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城市建设中的“扬州实践”

来源 :新世纪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强市建设,围绕把扬州建设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修古城文脉,养新城文气,不断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 城市书房建设,就是满足市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切实举措。扬州,坚持在最繁华、最漂亮、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建设城市书房,打通图书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目前,全市已建成开放26家城市书房,3年来书房新增读者办证量近10万张,年均120多万人次走进书房阅读,逐渐形成了扬州特色的金色名片。
  关键词  城市书房  全民阅读  扬州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
  The “Yangzhou Practice” of Scholarly City ConstructionTaking the 24 Hour City Library in Yangzhou as an Example   
  Chi Qi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Yang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ly strong city. Focusing on building Yangzhou into a “famous city of ancient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Yangzhou revises the context of the ancient city, maintains the style of the new city, and constantly improves the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mong them,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library is to satisfy the public’s practical needs of a better life. Yangzhou adheres to the most prosperous, beautiful, and the nearest place to the people to build city library, and opens up the “last kilometer” of library services, as well as creates a 15 minut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circle. At present, 26 city study rooms have been built and opened up in the city.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nearly 100,000 new readers have applied for certificates. Each year, more than 1.2 million readers have entered the study rooms to read, which gradually forms a golden card with Yangzhou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ity library. Nationwide reading. Yangzhou Library. Public culture service.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在江苏省庆祝改革開放周年图片展上,实景再现的扬州24小时城市书房引起了许多参观者的关注,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点赞。近年来,扬州大力弘扬“读书成才、读书有福、读书传家、读书兴城”的理念,契合扬州城市特质,以城市书房建设为抓手,从其酝酿到启动建设,直到全面推开,极大地满足了百姓文化需求,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据2017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扬州城市书房作为市民阅读的新空间和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市民对基层阅读服务设施满意率居全省第一,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1 扬州城市书房建设动因
  从修著《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到写就我国第一部造园专著《园冶》的计成;从“文章太守”欧阳修、苏东坡到“三朝阁老、九省疆臣”阮元,从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到以王念孙父子为代表的扬州学派;从婉约派词宗秦少游到现当代文学大家朱自清、汪曾祺,从撰写《海国图志》的魏源到以吴征镒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扬州籍院士,从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的个园楹联、“有福方能坐读书”的吴氏家训,到“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民间谚语等等,无不彰显了扬州人自古崇文尚读的传统。基于悠久的文化底蕴,扬州市图书馆为促进城市创新发展,根据“书香扬州”的要求,在打造城市书房中,全力建设与扬州城市发展相适应、相配套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知识爆炸,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阅读的普及,我国成年人阅读率、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高,碎片化浅阅读已是常态,使读书成为了一种奢侈。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折射了人们对书香生活的渴望和对阅读“初心”的坚持。因此,为了在快节奏中生活的现代人能静下心来读书,让每天处于快节奏忙碌中的人们慢下来,让人们能在浅阅读中能重新领略到纸质阅读和经典阅读,引领深阅读,扬州图书馆按照省委书记娄勤俭的“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的指示精神,对照“人们心目中的扬州”的定位,着力打造城市书房的以文化人的功能,使到这个场所来的人在安静阅读的公共空间中能够寻找到一方与心灵对话的港湾。在这个新空间,不仅能提升市民的学习力和创新力,而且能让其精神愉悦,使这个空间成为其人生快乐的源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2扬州城市书房的主要特色
  在扬州,市、区级公共图书馆虽藏书较多,但布点少、距离远。读书本身就是一种身与心的享受,为读点书而长途奔波,势必影响读者的心情。家庭书房大多藏书量少、读书氛围不足,也影响持久阅读。而城市书房恰恰弥补了图书馆和家庭书房的不足,让市民在海量的图书资源中,享受“手捧半亩方塘,鼻闻翰墨丹香,口诵经典佳句,啜饮源头活水”的乐趣,更享受彼此感染互熏陶的读书氛围。扬州城市书房建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色。
  2.1布点便利化
  任何图书馆的服务半径都是有限的,扬州市图书馆也不例外。扬州图书馆位于西区新城,对于其他区域的市民来说,不太方便。为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借阅图书,扬州图书馆坚持选择在旅游景点、体育休闲公园、大型商业中心、大中学校、大型社区等人群密集、交通便利、便于开放式管理的等城市最繁华、最漂亮或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嵌入式建设城市书房,着力打通图书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构筑15分钟阅读圈,真正把图书馆延伸到市民家门口,不断扩大图书资源服务覆盖面。目前,全市已建成开放26家城市书房,3年来书房新增读者办证量近10万张,年均120多万人次走进书房阅读,
