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丽莉
江苏省泗阳县史集街道办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 223700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水稻由于高产、稳产、质优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农作物,今年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水稻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这使得水稻在产量和质量上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了。本文就国外和我国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方面的现状及面临的新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及完善水稻病虫害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现状
(一)国外的水稻防病虫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居民在食品安全和自然环境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上一直致力于以生态防控为主要手段的科学研究,彻底取代了化学农药,全力打造绿色的有机农业。国外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以美国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目前,在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遗传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研究美国已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果,在为病虫害防治技术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确保了生态、安全。
(二)我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我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相关方面的研究逐渐展开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我国在水稻防治技术的诸多方面的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如,抗病品种的选用、重大病虫种型监测、中长期预测预报、部分病虫害发生的成因研究、旱秧苗床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研制防治部分病害的微生物剂等;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对水稻的需求量也相当大,稻米供不应求成为稻米市场的一种常态,为了确保水稻产量,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上我国现今依然停留在依赖见效较快的化学农药的阶段,在生态防控及其他方面的技术研究仍然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系统,在这方面我国应加强研究。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面临的新挑战
(一)水稻品种的多元化给新型病虫害发生带来了可能性
稻米市场随着消费者对稻米品种需求,的增加也在进行变化,水稻的种植也因此产生了多元化、专用化的发展趋势,至于选育优质、抗倒伏、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方面的工作没有跟上。与此同时,病虫也出现的新的种类,防治对象也相应的出现了变化,以前的防治技术手段已经不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
(二)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致使病虫害新情况出现
为了克服重复种植对农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需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一般是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镶嵌、轮流种植。然而,不同的农作物生态环境不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导致病虫等有害生物流通频繁,以单一病虫或单一作物为单元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探索稻区病虫害发生的新规律已刻不容缓。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出新要求
化学防治手段可以高效、快速的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的起到很好效果,因此一直备受青睐。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化学防治手段在给我们带来高效、快速的防治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毒、高残留等负面效果,这不仅污染了环境和稻米中农药的残留增加,不但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对高毒农药及对益虫和虾、蟹养殖威胁很大的农药已经禁用,如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同时着手治理农药残留和污染的问题,争取在控制虫害确保产量的基础上打造无公害的稻米。
(四)新形势下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有新突破
随着国际化、农业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农产品商贸活动也不断增加。不仅要根绝通过外贸途径传入我国的水稻受到病虫害的浸染,出口的稻米也要确保其优质、高产,纯绿色、无公害。在这一新形势下,规范植检的工艺程序,提高植检的技术方法,成为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对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水稻实现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强对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准确的病虫害灾情监测和预报。因此,加强对水稻病虫发生的动态监测,不断提高病虫灾情预报的精确性,病虫害灾情动态的监测要建立在結合宏观与微观的基础上。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终端显示等传播方式,实现对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的面对面式指导,是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和应用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培养转基因抗病虫的优质水稻品种
转基因抗病虫品种的培养,在今后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近年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越来越成熟,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品种的研发与推广,必将成为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明确方向。
(三)应用农业防治
首先要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要适应性强,抗逆性、抗虫性好且高产的优质品种,已达到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的目的,尽可能少的使用化学农药。此外,水稻种子也应定时更换,不可长期使用。其次,在水稻播种前,用低浓度的消毒液现将种子浸泡,种植前也应对水稻进行防害处理,应挑选质地较硬、叶毛较多、叶子较窄的优质水稻种子。第三,肥料的施用要合理,要把平衡施肥技术作为纲领,禁止使用三证不全的商品肥料。第四,要控制好水分,不能出现深水漫灌的现象,利用浅水间接灌溉技术,尽量单灌单排,利用干湿交替、薄露灌溉的水浆管理技术。最后,要做好稻田的除草工作,为提高植株抗病力、减少病虫害的侵染、增加通风和光照,对于前期除草不彻底的稻田及插后见干的稻田,应进行二次除草。
(四)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在以后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将会被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动植物天敌来保持作物之间稳定高产的技术和举措,研发较为天然的无污染、无刺激的新型农药,来取代古老的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
(五)应用物理防治技术
关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也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使用灯光、颜色等非药物的外界力量,将病虫诱杀,对于不同的病虫,选择波长不同的激光来进行捕杀,利用温度、空气处理等,也可以把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推行。
四、关于完备水稻病虫害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的提议
(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联系我国水稻种植结构的现实情况,培育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通过现金的高效丰产栽培技术,大力推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等无污染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二)无公害新型农药的研发
加大对能够作用在植物源的农药及微生物农药、植物外源抗性诱导制剂等新型农药产品的研发力度,努力解决以化学农药为水稻病虫害主要防治手段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为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三)前瞻性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针对近年来水稻节水栽培、旱育稀植等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势头,应努力开展前瞻性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为今后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水稻种植的热点问题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在防治期内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化学药剂去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措施把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将水稻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这不仅能提高水稻的产量的而且还能提高了水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烈辉,刘占山,肖启明,康听东,刘年喜。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稻米,2009,(1):85-86。
[2]何忠全,张志涛,陈志谊。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1):110~114。
[3]何忠全,张志涛,我国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面向21世纪的植保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3~18。
