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初在中国做的工作之一,是在中国的国家电视台CCTV上唱歌教英语。
那是在1979年,这个人民共和国刚刚从混乱的“文化大革命”中挣脱出来。普通的中国人仍然穿着单调的毛式服装,而高层则正在讨论,外国文化对中国的渗透是否是“精神污染”。然而,CCTV的制片人想用国家电视台来普及英语,而且他们想做一个内容轻松的节目。
我加入到一群业余音乐人之中,开始制作一部每集30分钟的系列短片《大家一起唱》。当时有个节目叫《周日英语》,而这部英文片是它的补充节目。我与三位中国歌手一起弹着吉他、唱英文歌,诸如《克蒂芒蒂娜》、《老鹰之歌》等等。
当时还是一名北京高中生的蔡先生回忆说:“你们总是穿着演出服,上演着全然不同的内容,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清清楚楚地记着,因为你们常常扮演英雄或王子之类的角色。在看《周日英语》以前,我从来没有机会脱离中文翻译而听别人直接说英语。”
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了非常有价值的商品。
“他们想要学习另一种语言,以更适应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世界。”Reasback说。她是一位美国大学的毕业生,到中国来教授英语。“一般是中产阶级以上和精英阶层家庭会让他们的孩子接受课外授业或成人课程。”
英语教育产业蓬勃发展,包括大学、外国金融培训机构和无数的私人语言学校都参与其中。据专家估计,中国的英语教学市场的产值,在最近的五年间翻了一倍,超过了30亿美元。
然而,专家说,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必要设立一个信用评级系统。对于英语学习的狂热,导致了优秀英语教师,特别是外教的不足。
Reasback在北京的一个私人语言学校教书,她说教师的报酬不尽相同。大部分合法的公司,对于每周40小时的提供每个月从1200美元到1800美元不等的工资(税前)。他们会支付签证的费用、法定假日的度假费用和结束合同后回国的费用。然而她也指出,报酬的数额在不同的城市间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成都或青岛的英语教师的报酬比北京的少。在某些情况下,英语教师可以获得住房津贴,并可包销医疗花费。这些必须在签合同时与对方协商。
英语教学即便不是在中国最赚钱的职业,也已经明显成为了一种时尚。有谁曾经教过英语?当我被招募进入中国电视台教授英语歌曲时,我们既没协商也没签合同。我欣然接受了每期节目10美元的报酬,而且非常享受节目录制期间那热气腾腾的猪肉包子。(摘编自CNN《Jaime’s China》栏目)
在中国,谁该埋单? RobertVance(美国)
记得刚到中国任教的头一个月,我从未为任何东西结过账。无论是上馆子、打羽毛球、到KTV唱歌或到电影院看电影,都是我的一个中国朋友埋单。如果我想从皮夹里拿出钞票,我的朋友总是发疯似的摆手然后阻止我,仿佛一看到我的钱就会破坏气氛似的。
至少初到中国的头一个月,我的身份还是客人,因此不被允许哪怕为一瓶水埋单。所以,当我的朋友和同事争抢着结账时,我只能袖手旁观。他们会使上各种手段,比如借口“上厕所”或干脆把钱扔给收银员。那时候我才知道中国文化之广,我还有很多要学。
