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来源 :中国药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上报的39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给药引发ADR占93.97%;抗微生物药物所致ADR占95.32%,其中抗生素占79.73%;联合用药占31.8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64.87%。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儿童ADR的监测,及时发现与上报,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痔病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疗效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将92例PP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九华膏换药
患者男,61岁,因“外伤致左小腿肿胀、畸形、活动障碍15d”急诊入院。根据病史、体格检查、X线摄片检查及CT检查,诊断为左胫腓骨中下段开放粉碎性骨折、左足跟骨折等。既往无药物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住院的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4例
针对将RC墩柱塑性铰区全截面置换为聚丙烯纤维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的墩柱开展了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基于平截面假定,针对PP-ECC墩柱(将RC墩柱的塑性铰区混凝土置换为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退药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系统汇总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所有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干预措施致门诊退药处方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门诊退药比例控制为0
通过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Na3YSi3O9∶Tb^3+,再利用自组装在其表面制备一种周期性微纳结构的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微晶玻璃的物相并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微纳结构
梳齿坝是由坝体支墩、基础及两侧翼墙组成的泥石流拦挡坝,由于受力分析方面的研究很少,目前缺乏完善的设计规范和计算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对冲击荷载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