江苏省泗阳县史集街道办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 223700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水稻由于高产、稳产、质优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农作物,今年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水稻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这使得水稻在产量和质量上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了。本文就国外和我国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方面的现状及面临的新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及完善水稻病虫害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现状
(一)国外的水稻防病虫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居民在食品安全和自然环境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上一直致力于以生态防控为主要手段的科学研究,彻底取代了化学农药,全力打造绿色的有机农业。国外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以美国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目前,在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遗传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研究美国已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果,在为病虫害防治技术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确保了生态、安全。
(二)我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我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相关方面的研究逐渐展开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我国在水稻防治技术的诸多方面的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如,抗病品种的选用、重大病虫种型监测、中长期预测预报、部分病虫害发生的成因研究、旱秧苗床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研制防治部分病害的微生物剂等;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对水稻的需求量也相当大,稻米供不应求成为稻米市场的一种常态,为了确保水稻产量,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上我国现今依然停留在依赖见效较快的化学农药的阶段,在生态防控及其他方面的技术研究仍然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系统,在这方面我国应加强研究。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面临的新挑战
(一)水稻品种的多元化给新型病虫害发生带来了可能性
稻米市场随着消费者对稻米品种需求,的增加也在进行变化,水稻的种植也因此产生了多元化、专用化的发展趋势,至于选育优质、抗倒伏、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方面的工作没有跟上。与此同时,病虫也出现的新的种类,防治对象也相应的出现了变化,以前的防治技术手段已经不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
(二)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致使病虫害新情况出现
为了克服重复种植对农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需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一般是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镶嵌、轮流种植。然而,不同的农作物生态环境不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导致病虫等有害生物流通频繁,以单一病虫或单一作物为单元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探索稻区病虫害发生的新规律已刻不容缓。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出新要求
化学防治手段可以高效、快速的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的起到很好效果,因此一直备受青睐。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化学防治手段在给我们带来高效、快速的防治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毒、高残留等负面效果,这不仅污染了环境和稻米中农药的残留增加,不但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对高毒农药及对益虫和虾、蟹养殖威胁很大的农药已经禁用,如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同时着手治理农药残留和污染的问题,争取在控制虫害确保产量的基础上打造无公害的稻米。
(四)新形势下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有新突破
随着国际化、农业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农产品商贸活动也不断增加。不仅要根绝通过外贸途径传入我国的水稻受到病虫害的浸染,出口的稻米也要确保其优质、高产,纯绿色、无公害。在这一新形势下,规范植检的工艺程序,提高植检的技术方法,成为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对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水稻实现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前提是,加强对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准确的病虫害灾情监测和预报。因此,加强对水稻病虫发生的动态监测,不断提高病虫灾情预报的精确性,病虫害灾情动态的监测要建立在結合宏观与微观的基础上。通过电视、广播、计算机终端显示等传播方式,实现对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的面对面式指导,是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和应用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培养转基因抗病虫的优质水稻品种
转基因抗病虫品种的培养,在今后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近年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越来越成熟,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品种的研发与推广,必将成为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明确方向。
(三)应用农业防治
首先要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要适应性强,抗逆性、抗虫性好且高产的优质品种,已达到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的目的,尽可能少的使用化学农药。此外,水稻种子也应定时更换,不可长期使用。其次,在水稻播种前,用低浓度的消毒液现将种子浸泡,种植前也应对水稻进行防害处理,应挑选质地较硬、叶毛较多、叶子较窄的优质水稻种子。第三,肥料的施用要合理,要把平衡施肥技术作为纲领,禁止使用三证不全的商品肥料。第四,要控制好水分,不能出现深水漫灌的现象,利用浅水间接灌溉技术,尽量单灌单排,利用干湿交替、薄露灌溉的水浆管理技术。最后,要做好稻田的除草工作,为提高植株抗病力、减少病虫害的侵染、增加通风和光照,对于前期除草不彻底的稻田及插后见干的稻田,应进行二次除草。
(四)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在以后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将会被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动植物天敌来保持作物之间稳定高产的技术和举措,研发较为天然的无污染、无刺激的新型农药,来取代古老的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
(五)应用物理防治技术
关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也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使用灯光、颜色等非药物的外界力量,将病虫诱杀,对于不同的病虫,选择波长不同的激光来进行捕杀,利用温度、空气处理等,也可以把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推行。
四、关于完备水稻病虫害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的提议
(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联系我国水稻种植结构的现实情况,培育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通过现金的高效丰产栽培技术,大力推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等无污染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二)无公害新型农药的研发
加大对能够作用在植物源的农药及微生物农药、植物外源抗性诱导制剂等新型农药产品的研发力度,努力解决以化学农药为水稻病虫害主要防治手段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为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三)前瞻性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针对近年来水稻节水栽培、旱育稀植等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势头,应努力开展前瞻性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为今后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水稻种植的热点问题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在防治期内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化学药剂去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措施把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将水稻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这不仅能提高水稻的产量的而且还能提高了水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烈辉,刘占山,肖启明,康听东,刘年喜。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稻米,2009,(1):85-86。
[2]何忠全,张志涛,陈志谊。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1):110~114。
[3]何忠全,张志涛,我国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面向21世纪的植保发展战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