从那以后,我在中国有了许多埋单的经历。随着我与中国同事的友谊越来越深,他们逐渐允许我参与,甚至偶尔可以加入到他们的“这次谁付账”的小游戏。事实上,这确实是个游戏。没有人在争抢付账时是常胜将军。没错,中国人为了抢着结账总是把场面弄得很大,但这当中还存在某种非正式的“轮流秩序”。通常,酒席尚未开始时,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回该谁埋单。不过,多数中国人(特别是男人)最终都会做出掏钱包的举动。
中国人试图为一切埋单,这其实源于中国人的“面子”心理。我的一个中国朋友近来承认,这种“游戏”其实是做给人家看的。他解释说,这关系到自己在朋友面前的形象问题。无论是就餐还是打球,如果不至少表示一下埋单的意思,会让人丢面子。在中国,人人都应该玩这种游戏。
我是到中国相当长时间后才知道,原来中国人上馆子或娱乐时很少平摊费用。我的一個中国同事总是埋单,我为此感到不好意思,他的工资可能还不到我的1/5。但是,我不久意识到,这种举动不仅仅是出于他们的好心肠,他们知道这种善意将来会获得回报。
倘若你刚到中国,头一个月不要在乎每个人都为你结账,让他们把你当作一个客人吧,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快乐。到后来,当你逐渐稳定下来,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你可以加入其中主动提出结账。当你的中国朋友开始让你为每个人埋单时,你可以说自己终于进入中国人的“圈子”了。(原载《青年参考》)
中国式结婚:门当户对像买东西 李琳(瑞典)
在西方,结婚一定是件很浪漫的事。男女在一起,不讲什么条件,一定会花时间好好体味爱情酿造的醇香。如果没有浪漫,人们经常会觉得这不是爱。
在中国,我发现情况和在瑞典大不一样。中国人很喜欢讲究门当户对。这件事,对我们西方人来说有点儿抽象。我的理解是,这仿佛有点像做生意,一切讲究实用。你去买一件东西,首先会看看这个东西怎么样?它什么颜色?大小、款式如何?这一切考虑好了以后,在众多符合条件的商品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而且,时机也关键。比如说,我大学毕业了、找到了工作、年龄还不太大,找一个合适的妻子或丈夫应该是现在,那么我出去找一个吧!把一个标准的“商品”找到以后,我们就结婚吧。很快很方便!
我刚搬到中国时,听到的各种各样的结婚故事让我很震惊。人们选择另一半时会说:“那个人不合适,他个子太矮。”或者是:“那个人不是最理想的,他赚的钱太少。”或者:“这个人可以,她很努力。”或者:“这个人不错,她家关系挺多的。”
听到这样的话,我当时很不以为然。在西方我们都非常重视爱和情感。很多西方人会扪心自问,我真的非常爱这个人吗?我能和他一起幸福地生活吗?我能和她一辈子在一起吗?等等。一般来说,我们会长期相处之后,才开始考虑要不要结婚。谈恋爱不是“挑商品”,不是找一个能给你最多好处或最多的利益的机会。
后来,我逐渐习惯了中国人关于结婚的观念。但我在这儿的一个瑞典朋友却还没有习惯。他结识了一个中国女孩,大家彼此印象还不错。但很快他发现这个女孩其实已经有一个男朋友了。我朋友很吃惊,也有点儿不高兴,但又一想两个人也只是刚刚认识不久,没权利干涉别人的生活,也就还能接受。可是不久,这女孩子问他赚多少钱的时候,他就不能接受了。在国外问隐私的事是不礼貌的。接着,这女孩子就问我朋友是不是打算和她结婚?
我朋友哭笑不得。他想,这女孩子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刚刚认识,她脑子里就已经有结婚的想法了。后来,这女孩子又问了他好几次,到底要不要和她结婚?他说:“你 的男朋友怎么样?”
