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教育即就业教育,因此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安徽化工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加强职业指导工作。近几年来,安徽化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学校先后获得了教育部、省教育厅等部门颁发的“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信号。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指导就业的力度
在就业工作上,为统一思想认识,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毕业就业指导机构,实行了“一把手工程”, 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这个机构主要承担下述四项工作:
一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抓住就业教育不放,有步骤地向学生宣传中专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学生摆正位置,能上能下,能干能工,避免学生对工作岗位期望值过高,做好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思想准备。
二是做好市场调研,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提前进行就业指导。
三是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随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作为学校编制招生计划、设置专业和进行专业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依据。
四是具体实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组织一切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活动,保持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才市场的联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要求就业指导人员更新“管”就业的陈旧观念,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树立全心全意为毕业生、用人单位服务的意识,创新就业服务的手段,开拓就业指导新方法。
二、更新就业指导理念,提高业务水平
为增强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全程化,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能力,根据《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学校专门派人到北京参加由劳动保障部组织的职业指导师的培训班学习,学习先进的就业指导理念和职业指导教学训练方法。为汲取兄弟学校的就业经验,学校牵头组织了一次全省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交流会,要求所有就业指导人员参加学习交流。
三、注重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进行全程式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准确定位,学校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具体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提早准备,结合需求,全程指导
从入学到毕业(甚至毕业后),对就业指导工作常抓不懈,突出了职业指导的教育和预防功能。学校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学训练,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结合。
阶段性指导是指学生毕业前和实习期的集中教育,主要安排在第四学期下厂实习前几个月和顶岗实习期内。该阶段的指导内容有:求职简历撰写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信息搜集方法指导;文明离校指导;职业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交际沟通能力)培养、创业技能的基础指导等。
连续性指导是指针对学生入校后学习期间各阶段特点的教育。该阶段指导内容有:第一学期主要是进行行业形势及就业政策宣传、学习动力指导和养成教育指导等;第二学期主要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心理素质指导训练及市场信息分析指导等。
2.灵活组织就业指导教学,提高训练效果
为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兴趣,我们充分运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和训练。主要方法有: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
同时,我们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充分利用条幅、广告栏、黑板报、校园网及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宣传就业指导的目的、内容和重要作用,营造促进就业的教学氛围。另外,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3. 跟踪服务,为学生提供永远的就业援助
安徽化工学校毕业实习生离校下厂时,每人带上一份毕业实习鉴定表,要求厂方对学生继续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考核,并反馈给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指导,是当前许多学校的普遍做法,但是在学生毕业后,学校仍然提供就业指导援助,而且是永远的,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学校服务意识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一种保障。
(作者单位:安徽化工学校)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指导就业的力度
在就业工作上,为统一思想认识,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毕业就业指导机构,实行了“一把手工程”, 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这个机构主要承担下述四项工作:
一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抓住就业教育不放,有步骤地向学生宣传中专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学生摆正位置,能上能下,能干能工,避免学生对工作岗位期望值过高,做好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思想准备。
二是做好市场调研,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提前进行就业指导。
三是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随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作为学校编制招生计划、设置专业和进行专业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依据。
四是具体实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组织一切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活动,保持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才市场的联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要求就业指导人员更新“管”就业的陈旧观念,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树立全心全意为毕业生、用人单位服务的意识,创新就业服务的手段,开拓就业指导新方法。
二、更新就业指导理念,提高业务水平
为增强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全程化,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能力,根据《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学校专门派人到北京参加由劳动保障部组织的职业指导师的培训班学习,学习先进的就业指导理念和职业指导教学训练方法。为汲取兄弟学校的就业经验,学校牵头组织了一次全省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交流会,要求所有就业指导人员参加学习交流。
三、注重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进行全程式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准确定位,学校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具体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提早准备,结合需求,全程指导
从入学到毕业(甚至毕业后),对就业指导工作常抓不懈,突出了职业指导的教育和预防功能。学校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学训练,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结合。
阶段性指导是指学生毕业前和实习期的集中教育,主要安排在第四学期下厂实习前几个月和顶岗实习期内。该阶段的指导内容有:求职简历撰写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信息搜集方法指导;文明离校指导;职业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交际沟通能力)培养、创业技能的基础指导等。
连续性指导是指针对学生入校后学习期间各阶段特点的教育。该阶段指导内容有:第一学期主要是进行行业形势及就业政策宣传、学习动力指导和养成教育指导等;第二学期主要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心理素质指导训练及市场信息分析指导等。
2.灵活组织就业指导教学,提高训练效果
为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兴趣,我们充分运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和训练。主要方法有: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
同时,我们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充分利用条幅、广告栏、黑板报、校园网及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宣传就业指导的目的、内容和重要作用,营造促进就业的教学氛围。另外,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3. 跟踪服务,为学生提供永远的就业援助
安徽化工学校毕业实习生离校下厂时,每人带上一份毕业实习鉴定表,要求厂方对学生继续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考核,并反馈给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指导,是当前许多学校的普遍做法,但是在学生毕业后,学校仍然提供就业指导援助,而且是永远的,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学校服务意识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一种保障。
(作者单位:安徽化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