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心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历史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日常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以下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 要注重家国情怀教育,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关键的是要能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我认为从情感方面入手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初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家国情怀的教育,教材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及时挖掘教材中相关情感因素,适时地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一旦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讲述“抗日战争”时,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和平时每周的升旗仪式时播放,那情感是不一样的,歌曲雄壮豪迈,节奏鲜明,富有动感,立马就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仿佛把学生带入那个时代,感受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要了解歌曲产生的背景和创作过程,还有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二、 设置讨论情景,引发学生探究
  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有时采用了探究式教学,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穿越时空,学会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待。如学习《秦统一中国》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怎样评价秦始皇?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但还没学习这课之前多数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只看到秦始皇“过”的一面,没看到他“功”的一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马上学以致用,利用课文相关知识,和同学展开讨论,教师也通过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课堂效果良好。
  教师要精心设疑,创造良好的讨论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讨论积极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周恩来与万隆会议”时,我让学生扮演当时的中国代表,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中国代表,面对会议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和对中国的猜忌、敌视和污蔑,将如何准备你的发言?让学生讨论,分析每一种发言的利与弊,以及每一种发言会在与会各国之间产生的影响。最终通过讨论,认识到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与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功。
  三、 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加强学生相互间的协作精神,也能感受到小组讨论的乐趣,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例如,在学习到萨拉热窝事件时,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我先不下定论,而是提醒学生先从不同国家的角度来考虑一下问题,然后我把学生分为四组,第一组是站在塞尔维亚国家的角度,第二组站在奥匈帝国的角度,第三组站在德国的角度,第四组站在今天的角度。让各组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相互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之后我还是没下定论,告诉学生学习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和影响之后我们再或过头来讨论这个问题,也许大家的答案就会发生改变。整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踊跃发言,人人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复杂的问题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得到了解决,学生收获很多。
  四、 加强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只有懂得如何学,才更愿意学,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更快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样就可能一直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要多多加强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马关条约》及其影响时,引导学生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进行比较:赔款数额有什么变化?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变化?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有过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吗?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通过这些比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后思考讨论回答,最后总结得出结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五、 因材施教,鼓励为主,評价学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感
  教师面对的班级里都是层次不同,个性多样的学生,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的基础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区别对待,不能采用一刀切,我对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会根据具体情况,将全班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材施教。在上《探险者的梦想》,我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就分层次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 “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有什么动机?”就提问差生;2. “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什么”就提问中等学生;3. “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就提问好的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并注意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
  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真正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也才能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作者简介:
  黄苑芸,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我们不仅在机械工程中会用到,甚至在野外也会用到。可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遍及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各个领域。作为一名当下的高中学生,笔者对此也是深有感触。自入高中学习已有两年,现以高中阶段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感受为主要讨论话题,写出自身的学习感受。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思考;感受  信息技术作为当下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硬件设施,其在
摘 要:微课优势的不断浮出水面是同无线网络以及手持类电子移动产品的日趋大众化密切相连的,研究发现,微课对于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是非常有用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如何运用微课提升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本文作者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及微课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将微课运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方式。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课;运用  在最近这些年中,国内的小学教育改革一直在向前发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伊曲茶碱治疗左旋多巴导致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期待通过亚组分析发现伊曲茶碱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最佳剂量。方法计算
摘 要:现如今是计算机互联网时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被各行业广泛地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在为我国各行业创造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笔者对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特点;防范措施  现阶段,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威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关于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对于很多教师而言,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在引入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后似乎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旧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为教学质量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与教学理念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发生理念转变,并运用转变是本文探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新课程;转变  一、 引言  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未
摘 要: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氛围就会得到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起来,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有所提高,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有所提高。本论文针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运用  一、 引言  高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