女孩很坦然地回答:“他不太好,他赚的钱太少。”这件事让我朋友很快下决心,不要继续和这姑娘在一起。他感觉这姑娘只是为了他的钱而选择他,这点他不能接受。(原载《国际先驱导报》)
东方汉如何追西洋妞 James PaImer
当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我有个中国朋友叫Fred,是个瘦削的21岁山东男孩。Fred喜欢西方女孩,但是他发现她们很难讲话。我有一次带他去一个都是外国人的派对,他在房间里跟随我的一个金发碧眼的朋友一个晚上,眼中充满热情。派对结束后,他终于鼓足勇氣去问她的电话号码,出于同情而不是其他的因素,她把电话号码给了他。
几天过后,我偶然遇见Fred。
“我昨晚给她打了电话”他说。
“太好了,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他陷入沉思,“当她说完Hi之后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所以我告诉她我爱她。”
对于为什么中西方的配对总是以西方男人和中国女人的方式出现有很多原因,回到殖民时代就是“异国情调的东方情妇”和赤裸裸的剥削,但是Fred约会时的拙劣对中国男人来说却非常普遍。
我试图动用我所知的网络找出其中原因。我自己的经验对此非常有限,虽然曾经有个年迈的地方官员,在宴会上对我的大腿伸出了潮湿的手指。他对我其中的一个女性同事也干过同样的事,所以他的口味肯定是西方天主教式的。
不仅在中国国内,甚至对于海外的中国留学生,男孩们也只在自己同胞的水池里扑腾,但是绝大多数的女孩都选择当地的男朋友。我的女性朋友们,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往往将此归咎于中国男人的不成熟。“他们总是希望得到赞美。”一个中国女孩抱怨,“如果你比他们聪明或者不对他们百依百顺,那些男人就觉得不舒服。”然而在最近的几年似乎有了转变,在外国人聚集的地方,虽然“西方男人+中国女孩”的模式仍然占主流,但“西方女孩+中国男朋友”的比率也在增加。
是什么导致了变化?让我们面对它,中国男人显然变得更富裕了。现实的来说,中国人谈恋爱越来越早,和西方同龄人越来越接近。鉴于在90年代人们在大学之前都不离开家门,现在很多中国人在高中就开始谈恋爱,给他们时间去跨过现在仍萦绕在男人心头的青春期之烦恼。
中国的女人也越来越像西方的同龄人,差异更小。他们变得越来越自我肯定,有更多的性需求,更不愿意纵容只说废话的男人。这逼迫了男人们成为了更好的男朋友。
在约会的标准中,和其他很多事情一样,中国是落后的,但是现在,他们赶上来了。(原载《环球时报》英文版)
那是在1979年,这个人民共和国刚刚从混乱的“文化大革命”中挣脱出来。普通的中国人仍然穿着单调的毛式服装,而高层则正在讨论,外国文化对中国的渗透是否是“精神污染”。然而,CCTV的制片人想用国家电视台来普及英语,而且他们想做一个内容轻松的节目。
我加入到一群业余音乐人之中,开始制作一部每集30分钟的系列短片《大家一起唱》。当时有个节目叫《周日英语》,而这部英文片是它的补充节目。我与三位中国歌手一起弹着吉他、唱英文歌,诸如《克蒂芒蒂娜》、《老鹰之歌》等等。
当时还是一名北京高中生的蔡先生回忆说:“你们总是穿着演出服,上演着全然不同的内容,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清清楚楚地记着,因为你们常常扮演英雄或王子之类的角色。在看《周日英语》以前,我从来没有机会脱离中文翻译而听别人直接说英语。”
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了非常有价值的商品。
“他们想要学习另一种语言,以更适应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世界。”Reasback说。她是一位美国大学的毕业生,到中国来教授英语。“一般是中产阶级以上和精英阶层家庭会让他们的孩子接受课外授业或成人课程。”
英语教育产业蓬勃发展,包括大学、外国金融培训机构和无数的私人语言学校都参与其中。据专家估计,中国的英语教学市场的产值,在最近的五年间翻了一倍,超过了30亿美元。
