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72年,随着Sommer首次讨论了动物园的教育职能,保护教育逐步成为很多国际动物园的重要工作内容,其意义不仅在于科普相关的保护知识,而是将教育目的定位在激发公众的保護意识及保护行为上,提高他们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参与度[1]。近十年,我国的动物园逐渐引入了保护理念,但除了少数大型动物园,大部分动物园保护教育工作不具系统性。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著名案例,结合合肥野生动物园实际情况,论述保护教育的模式及面临的挑战,讨论多种发展对策推进保护教育工作。
关键词:科普教育;保护教育;教育形式;面临挑战;发展对策
1.合肥野生动物园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
保护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单向式宣传,借助展区说明牌、科普长廊、宣传折页等最基本的科普教育设施,以文字、图片形式向游客传递动物的自然历史和保护信息。其优点是知识性强、内容直观、覆盖面广,不足之处则是缺乏互动性,较难激发游客共鸣。(2)互动式体验,在爱鸟周、保护生物多样性日、世界动物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活动,由保护教育工作者围绕一定主题进行现场讲述,与参与者有效互动,以野生动物为载体,结合保护教育原则和动物保护信息,从保护知识、保护情感、保护行为三方面引导,形成完整体系[2]。此方式互动体验感召力强,参与者可以与教育工作人员及时沟通,了解更多信息,但是受众面相对较窄。(3)展馆设计展示的隐性教育,依据动物原始栖息环境、动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等建设“自然化”场馆,展示动物自然行为,觅食、贮食、攻击、防御、繁殖等行为更容易激发游客的观赏兴趣,引导他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动物及其自然生境[3]。但是由于游客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而且受动物精神状态的影响较大,产生的教育效果不尽相同。
2. 动物园保护教育面临的挑战
保护教育是现代动物园的核心使命,和动物园的保护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动物保护教育事业存在起步晚、资金短缺、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缺乏专业保护教育工作者等问题[4]。近年来,合肥野生动物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挖掘利用科普资源,设置丰富多彩的保护教育项目,引导公众需求和行为,激励人们认识野生动物、关注自然,参加到野外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然而开展的大多是零星式的宣传或科普教育,动物保护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3.合肥野生动物园保护教育发展对策
3.1建立保护教育人才网
加强保护教育机构建设,制定野生动物科学普及教育计划,培养专业的保护教育人员,配备专业讲解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保护区、栖息地的交流合作,搭建分享信息资源的平台,提供专业学习机会。除了专业宣教人员,也要注重饲养员培训,他们是连接动物与游客的桥梁,饲养员分享与动物相处过程中的趣味故事,向游客宣传保护动物的正确理念,更有利于拉近游客与动物的情感距离[5]。
3.2开发教育项目
申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合肥野生动物园作为合肥市唯一的动物园,是连接城市人群和野外环境之间的桥梁,承载着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近年来,国务院多次发文鼓励推广研学旅游,研学旅游作为一项独立的专项活动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因此可以开发学校的教育项目,学生们和教师们是教育旅行所服务的核心人群,动物园教育工作者依照地方的课程目标来安排课程,开展对学校有吸引力的工作,把动物保护教育资源带给学校的研学项目。
3.3利用新兴媒体推广野生动物的保护理念
利用好新兴媒体: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等平台,报道野生动物保护信息,引导公众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普及广等优势[6],因此我们要开发利用合肥野生动物园微信公众号,分享奇妙的动物世界和关于动物的科普知识,把握时机与媒体联动、策划好保护教育活动,引导公众需求和行为,鼓励人们认识野生动物、关注自然,参与动物保护。
随着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合肥野生动物园秉承“地球——人类与动物共享的空间”的建园思想,借鉴优秀动物园的成功案例,更加深入的了解保护教育工作的内涵,在多种活动中积累经验,将有效推动保护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媛媛等.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J〕.河南林业科技,2016(1):38-41.
[2] 程翊欣,刘群秀,涂荣秀.“游客体验”在动物园保护教育中的作用——以丰容体验活动为例〔J〕.野生动物学报,2014.35(zl):6-9.
[3] Broad S&Weller B.Captive animals and interpretation:A tale of tiger exhibits[J].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1998,9(1):14-27.
