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滤过性手术作为抗青光眼的主要术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术后复发率高,其主要原因是术区成纤维细胞增生,滤过道瘢痕化使房水流出受阻.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一些抗瘢痕化药
【机 构】
:
361001,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361001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200080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滤过性手术作为抗青光眼的主要术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术后复发率高,其主要原因是术区成纤维细胞增生,滤过道瘢痕化使房水流出受阻.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一些抗瘢痕化药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随着对瘢痕化过程的认识深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寻找抗瘢痕化效率高、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的抗瘢痕化药物,以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近年研究的新型抗瘢痕化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吡非尼酮、苏拉明、1-磷酸鞘氨醇抗体、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icro RNA、基因治疗、纳米药物等.目前对于新型抗瘢痕化药物的研究仍处于基础阶段,这些新型抗瘢痕药物及方法应该具有安全无毒等特点,对于其具体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及次数等药代动力学的探索仍具有较大的潜在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周细胞选择丧失是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要特征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多因素病因的疾病,其确切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随着
PDCD5是重要的促凋亡基因,还有抑制炎症的作用。PDCD5的异常表达与多种人类疾病如肿瘤,退行性变和自身免疫病等相关。本文综述了PDCD5促进凋亡和抑制肿瘤的机制、PDCD5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应用转基因小鼠研究PDCD5的功能以及应用PDCD5治疗人类疾病的方向。
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是一种常见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疾病.视物变形是除视力下降之外影响IERM患者视觉质量的主要症状.随着评估视物变形方法的
转录因子(TFs)是一类能特异性地结合到基因启动子区,并且对靶基因的转录起到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又称为反式作用因子。作为基因调控网络的一个重要角色,准确地认识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是研究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关键。本文对转录因子的结构、普遍转录因子与激活转录因子的功能以及目前转录因子相关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视乳头的病理改变可能是由于视乳头血流异常引起,视乳头血流可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及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生长转化因子11(GDF11)是1999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分泌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信号分子。研究发现,其广泛表达于动物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尤以脾脏表达量最高。本文综述了GDF11调控胚胎发育及其与各类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并对GDF11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