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成绩不佳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g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数学 成绩 原因及对策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
  一、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二、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请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轻视“三基”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四、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议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拔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老师讲解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村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研究学科特点,优化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培养出具有高尚的品德、完美的人格、宽阔的胸襟、丰厚的知识、聪慧的智能、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第八次课程改革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了突出地位,这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我作了一些探索,这里谈谈自己的
期刊
首先看2008年高考第20题:“It was in New Zealand Elizabeth first met Mr. Smith。( )  A.thatB.how C.whichD.when  此题答案是A,考查强调句式,强调的是句子中的状语部分。强调句式是一个常用句式,所以经常出现在考题中。下面就强调句的辨别与运用总结一下。  一、强调句的基本句型  It is/was+被强调部分+tha
期刊
高考化学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所有能力必须通过思维能力才得以实现,所以思维能力是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现就高考化学试题谈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善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化学是一门具有严谨科学性的学科,学生具备思维深刻性是学好这一学科及正确答好高考化学试题的必备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我想,探索也是学生学习的生命线,惟有探索,才能真正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所谓探索能力,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小学、初中、高中,每一个阶段所学的数学内容甚多,知识广阔。那么,怎样才能深入领会,灵活应用,牢固掌握所学的阶段的知识呢?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我认为抓好阶段性的数学复习尤其重要。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要完成此任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只有引起学生产生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研究新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
期刊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
期刊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是我校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它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下,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自身蕴藏的潜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积极发挥个人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因此,新课改对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关键词:经验 特色 特长    拿到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教材原来也可以写成这样——优美的文字、可爱的插图、贴近学生的话题、情境的资源连接,这些都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同时,我们也能发现新教材弱化了知识点,注意课堂
期刊
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之一。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那么究竟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了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经验:    一、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
期刊
内容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进步的一种互动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施及时、有效的师生互动环节。因为它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本前提,对一节课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互动 语文教学 激发    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为方式的课堂环境。所谓互动,就是师生交流、师生合作以及师生的对话。在师生的对话的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