[4] 时坤.野生动物保护多维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3(2):22-24.
[5] 张丽敏.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
[6] 龚淼,江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运营探索〔J〕.博物馆研究,2017(1):54-57.
作者简介:张凤娇,1987.08,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合肥野生动物园,助理畜牧师。
关键词:科普教育;保护教育;教育形式;面临挑战;发展对策
1.合肥野生动物园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
保护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单向式宣传,借助展区说明牌、科普长廊、宣传折页等最基本的科普教育设施,以文字、图片形式向游客传递动物的自然历史和保护信息。其优点是知识性强、内容直观、覆盖面广,不足之处则是缺乏互动性,较难激发游客共鸣。(2)互动式体验,在爱鸟周、保护生物多样性日、世界动物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活动,由保护教育工作者围绕一定主题进行现场讲述,与参与者有效互动,以野生动物为载体,结合保护教育原则和动物保护信息,从保护知识、保护情感、保护行为三方面引导,形成完整体系[2]。此方式互动体验感召力强,参与者可以与教育工作人员及时沟通,了解更多信息,但是受众面相对较窄。(3)展馆设计展示的隐性教育,依据动物原始栖息环境、动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等建设“自然化”场馆,展示动物自然行为,觅食、贮食、攻击、防御、繁殖等行为更容易激发游客的观赏兴趣,引导他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动物及其自然生境[3]。但是由于游客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而且受动物精神状态的影响较大,产生的教育效果不尽相同。
2. 动物园保护教育面临的挑战
保护教育是现代动物园的核心使命,和动物园的保护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动物保护教育事业存在起步晚、资金短缺、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缺乏专业保护教育工作者等问题[4]。近年来,合肥野生动物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挖掘利用科普资源,设置丰富多彩的保护教育项目,引导公众需求和行为,激励人们认识野生动物、关注自然,参加到野外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然而开展的大多是零星式的宣传或科普教育,动物保护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3.合肥野生动物园保护教育发展对策
3.1建立保护教育人才网
加强保护教育机构建设,制定野生动物科学普及教育计划,培养专业的保护教育人员,配备专业讲解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保护区、栖息地的交流合作,搭建分享信息资源的平台,提供专业学习机会。除了专业宣教人员,也要注重饲养员培训,他们是连接动物与游客的桥梁,饲养员分享与动物相处过程中的趣味故事,向游客宣传保护动物的正确理念,更有利于拉近游客与动物的情感距离[5]。
3.2开发教育项目
申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合肥野生动物园作为合肥市唯一的动物园,是连接城市人群和野外环境之间的桥梁,承载着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近年来,国务院多次发文鼓励推广研学旅游,研学旅游作为一项独立的专项活动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因此可以开发学校的教育项目,学生们和教师们是教育旅行所服务的核心人群,动物园教育工作者依照地方的课程目标来安排课程,开展对学校有吸引力的工作,把动物保护教育资源带给学校的研学项目。
3.3利用新兴媒体推广野生动物的保护理念
利用好新兴媒体: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等平台,报道野生动物保护信息,引导公众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普及广等优势[6],因此我们要开发利用合肥野生动物园微信公众号,分享奇妙的动物世界和关于动物的科普知识,把握时机与媒体联动、策划好保护教育活动,引导公众需求和行为,鼓励人们认识野生动物、关注自然,参与动物保护。
随着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合肥野生动物园秉承“地球——人类与动物共享的空间”的建园思想,借鉴优秀动物园的成功案例,更加深入的了解保护教育工作的内涵,在多种活动中积累经验,将有效推动保护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媛媛等.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J〕.河南林业科技,2016(1):38-41.
[2] 程翊欣,刘群秀,涂荣秀.“游客体验”在动物园保护教育中的作用——以丰容体验活动为例〔J〕.野生动物学报,2014.35(zl):6-9.
[3] Broad S&Weller B.Captive animals and interpretation:A tale of tiger exhibits[J].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1998,9(1):14-27.
[4] 时坤.野生动物保护多维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3(2):22-24.
[5] 张丽敏.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
[6] 龚淼,江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运营探索〔J〕.博物馆研究,2017(1):54-57.
作者简介:张凤娇,1987.08,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合肥野生动物园,助理畜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