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沥青公路建设进入高潮时期,路网也在逐渐加密,排水设计日益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本文阐述了沥青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排水设施,分析了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方案,希望能为我国沥青公路施工设计提供帮助。
【关键词】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当地地质环境、气候等特点,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做好充分调查工作,从而保证公路的安全可靠使用。
1、沥青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排水设施
我国沥青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排水设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沥青公路路基排水工程的地下水工程防御建设设施,另一类是沥青公路路基的地表水和雨水防御建设设施。这两种主要的设施类型需根据不同的水侵蚀而分的,其中地下水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渠道、拦截沟等,主要的功能是对沥青公路路基下的地下水进行导流和排除。地表水防御设施主要包括明渠、排水渠道、蒸发地等,主要的功能是对雨水和地表水进行拦截、导流和排除。通过这两种常见的排水设施,能够减少水对于沥青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损害。
2、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方案
2.1路基排水设计
2.1.1路基地表排水设计
(1)边沟。边沟用以将路基范围内少量地面水汇集并排除,一般为梯形、矩形和三角形等多种断面形式,常设置在挖方路基路肩外侧或设置于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且排水量较小,设计过程中一般不进行水文和水力计算,边沟出水口间距应结合环境及地理位置差异而不同,若出水口排水困难则应进行特殊设计,其纵向坡度应与沥青公路纵坡坡度一致;边沟水体进入寒冬或跨越通道则应在沿线设置涵洞,对需要排入排涵的边沟则应控制其边沟沟底标高不低于涵洞中心标高,若边沟排入灌涵则其沟底不应低于涵顶标高,如边沟为灌排两用则应按照灌涵设置边沟,特殊情况可适当降低标高,同时为防止冲刷涵洞应采用边沟急流槽将边沟和涵洞洞口连接,并应保证边沟尽量少穿越通道,若排水需通过通道进入涵洞则应优先采用盖板涵,若情况特殊也可采用边沟倒虹吸来穿越管道。
(2)截水沟。设置截水沟主要是对路基上方地表径流进行截引,以防挖方边坡和路堤坡脚被冲刷和侵蚀,同时可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一般截水沟宽200~500mm,若宽度超过500mm 则应在截水沟中间增设泄水口,截水沟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沟底宽度不宜小于0.5m,沟底纵坡设计应不低于0.5%,若当地地质或土质条件较差可能会发生渗漏或变形则应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排水。
(3)排水沟。排水沟设置应远离路基,其距离路基坡角不宜小于2m,其连续长度宜短不宜长,一般情况下排水沟纵坡在0.5%~1%范围内。
(4)跌水与急流槽。此种排水方式适用于陡坡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其构造适用于水位落差较大需要消能的地段,其可分为单机和用于较长的陡坡地段为减缓水流速度的多级两种,沟底分为等宽和变宽多种类型,急流槽则多用于山区沥青公路路基排水及沟渠排水,多用于高路基边坡,其主要通过路堤边坡上的急流槽或集流管将拦水带部位泄水口的水进行汇集并集中排放。
2.1.2路基地下排水设计
(1)暗沟。主要用于对泉水和地下集中水流进行排除,该种设施不具备渗水和汇水功能,其横断面常为矩形,沟底和沟壁则多采用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砌筑,设计时应保证其盖板顶上部填土厚度超过0.5m,暗沟沟底纵坡一般不应小于1%,如遇特殊情况也不应低于0.5%,其出水口部位应加大纵坡,并应高出地表排水沟水位 0.2m 以上。
(2)渗沟及渗井。其主要功能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常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小的地段,该种方式存在容易淤塞的缺点,洞式及管式渗沟则多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且引水段相对较长的地段,但一旦条件允许则应优先采用该种方式。
2.2公路路面排水设计措施
2.2.1中央分隔带排水
在沥青公路设计过程中,路面的排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是公路路面排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对中央分隔带中的积水进行排除,通常来讲,对中央分隔带的积水进行排除的时候,排水的间距最好是控制在180m左右,而且要设计相应的盲沟,对分隔带中的水进行收集。另外,还应该要加强横向排水管的设计,从而确保能够将盲沟中的水及时排出,防止积水对路面产生影响。将积水排出之后,还应该要加设沥青防渗层和土工布衬垫,防止积水渗入到路基两侧的位置。在分隔带排水设计过程中,仍有小部分水会渗入到分隔带的回填土中,并且还会对路基以及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产生影响,因此,在中央分隔带的回填土下面,应该要加强对排水暗沟或碎石盲沟的设计,并且要设置横向硬塑排水管。
2.2.2 路面结构排水
路面的排水一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排水,一种是分散排水,集中排水指的是在路肩外侧边缘部分设置沥青拦水埂,或者预制混凝土拦水带,设置具有一定间距的泄水口以及边坡急流槽,将降水或者积水集中排放到路基两侧的排水沟中。分散排水则指的是通过对土路肩进行加固,然后采取漫流的方式对路面上的积水进行排除,如果成本比较充裕的话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排水。路面排水设计中,应该要尽量减少路面积水对路基的影响,要在公路基层下设置与砂砾垫层,将水汇集到中央分隔带的盲沟或者暗沟中,然后排放到路基以外的地方。
2.2.3路面渗水的排水
路面渗水的排放也是路面排水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中,应该要沿路面边缘设置由横向出水管、透水性填料集水沟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通过对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沥青封层以及排水管进行合理地安排,可以将路面的渗水引入到路基之外的地方。当然,也可以设置排水基层排水。一般来讲,通过沥青路面下渗的水是有限的,其量并不是很大,因此可以每隔 10m 设置横向排水管,确保路面的渗水可以被及时排除。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工作的开展,能为整个工程的施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设计人员必须掌握其设计要点,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武二杰.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8).