然而,专家说,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必要设立一个信用评级系统。对于英语学习的狂热,导致了优秀英语教师,特别是外教的不足。
Reasback在北京的一个私人语言学校教书,她说教师的报酬不尽相同。大部分合法的公司,对于每周40小时的提供每个月从1200美元到1800美元不等的工资(税前)。他们会支付签证的费用、法定假日的度假费用和结束合同后回国的费用。然而她也指出,报酬的数额在不同的城市间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成都或青岛的英语教师的报酬比北京的少。在某些情况下,英语教师可以获得住房津贴,并可包销医疗花费。这些必须在签合同时与对方协商。
英语教学即便不是在中国最赚钱的职业,也已经明显成为了一种时尚。有谁曾经教过英语?当我被招募进入中国电视台教授英语歌曲时,我们既没协商也没签合同。我欣然接受了每期节目10美元的报酬,而且非常享受节目录制期间那热气腾腾的猪肉包子。(摘编自CNN《Jaime’s China》栏目)
在中国,谁该埋单? RobertVance(美国)
记得刚到中国任教的头一个月,我从未为任何东西结过账。无论是上馆子、打羽毛球、到KTV唱歌或到电影院看电影,都是我的一个中国朋友埋单。如果我想从皮夹里拿出钞票,我的朋友总是发疯似的摆手然后阻止我,仿佛一看到我的钱就会破坏气氛似的。
至少初到中国的头一个月,我的身份还是客人,因此不被允许哪怕为一瓶水埋单。所以,当我的朋友和同事争抢着结账时,我只能袖手旁观。他们会使上各种手段,比如借口“上厕所”或干脆把钱扔给收银员。那时候我才知道中国文化之广,我还有很多要学。
从那以后,我在中国有了许多埋单的经历。随着我与中国同事的友谊越来越深,他们逐渐允许我参与,甚至偶尔可以加入到他们的“这次谁付账”的小游戏。事实上,这确实是个游戏。没有人在争抢付账时是常胜将军。没错,中国人为了抢着结账总是把场面弄得很大,但这当中还存在某种非正式的“轮流秩序”。通常,酒席尚未开始时,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回该谁埋单。不过,多数中国人(特别是男人)最终都会做出掏钱包的举动。
中国人试图为一切埋单,这其实源于中国人的“面子”心理。我的一个中国朋友近来承认,这种“游戏”其实是做给人家看的。他解释说,这关系到自己在朋友面前的形象问题。无论是就餐还是打球,如果不至少表示一下埋单的意思,会让人丢面子。在中国,人人都应该玩这种游戏。
我是到中国相当长时间后才知道,原来中国人上馆子或娱乐时很少平摊费用。我的一個中国同事总是埋单,我为此感到不好意思,他的工资可能还不到我的1/5。但是,我不久意识到,这种举动不仅仅是出于他们的好心肠,他们知道这种善意将来会获得回报。
倘若你刚到中国,头一个月不要在乎每个人都为你结账,让他们把你当作一个客人吧,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快乐。到后来,当你逐渐稳定下来,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你可以加入其中主动提出结账。当你的中国朋友开始让你为每个人埋单时,你可以说自己终于进入中国人的“圈子”了。(原载《青年参考》)
中国式结婚:门当户对像买东西 李琳(瑞典)
在西方,结婚一定是件很浪漫的事。男女在一起,不讲什么条件,一定会花时间好好体味爱情酿造的醇香。如果没有浪漫,人们经常会觉得这不是爱。
在中国,我发现情况和在瑞典大不一样。中国人很喜欢讲究门当户对。这件事,对我们西方人来说有点儿抽象。我的理解是,这仿佛有点像做生意,一切讲究实用。你去买一件东西,首先会看看这个东西怎么样?它什么颜色?大小、款式如何?这一切考虑好了以后,在众多符合条件的商品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而且,时机也关键。比如说,我大学毕业了、找到了工作、年龄还不太大,找一个合适的妻子或丈夫应该是现在,那么我出去找一个吧!把一个标准的“商品”找到以后,我们就结婚吧。很快很方便!
