国
近年,中国汽车销量激增和较低的汽车保有率,令汽车制造商们备受鼓舞。今年,标致雪铁龙表示,正就在华组建第二家合资企业事宜与相关方面展开磋商,此外,它还将把一名董事级别的高管派往上海。
市场“领头羊”的大众汽车将中国称作自己的“第二本土市场”,但实际上,中国已是它的“第一本土市场”:今年一季度,这家德国公司在华售出45.7万辆汽车,占其总销量的25%以上,远高于在其他任何国家的销量。
再从中国车市近10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车商卖车模式在经历了大卖场、汽车城到现在广为普及的4S模式后,汽车厂家似乎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那就是无论是分网还是并网建设,都要大力发展更多的4S店网点,发展更多的经销商,这也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汽车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在扩网、争夺品牌的原因。
除了销量的增长,中国市场还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丰厚的利润空间,因为相比西方消费者,许多中国消费者对价格不那么敏感,而且更青睐大型号汽车。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的总利润为7.03亿欧元,而中国业务的税前利润为2.86亿欧元(合3.42亿美元),占总利润的41%。鉴于大众汽车还向中国出口零部件,其对中国市场的实际依赖度可能更高。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估计,一季度大众汽车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宝马一季度4.49亿欧元的营业利润中,也有近一半来自对华出口和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盲目扩张暗藏风险
此前,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国内外汽车厂家今年制定了很高的增长目标,并大举扩充产能。2009年推出的新车型高达两百多款,今年还有上百款新车型推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产汽车在产销数据高企的背后,已不同于去年一路走高的态势。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国内汽车终端销量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随之而来的是国内汽车库存周期从2月份的41天增长到6月份的55天,已经达到合理库存的上限。按业界预测,2013年国内汽车销量在2000万辆左右。但国内14家主要汽车企业2010年产能接近1800万辆,到20i3年将达到2300万辆,再加上国内其他汽车企业,届时总产能将在2500万辆以上。与2013年的国内市场需求相比,将有500万辆的产能放空。
事实上,2010年的车市伴随着汽车库存的增加和车市消费力的提前释放,车商们感受到最多的是压力,就像平静水面下隐藏着暗流一样,一些分析家警告,中国市场或许正在形成一个有可能令汽车制造商们损失惨重的产能泡沫:“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在推动汽车业扩张,中国‘扩大后的’产能势将超过需求。”随着中国市场在全球汽车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另一个风险在于,汽车制造商们可能变得过于依赖某个单一市场,以及可能由此造成的波动。
汽车业是有名的周期性行业,汽车制造商们以往不止一次在对大型新兴市场投入过多资源后陷入困境。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不少汽车制造商曾在巴西市场进行了过度的投资。该市场在2002年严重下滑,结果这些制造厂的许多生产线都开工不足。
更有许多业内高管们不承认一季度业绩的代表性,因为当季中国市场销量增速高得异乎寻常,自那以后,增速已有所放缓。如汇丰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总体利润率不断降低、本地生产所占比例又在升高,预计宝马和戴姆勒背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尽管它们的市场份额总体上在增长。”而大众汽车近日预计,直至2014年,中国市场每年将至少增长10%,对一个去年增长了45%的市场来说,这可谓是一个审慎的预期。人们不禁担心中国汽车市场泡沫化的时代已经提前到来。
野蛮增长没有出路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全球汽车产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不断兼并重组,最终只剩下十几家跨国车企,一场金融海啸又让几大全球汽车产业巨头受创严重。总体来看,全球汽车产销均出现大幅下滑,汽车产能严重过剩,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业最关键的市场。
汽车产业同时又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稳健发展,才能推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如果为了经济利益,追求产销快速增长,不断扩大产销规模,频繁推出新车型,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份额,即使一不留神而硕果累累,也终究会为这个野蛮增长的过程“赎罪”,震惊全球的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原因就是丰田过分追求规模和效益,过度压缩成本,总想着成为汽车霸主,忽略了质量管理和人才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行汽车发展模式的警钟。因此,今后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面临增长趋缓、新增产能放空的局面,如不及时调控,汽车产销迎来拐点的说法并非毫无道理。盲目大上快上汽车项目,既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汽车产业园遍地开花,不仅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而且会加剧一直未能解决的汽车行业“散、乱、差”局面。
中国汽车业在快速增长的时候,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一下,找出一个符合规律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