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103-0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尤为明显。现在的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更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初中物理中生涩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达到教学目的。
1.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现状
由于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正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上。目前在大部分的物理教学当中,信息技术主要用于动态展示实验,通过信息技术的数据处理功能来验证实验结果,或者是演示一些复杂的实验过程。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多功能的图像处理器,没有真正的推动物理学科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变革。追根溯源,还是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没有真正的理解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是一场教学理念的革命。
2.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1)制作精美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容量
课堂教学容量的增加,不是单纯的指增加课堂授课的内容,而是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一堂课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课件,从而节省出在课堂中需要板书、板画与抄写例题的时间,使教学任务的完成时间明显缩减,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明显增长,使他们能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同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就扩大了一堂课的教学容量,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基础。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然而,有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很容易观察,而有些实验现象较为复杂,不易控制,学生难以完成,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如《电与磁》中的“电磁感应”实验,便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难点,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和设备条件限制,实验现象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不容易从中观察到现象从而总结规律,而若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一个相关的课件来帮助学生进行直观的观察,便能帮助学生总结到其中的规律,从而解决这个难点。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上,关键的一点,是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地进行结合。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将其中的基础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上物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物理探索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物理学习。因此,在即将进行新的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进行新课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应用将图像、音频、文字等有效结合,使课本中生涩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清晰明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例如,对 “摩擦力”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课前准备相关的影像资料,制成相应的课件,在课前进行放映,讓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例如,冰天雪地中,汽车轮胎为何要装上链条;田径运动员为什么穿的鞋子都带有“钉子”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通过图像弥补教师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3)展示完整实验过程,规范实验操作
物理多是概括性较强,抽象的内容,这样的理论知识对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并记忆。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学校,实验器材落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验讲解大多靠教师单一的讲解,学生难以得到直观的展示,获得直接的感受,难以获得直观的印象。在实验操作前教师也难以准确讲解到实验中多种的容易发生的注意事项。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实验的过程进行精确地演示,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其中的一些重点环节进行停格、定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的实践教学当中,是现在初中物理教学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改革大背景下所要求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弥补传统物理教学的呆板模式,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素材。同时,信息技术能够巧妙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目标,达到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昌志.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2):77-77
[2]颜硕怡. 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J].中学时代,2012(12):204-204
[3]朱龙. 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策略[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34(0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