我刚搬到中国时,听到的各种各样的结婚故事让我很震惊。人们选择另一半时会说:“那个人不合适,他个子太矮。”或者是:“那个人不是最理想的,他赚的钱太少。”或者:“这个人可以,她很努力。”或者:“这个人不错,她家关系挺多的。”
听到这样的话,我当时很不以为然。在西方我们都非常重视爱和情感。很多西方人会扪心自问,我真的非常爱这个人吗?我能和他一起幸福地生活吗?我能和她一辈子在一起吗?等等。一般来说,我们会长期相处之后,才开始考虑要不要结婚。谈恋爱不是“挑商品”,不是找一个能给你最多好处或最多的利益的机会。
后来,我逐渐习惯了中国人关于结婚的观念。但我在这儿的一个瑞典朋友却还没有习惯。他结识了一个中国女孩,大家彼此印象还不错。但很快他发现这个女孩其实已经有一个男朋友了。我朋友很吃惊,也有点儿不高兴,但又一想两个人也只是刚刚认识不久,没权利干涉别人的生活,也就还能接受。可是不久,这女孩子问他赚多少钱的时候,他就不能接受了。在国外问隐私的事是不礼貌的。接着,这女孩子就问我朋友是不是打算和她结婚?
我朋友哭笑不得。他想,这女孩子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刚刚认识,她脑子里就已经有结婚的想法了。后来,这女孩子又问了他好几次,到底要不要和她结婚?他说:“你 的男朋友怎么样?”
女孩很坦然地回答:“他不太好,他赚的钱太少。”这件事让我朋友很快下决心,不要继续和这姑娘在一起。他感觉这姑娘只是为了他的钱而选择他,这点他不能接受。(原载《国际先驱导报》)
东方汉如何追西洋妞 James PaImer
当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我有个中国朋友叫Fred,是个瘦削的21岁山东男孩。Fred喜欢西方女孩,但是他发现她们很难讲话。我有一次带他去一个都是外国人的派对,他在房间里跟随我的一个金发碧眼的朋友一个晚上,眼中充满热情。派对结束后,他终于鼓足勇氣去问她的电话号码,出于同情而不是其他的因素,她把电话号码给了他。
几天过后,我偶然遇见Fred。
“我昨晚给她打了电话”他说。
“太好了,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他陷入沉思,“当她说完Hi之后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所以我告诉她我爱她。”
对于为什么中西方的配对总是以西方男人和中国女人的方式出现有很多原因,回到殖民时代就是“异国情调的东方情妇”和赤裸裸的剥削,但是Fred约会时的拙劣对中国男人来说却非常普遍。
我试图动用我所知的网络找出其中原因。我自己的经验对此非常有限,虽然曾经有个年迈的地方官员,在宴会上对我的大腿伸出了潮湿的手指。他对我其中的一个女性同事也干过同样的事,所以他的口味肯定是西方天主教式的。
不仅在中国国内,甚至对于海外的中国留学生,男孩们也只在自己同胞的水池里扑腾,但是绝大多数的女孩都选择当地的男朋友。我的女性朋友们,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往往将此归咎于中国男人的不成熟。“他们总是希望得到赞美。”一个中国女孩抱怨,“如果你比他们聪明或者不对他们百依百顺,那些男人就觉得不舒服。”然而在最近的几年似乎有了转变,在外国人聚集的地方,虽然“西方男人+中国女孩”的模式仍然占主流,但“西方女孩+中国男朋友”的比率也在增加。
是什么导致了变化?让我们面对它,中国男人显然变得更富裕了。现实的来说,中国人谈恋爱越来越早,和西方同龄人越来越接近。鉴于在90年代人们在大学之前都不离开家门,现在很多中国人在高中就开始谈恋爱,给他们时间去跨过现在仍萦绕在男人心头的青春期之烦恼。
中国的女人也越来越像西方的同龄人,差异更小。他们变得越来越自我肯定,有更多的性需求,更不愿意纵容只说废话的男人。这逼迫了男人们成为了更好的男朋友。
在约会的标准中,和其他很多事情一样,中国是落后的,但是现在,他们赶上来了。(原载《环球时报》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