  2.2服务全天候
  扬州图书馆资源丰富、设施齐全先进,但市民下班的时候,也是图书馆闭馆时间,这是年轻人、上班族难进图书馆的主要因素。而城市书房为市民提供365天不关门、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服务,弥补了图书馆闭馆对读者随时阅读的影响。许多年轻人下班或学生放学放假后来城市书房“充电”已成为常态,书房旺季更是“一座难求”。城市书房不仅成为文化名城扬州的文化新地标,也成了扬州市民的精神港湾。
  2.3自助智能化
  城市书房与图书流动服务车、掌上图书馆相比,其功能更全,且能提供场馆式阅读,不需去图书馆就可就近找书、看书和借书,还可为市民提供自助办证、阅览、借还、数据库检索、二维码书刊数字资源下载等“一站式”阅读体验服务,使其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24小时内随时借阅图书,免费阅览的“微型图书馆”。外地游客也无需办证,可就近通过支付宝扫码等方式享受扬州城市书房优质的阅读服务,极大提高了图书资源周转率和利用率。扬州也正在探索AR、AI、VR等智能化技术在图书馆上的开发运用,进一步增强读者的互动体验。
  2.4环境人文化
  图书馆的本质是人看书的地方,人是核心,书是客体。正因如此,扬州坚持以人为本、用温度和情感建设城市书房。书房提供宾馆式居家式阅读体验,除了阅览桌,还有吧台式桌子,方便读书交友。无论外面寒冬酷暑,空调暖气设备都保证书房内四季如春。配备了卫生间、电源插座、无线网络、图书自助消毒机、饮料咖啡零食自动售卖机和免费纯净水。通过集成新技术对室内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打造出人性化、智能化温馨环境,让喜欢读书的人走进书房感觉到“上有天堂,下有书房”,极大增强了城市书房的读者粘性。
  3 扬州城市书房建设的创新做法
  近几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让市民“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的目标,高度重视城市书房体系建设,将其与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工作位置,统筹兼顾,创新推进。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书房的生命力,首先取决于其地理位置。城市书房所选地址,必须是人流集聚区、市民家门口。扬州按照“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全力打造均等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书房建设经验,从2017年度起,由市区主城向各县(市)延伸布点,让扬州人共享城市公共空间,共享文化知识,诗意地栖居在扬州大地上,以书香涵养扬州的慢生活。
  3.2承上启下,集成优势
  城市书房在“四位一体”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扬州将图书馆、流动阅读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在城市书房这个平台进行了整合,将图书借还系统、查询系统、门禁系统等与扬州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有效集成,实现了自助借还图书。同时,打通城市书房与扬州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下载、图书信息检索通道,开发运行手机图书馆、微信图书馆,形成了完备的电子图书服务网络,实现了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协同发展。随着城市公园和城市书房的同步建设和融合发展,读书与运动已成为扬州市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公园、城市书房也烙进了扬州孩子的成长记忆。
  3.3统一建设,规范管理
  扬州除了在全市所有城市书房建设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的LOGO标识、主体设计风格和内部功能设施标配,还实行管理与服务的“六统一”,打造“精神食粮的快餐连锁店”,即:图书资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工作人员统一培训、统一指导,服务流程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结合不同地域特点,对城市书房的室内装饰风格体现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不同特色。风格统一的城市书房LOGO标识牌都设置在路口醒目位置,清楚指示城市书房的具体位置,特别是在晚上,明亮的城市书房灯光标识牌已经成为扬州城的一道靓丽风景。
  3.4资源共享,精准服务
  图书是图书馆的最主要资源。扬州的城市书房通过后台系统和自助借还书设备,实现所有图书在总馆分馆之间通借通还、就近借就近还,将图书流动起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精準分析各个书房的借书信息和各个区域读者的阅读爱好,实行精准购书、精准配书,配备图书配送车,定期调度各分馆的图书配置,并绘制扬州城市阅读地图,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市民读者阅读需求。
  3.5多方参与,群策群力
  城市书房作为市民的书房,离不开市民读者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扬州从城市书房的选址到设计方案、到采购图书,都鼓励市民参与,如组织“最美阅读空间,请你来设计”“你选书、我买单”“图书预约配送等活动,举办扬州讲坛、扬图讲堂、朱自清读书节和书香系列评比、扬州传世著作评选、各类讲座、读书会、阅读分享会、读书沙龙等形式,以及成功承办江苏书展,点燃了市民阅读热情。一些市民从城市书房的受益者,变为城市书房的志愿者。市图书馆采取与各区文化部门、街道社区、企业或其他机构合作的模式,由对方提供场地、设施和增值服务项目,市图书馆负责书房整体设计、自助机器和图书采购配送、后期设备维护,“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建设和运维,弥补了图书馆人力、物力、场地等不足,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3.6安全为要,绿色节能
  城市书房的运行,安全是基础。扬州图书馆强化技防、消防、人防等措施,铸就了城市书房的安全防护网,如:通过门禁系统控制人员进出,每本图书都运用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门禁系统相连,未借图书会被门禁自动识别。多个高清摄像头实现无死角监控,监控画面与图书馆控制中心、辖区派出所联动。配备高灵敏度的烟感消防系统,设置醒目的禁烟标志。无人值守不是无人管理,每个图书馆白天配备一名图书管理员、夜间配备安保巡逻。还充分体现了环保节能理念,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室内灯光、空调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深夜无人时感应灯光系统自动切换成夜灯节能模式。
  4 结语
  阅读之灯照亮城市未来。一个城市阅读空间多了、读书的人多了,这个城市肯定有魅力、有未来。在扬州每个城市书房的醒目位置都镌刻这样一句话:“城市书房永远明亮,城市就充满希望。” “城市书房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天候开放、无人值守、低成本运营,不仅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可以有效解决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近年来,扬州通过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让阅读融入城市文脉、融入市民生活,让扬州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书香文脉实现了当代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国新.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的新趋势[J].公共图书馆,2016(3):卷首语.
