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植物造景是在园林绿地的设计中,进一步满足人们视觉美感的要求。随着园林设计中对美学元素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园林逐渐从基本的功能性向美学兼容性转化,从而使整个园林绿地的植物造景工作成为研究及发展的重点。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下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形式与配置建议。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绿地;应用
0 前言
随着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中越来越重视绿地建设和植物景观的建造及其带来的生态景观效果。植物造景与其他造景元素不同,具有生态特性,随着时间推移和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植物造景的控制和掌握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自身特性,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景观的美学效果。确立园林绿地建设以自然为主体的思想,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理念,对园林植物造景工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全面推动我国园林工作发展水平,是园林业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
1园林植物概念
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植物,具体又分为乔木、灌木、花卉、藤本、地被植物等。
2植物造景概念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造景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展,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
3.1植物造景的生态作用
1)净化空气。城市中的空气含有许多有毒物质,某些植物的叶片可以吸收解毒,从而减少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2)改善城市小气候。对于改善小环境内的空气湿度有很大影响。一株中等大小的杨树,在夏季白天每小时可由叶片蒸腾5 kg水到空气中,一天即达半吨。如果在一块场地种植100株杨树,相当于每天在该处洒50 t水的效果,极大地增加了小环境的湿度,降低了温度。3)降低城市噪声。城市生活中有很多噪声,如汽车行驶声、空调外机声等等,园林植物具有降低这些噪声的作用。单棵树木的隔音效果虽较小,但丛植的树阵和枝叶浓密的绿篱墙隔音效果就十分显著了。实践证明,隔音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有:雪松、松柏、垂柳、臭椿等。4)净化水质。5)保持水土,防灾减灾。
3.2植物造景的景观作用
3.2.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3.2.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因此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往往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3.2.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
3.2.4利用植物能够起到烘托建筑、雕塑的作用
园林中经常用柔质的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如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枝态轻盈、叶小而致密的树种。现代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建筑小品等也常用植物材料做装饰,或用绿篱作背景,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围合来加强人们对景点的印象,产生烘托效果。园林植物与山石相配,能表现出地势起伏、野趣横生的自然韵味,与水体相配则能形成倒影或遮蔽水源,造成深远的感觉。
4植物造景的应用形式
4.1孤植
孤植是单形体的树木形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如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风景点。
4.2丛植
通常由3棵~5棵植物组成,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主调与配调之分,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現也随之变化。
4.3群植
群植是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可采用纯林、混交林,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立体感强。在大型公园内可以与密林或防护林带结合构成风景林。
4.4花坛花境
花坛花境是以本木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花卉植物的集合体,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的图案纹样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可作主景,设在大门处、广场上、主要道路交叉中心;作配景,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卉的色彩艳丽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
5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建议
5.1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乡土树种对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有地方性特色,应作为绿化中的主要树种。同时引入一些本地缺少,但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高的外来树木,加强引种、驯化工作,增加植物造景材料的丰富性。
5.2形成季相特色
借用各种花木的季相景观变化,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植,达到季季有景,时时有景,赋予园林绿地以变化性与生命性。
5.3反映传统文化内涵
植物造景时还应注重传统文化内涵和千百年来人们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如在园林植物造型上选择如龙柏、龙瓜槐等龙形枝条的园林植物,在模纹花带种植设计上考虑设计“龙”形图案,暗示龙城、龙舟文化。
5.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速生树种早期绿化效果好,容易成荫,但寿命较短,慢生树种则早期生长慢,绿化效果较慢,但寿命长。所以我们要结合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优缺点,合理的搭配种植,既要考虑前期的景观效果,还要考虑到园林绿地的寿命,景观效果的可持续发展。
5.5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设计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是最稳定,生态效益最大的群落结构,所以我们在园林绿地中要模拟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来进行配置,以期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6结语
在园林景观建设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生态代表性的植物景观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科学合理的运用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为园林绿地带来极美的自然空间景象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植物的生态效益,是值得我们园林工作者长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绿地;应用
0 前言
随着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中越来越重视绿地建设和植物景观的建造及其带来的生态景观效果。植物造景与其他造景元素不同,具有生态特性,随着时间推移和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植物造景的控制和掌握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自身特性,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景观的美学效果。确立园林绿地建设以自然为主体的思想,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理念,对园林植物造景工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全面推动我国园林工作发展水平,是园林业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
1园林植物概念
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植物,具体又分为乔木、灌木、花卉、藤本、地被植物等。
2植物造景概念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造景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展,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
3.1植物造景的生态作用
1)净化空气。城市中的空气含有许多有毒物质,某些植物的叶片可以吸收解毒,从而减少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2)改善城市小气候。对于改善小环境内的空气湿度有很大影响。一株中等大小的杨树,在夏季白天每小时可由叶片蒸腾5 kg水到空气中,一天即达半吨。如果在一块场地种植100株杨树,相当于每天在该处洒50 t水的效果,极大地增加了小环境的湿度,降低了温度。3)降低城市噪声。城市生活中有很多噪声,如汽车行驶声、空调外机声等等,园林植物具有降低这些噪声的作用。单棵树木的隔音效果虽较小,但丛植的树阵和枝叶浓密的绿篱墙隔音效果就十分显著了。实践证明,隔音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有:雪松、松柏、垂柳、臭椿等。4)净化水质。5)保持水土,防灾减灾。
3.2植物造景的景观作用
3.2.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3.2.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因此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往往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3.2.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
3.2.4利用植物能够起到烘托建筑、雕塑的作用
园林中经常用柔质的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如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枝态轻盈、叶小而致密的树种。现代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建筑小品等也常用植物材料做装饰,或用绿篱作背景,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围合来加强人们对景点的印象,产生烘托效果。园林植物与山石相配,能表现出地势起伏、野趣横生的自然韵味,与水体相配则能形成倒影或遮蔽水源,造成深远的感觉。
4植物造景的应用形式
4.1孤植
孤植是单形体的树木形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如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主人招手迎客,是中外知名的风景点。
4.2丛植
通常由3棵~5棵植物组成,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主调与配调之分,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現也随之变化。
4.3群植
群植是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可采用纯林、混交林,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立体感强。在大型公园内可以与密林或防护林带结合构成风景林。
4.4花坛花境
花坛花境是以本木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花卉植物的集合体,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的图案纹样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可作主景,设在大门处、广场上、主要道路交叉中心;作配景,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由于花卉的色彩艳丽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
5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建议
5.1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乡土树种对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有地方性特色,应作为绿化中的主要树种。同时引入一些本地缺少,但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高的外来树木,加强引种、驯化工作,增加植物造景材料的丰富性。
5.2形成季相特色
借用各种花木的季相景观变化,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植,达到季季有景,时时有景,赋予园林绿地以变化性与生命性。
5.3反映传统文化内涵
植物造景时还应注重传统文化内涵和千百年来人们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如在园林植物造型上选择如龙柏、龙瓜槐等龙形枝条的园林植物,在模纹花带种植设计上考虑设计“龙”形图案,暗示龙城、龙舟文化。
5.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速生树种早期绿化效果好,容易成荫,但寿命较短,慢生树种则早期生长慢,绿化效果较慢,但寿命长。所以我们要结合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优缺点,合理的搭配种植,既要考虑前期的景观效果,还要考虑到园林绿地的寿命,景观效果的可持续发展。
5.5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设计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是最稳定,生态效益最大的群落结构,所以我们在园林绿地中要模拟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来进行配置,以期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6结语
在园林景观建设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生态代表性的植物景观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科学合理的运用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为园林绿地带来极美的自然空间景象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植物的生态效益,是值得我们园林工作者长期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