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时期是个发展中的动态变化时期,学生可塑性很大,但他们的生理心理毕竟还不够成熟,加之学习压力,社会、家庭环境等影响,难免会使他们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不容忽视。下面,就如何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谈一点个人见解。
一、加强师德修养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教师就要有正确的职业感,就要为人师表。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于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更好地为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学生服务,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加强师德修养,既是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和崇高职责的客观要求。只有提升自身的素质,讲究科学的方法,反复的实践,才能肩负起育人的重任。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当前很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备专业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至新的世纪之交,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态也会表现得比较平静。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不求上进的心理状态,配备了教师,心所依其性质可分为意指对象明确型与意指对象缺如型两类——前者包括妒、谄、讹、乔(做作)、惊、惧、忧、疑、悔、喜、怒、爱、恶等十三数,但是由于教育者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往往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再加上宣传上的不力,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树立团队精神,仅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硬件”之一。另一种表现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有人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人把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用德育的方法来对待心理问题。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法有明显的区别。今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例如提高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学校正规计划中,保证课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可以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创造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亲身体验来提高心理素质。利用班主任工作、班级或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建立起家校合一的教育网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家长要与学校联手教育。一是家长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子女,从实际出发,期望适当,与学校配合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学校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与家长配合,教育好学生。学校应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来宣传,让家长对心理辅导有所了解,并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家长与学校联手形成的合力,便会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好的效果。
四、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人健康心理的有力保障
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就得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进一步的清除不良现象,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清除精神污染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如最突出的是一些网吧,一些黄色书刊,淫秽视频,暴力的影片等时有出现,吸引了大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导向要明确,净化育人市场,反复地、持久地对文化市场进行整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这是帮助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总之,矫正中学生不健康心理,要使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重要措施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校
责任编辑 张晓楠
一、加强师德修养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教师就要有正确的职业感,就要为人师表。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于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更好地为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学生服务,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加强师德修养,既是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和崇高职责的客观要求。只有提升自身的素质,讲究科学的方法,反复的实践,才能肩负起育人的重任。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当前很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备专业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至新的世纪之交,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态也会表现得比较平静。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不求上进的心理状态,配备了教师,心所依其性质可分为意指对象明确型与意指对象缺如型两类——前者包括妒、谄、讹、乔(做作)、惊、惧、忧、疑、悔、喜、怒、爱、恶等十三数,但是由于教育者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往往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再加上宣传上的不力,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树立团队精神,仅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硬件”之一。另一种表现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有人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人把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用德育的方法来对待心理问题。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法有明显的区别。今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例如提高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学校正规计划中,保证课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可以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创造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亲身体验来提高心理素质。利用班主任工作、班级或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建立起家校合一的教育网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家长要与学校联手教育。一是家长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子女,从实际出发,期望适当,与学校配合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学校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与家长配合,教育好学生。学校应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来宣传,让家长对心理辅导有所了解,并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家长与学校联手形成的合力,便会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好的效果。
四、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培养人健康心理的有力保障
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就得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进一步的清除不良现象,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清除精神污染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如最突出的是一些网吧,一些黄色书刊,淫秽视频,暴力的影片等时有出现,吸引了大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导向要明确,净化育人市场,反复地、持久地对文化市场进行整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这是帮助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总之,矫正中学生不健康心理,要使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重要措施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校
责任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