[2]杨海联.公路路基路面排水优化设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
【关键词】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当地地质环境、气候等特点,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做好充分调查工作,从而保证公路的安全可靠使用。
1、沥青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排水设施
我国沥青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排水设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沥青公路路基排水工程的地下水工程防御建设设施,另一类是沥青公路路基的地表水和雨水防御建设设施。这两种主要的设施类型需根据不同的水侵蚀而分的,其中地下水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渠道、拦截沟等,主要的功能是对沥青公路路基下的地下水进行导流和排除。地表水防御设施主要包括明渠、排水渠道、蒸发地等,主要的功能是对雨水和地表水进行拦截、导流和排除。通过这两种常见的排水设施,能够减少水对于沥青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损害。
2、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设计方案
2.1路基排水设计
2.1.1路基地表排水设计
(1)边沟。边沟用以将路基范围内少量地面水汇集并排除,一般为梯形、矩形和三角形等多种断面形式,常设置在挖方路基路肩外侧或设置于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且排水量较小,设计过程中一般不进行水文和水力计算,边沟出水口间距应结合环境及地理位置差异而不同,若出水口排水困难则应进行特殊设计,其纵向坡度应与沥青公路纵坡坡度一致;边沟水体进入寒冬或跨越通道则应在沿线设置涵洞,对需要排入排涵的边沟则应控制其边沟沟底标高不低于涵洞中心标高,若边沟排入灌涵则其沟底不应低于涵顶标高,如边沟为灌排两用则应按照灌涵设置边沟,特殊情况可适当降低标高,同时为防止冲刷涵洞应采用边沟急流槽将边沟和涵洞洞口连接,并应保证边沟尽量少穿越通道,若排水需通过通道进入涵洞则应优先采用盖板涵,若情况特殊也可采用边沟倒虹吸来穿越管道。
(2)截水沟。设置截水沟主要是对路基上方地表径流进行截引,以防挖方边坡和路堤坡脚被冲刷和侵蚀,同时可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一般截水沟宽200~500mm,若宽度超过500mm 则应在截水沟中间增设泄水口,截水沟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沟底宽度不宜小于0.5m,沟底纵坡设计应不低于0.5%,若当地地质或土质条件较差可能会发生渗漏或变形则应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排水。
(3)排水沟。排水沟设置应远离路基,其距离路基坡角不宜小于2m,其连续长度宜短不宜长,一般情况下排水沟纵坡在0.5%~1%范围内。
(4)跌水与急流槽。此种排水方式适用于陡坡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其构造适用于水位落差较大需要消能的地段,其可分为单机和用于较长的陡坡地段为减缓水流速度的多级两种,沟底分为等宽和变宽多种类型,急流槽则多用于山区沥青公路路基排水及沟渠排水,多用于高路基边坡,其主要通过路堤边坡上的急流槽或集流管将拦水带部位泄水口的水进行汇集并集中排放。
2.1.2路基地下排水设计
(1)暗沟。主要用于对泉水和地下集中水流进行排除,该种设施不具备渗水和汇水功能,其横断面常为矩形,沟底和沟壁则多采用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砌筑,设计时应保证其盖板顶上部填土厚度超过0.5m,暗沟沟底纵坡一般不应小于1%,如遇特殊情况也不应低于0.5%,其出水口部位应加大纵坡,并应高出地表排水沟水位 0.2m 以上。
(2)渗沟及渗井。其主要功能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常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小的地段,该种方式存在容易淤塞的缺点,洞式及管式渗沟则多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且引水段相对较长的地段,但一旦条件允许则应优先采用该种方式。
2.2公路路面排水设计措施
2.2.1中央分隔带排水
在沥青公路设计过程中,路面的排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是公路路面排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对中央分隔带中的积水进行排除,通常来讲,对中央分隔带的积水进行排除的时候,排水的间距最好是控制在180m左右,而且要设计相应的盲沟,对分隔带中的水进行收集。另外,还应该要加强横向排水管的设计,从而确保能够将盲沟中的水及时排出,防止积水对路面产生影响。将积水排出之后,还应该要加设沥青防渗层和土工布衬垫,防止积水渗入到路基两侧的位置。在分隔带排水设计过程中,仍有小部分水会渗入到分隔带的回填土中,并且还会对路基以及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产生影响,因此,在中央分隔带的回填土下面,应该要加强对排水暗沟或碎石盲沟的设计,并且要设置横向硬塑排水管。
2.2.2 路面结构排水
路面的排水一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排水,一种是分散排水,集中排水指的是在路肩外侧边缘部分设置沥青拦水埂,或者预制混凝土拦水带,设置具有一定间距的泄水口以及边坡急流槽,将降水或者积水集中排放到路基两侧的排水沟中。分散排水则指的是通过对土路肩进行加固,然后采取漫流的方式对路面上的积水进行排除,如果成本比较充裕的话一般不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排水。路面排水设计中,应该要尽量减少路面积水对路基的影响,要在公路基层下设置与砂砾垫层,将水汇集到中央分隔带的盲沟或者暗沟中,然后排放到路基以外的地方。
2.2.3路面渗水的排水
路面渗水的排放也是路面排水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中,应该要沿路面边缘设置由横向出水管、透水性填料集水沟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通过对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沥青封层以及排水管进行合理地安排,可以将路面的渗水引入到路基之外的地方。当然,也可以设置排水基层排水。一般来讲,通过沥青路面下渗的水是有限的,其量并不是很大,因此可以每隔 10m 设置横向排水管,确保路面的渗水可以被及时排除。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沥青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工作的开展,能为整个工程的施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设计人员必须掌握其设计要点,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武二杰.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8).
[2]杨海联.公路路基路面排水优化设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