  [2]吴蛟鹏.社会力量参与温州“城市书房”建设和运维的现状与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7(10):29-31.
  [3]鲁方平,城市书房:当代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实践[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5):36-39.
其他文献
摘 要 论文以江苏省公共图书馆馆际快借服务网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快借服务平台的概况、功能和业务流程,提出争取资金支持、扩展合作模式、加强读者信用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江苏馆际快借服务网 公共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分类号 G252.4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3.005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Interli
期刊
摘 要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年来,在古籍普查、文献修复、书库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其中,围绕“中华古籍资源库”开展了一系列古籍数字化工作,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古籍数字资源,促进全国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中华古籍资源库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分类号 G25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
期刊
摘 要 同济大学图书馆立体阅读实践活动历经5年不断完善并形成特色,在选题策划、读者互动、矩阵型运行体制、馆际合作以及馆员创新等方面为各图书馆开展立体阅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 立体阅读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3.010  Abstract After 5 years, the practice
期刊
摘 要 论文以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总分馆建设与运营为例,对采用不同运营与管理模式的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与发展路径,提出要从需求侧发力培育新用户群体,从供给侧入手改善总分馆架构,从而实现提升服务效能的思路。  关键词 总分馆 基层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效能  分类号 G258.22  DOI 10.16810/j.cnki.1672
期刊
摘 要 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切入点,介绍了佛山市智能图书馆的四种建设模式,总结出社会力量参与智能图书馆建设可以通过场地、装修、日常运营、阅读推广活动等途径,最后总结出合作经验,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佛山 公共文化服务 智能图书馆  分类号 G250.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5.×××  Abstract T
期刊
摘 要 基于南京图书馆图像数字资源建设与推广工程元数据仓储建设之间的转换关系,论文解读了元数据仓储图像数字资源的制作规范,通过映射关系,重点介绍两者的不同点并给予解决的办法,并对转换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给出解决办法。论文旨在为今后的元数据仓储工作积累经验,为南京图书馆的图像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改变和突破,使图像数字资源建设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关键词 图像数字资源 元数据仓储 数字
期刊
摘 要 在近代中国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史上,产生有重大影响的有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金陵大学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和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侧重于理论研究,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则形成了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介绍了汪长炳先生的办学之路,论述汪长炳先生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汪长炳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事业史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分类号 G258.7
期刊
摘 要 李大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贡献卓越,而且对图书馆学亦有一定的思索与钻研。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中,李大钊提到图书馆和国民教育有密切之关系;古今图书馆功能的异同和中外图书馆的比较;现代图书馆与新式教育与创新教授法的关系;旧式图书馆的弊端和新式图书馆的优势;北大图书馆办馆标准与运行方法的参考与借鉴;开办图书馆专业势在必行、开设图书馆学科责无旁贷。  关键词 李大钊 图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李文正图书馆的到馆率和馆藏纸质资源利用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论文对2010年至2015年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影响李文正图书馆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李文正图书馆的利用率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 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5.×××  Abstract In recent y
期刊
摘 要 论文根据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采集汇总的数据,总结梳理自2013年以来苏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既有提升进步方面,也有不足之处,旨在充分发挥评估的诊断作用,帮助找准苏州市公共图书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评估定级 图书馆事业 苏州  分类号 G259.2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3.015  A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