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为什么喜欢登山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km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任何一个够点级别的登山者相比,我都只算个菜鸟,因为我只上过5座雪山,最高只登到5527米(位于川西理县的雪隆包顶峰)。
  但这已配得上无数朋友45度角仰视,并伴以同一个问题的无数次询问:“你为什么喜欢登山?”甚至与俺一起登过这5座雪山的媳妇也曾反复地问过我。
  一位英国的著名登山家马洛里也曾被无数次地问过这问题。马洛里用了一句禅机式的话来回答《纽约时报》记者——“因为山在那里。”这句回答,绝不是搪塞,而是喜爱登山的人的内心想法,既真实又完整。
  这一点我能证明。
  当我坐在车上穿行在崇山峻岭中的时候,我总会盯着那些山岭出神,并想象自己正在登上顶峰的样子。有时候进入幻想的情景后,甚至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就像看到一个穿低胸装的性感美女那种感觉。这种冲动属于本能,真的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就在那里。
  小时候在街上看到从初开的国门缝里挤进来的外国驴子们,背一个巨大的背包,我很好奇这包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为什么如此巨大?后来当自己也背上这么一种巨大的背囊时,才知道那里面除了装着一个人在路途上必需维系生存的装备外,还装着行走的梦想。
  当我们背着这些梦想走进深山的时候,在山民们的眼里,我们就成了二三十年前街头的老外。从他们的眼神里,你能读出疑惑:这些山,有什么好爬的?就如我们看上世纪80年代初的进口电影《冰峰抢险记》时的感叹一样,这些老外真是吃饱了撑的,闲着干点啥不好,非得去爬这雪山赌命。
  2006年翻越碧罗雪山的时候,高山牧场被晨曦的薄雾笼罩着,透出湿漉漉的深秋的色彩,我问向导阿忠:你觉得这儿美吗?阿忠点点头,说,美。对世代生活在山里的阿忠们来说,向导是一份职业,眼前的美景就如上班路上的白领们发现的那个美女,美女是养眼的,但为了这个专门在街上匆匆地走,就有点神经质。
  2007年我在哈巴雪山脚下简陋的客栈的木墙上,看到写满缅怀韩国遇难山友的留言,人人都知道攀登雪山有风险,但去的人都不在乎;我曾经听一位瘦弱的女孩轻轻地描述她们在风吹蝴蝶(一座广东山名)里迷路五六天、淡水缺乏的危险经历;还有一位狂热的驴子没日没夜地独自爬山,最后造成膝部过度磨损;在磨坊网上,甚至有一位徒步者以一年时间走遍南中国,只花了800元人民币,而且留下了大量的写生作品。当然,更多的徒步者,沿着公路走进藏区、走进新疆,甚至拒绝顺风车。其实他们绝不孤独,他们会遇到很多同道,这种相遇是旅途中最温暖的一幕。
  对我来说,登上一座雪山,既不为运动,也不全为旅行,除了飘忽的本能之外,还有些“终极”考虑。
  据说乔布斯常给自己设问:如果明天早上就死去,今天什么事才是最重要的?而我经常问的是,当我躺在床上临死之时,自己做过什么事是令自己满意的?
  我相信在那一刻,那些俗世的欢乐 —— 比如一场朋友聚会、一场卡拉OK、一次郊游、一次满足的懒觉都是不足挂齿的;而另一些不能忘记的事情 —— 比如升学、毕业、结婚、生子已庸常得构不成人生的价值,它们的意义甚至不如不升学、不毕业、不结婚、不生子。所以,躺在床上将亡时,回想起来能令人嘴角挂起微笑和自豪的那些事,才构成人生的意义——我是这么想的。
  我的选择,是登雪山。我上过五座雪山,有三次成功登顶。虽然在登山圈子里依旧是菜鸟,但想起来,总让人会心一笑。
其他文献
01追求镀金的感觉  曾峥  29岁  硕士  法国南锡大学  新闻传媒  媒体专员    曾峥一心想进电视台和报社,高中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考上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大二的时候恰好遇上了留学法国的机会,于是学了4个月的法语,毅然放弃了国内的学业,意气风发地踏出了国门,“当时的想法就是想出国见识一下”。  毕业后与许多中国人一样,由于在法国找不到归属感,曾峥于是就回国了。在国内找工作的过程简直哭笑不
期刊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裁员的阴影时刻笼罩在华尔街谋生的人头上,不管你是投行的banker,还是银行里做IT的,或者是捧着铁饭碗的律师。岁末年初,正是华尔街裁员的高峰。电话中得知又有朋友中刀。除了安慰几句,唏嘘两声,尽力帮忙发发简历,实在不知道还能做什么。在美国本土就业压力下,除非公司倒闭或是整个部门一锅端,大多数时候HR并不会告诉你,裁你的真实理由。  被裁可能是整个公司“结构性调整”,所在的
期刊
从进入机场开始,易登机的专业服务便开始无缝连接地展开。  送行的车辆可以开到贵宾室的门口,而礼宾人员会立即上来取下行李,入门后服务员会与旅客核对信息并接过证件进行登记,同时专职的人员会立即为你办理行李托运等事项。这时你所需要的只是从微笑的服务员手上接过一杯热茶,在舒适的沙发上坐下休息,翻看喜欢的报刊或是享受公共区里的各种休闲服务,直到专人提醒你登机时间到,并带领你通过安检口,然后护送你到机舱口。 
期刊
香港的shopping season与当地的气候一样,节气之间的分界线愈发不明朗。以前还有明晃晃的“打折旺季”,各大品牌纷纷跳楼卖血让利割价,换季之后又重整旗鼓,恢复冷静本色。但如今,几乎每月都有商家减价的借口,虽不至于每期都能海底捞月拣到好货,但看着商家的减价标语此起彼伏,那颗血拼的心亦比往年澎湃得多。  基于“香港打折厄尔尼诺现象”,以前12月初才开始爆发的购物热潮,其实战火早在11月中旬就开
期刊
新西兰人哈德森这么介绍自己:哈尔滨的哈,刘德华的德,森林的森。这个在中国沈阳、三亚、香港都工作过的“老外”已是半个中国通。  哈德森入行的经历听起来很“顺势”。因为想去安第斯山滑雪,但没有足够盘缠,他就从新西兰跑到了澳大利亚的酒吧打工。做了6个月赚够盘缠后准备离开,酒吧老板用“晋升为领班”将他留下;再过六个月,“再度请辞”也被“再度升职”留下;后来,夜店经理的角色又诱惑他继续干下去……穿上经理西装
期刊
春节前,Dolce&Gabbana 禁止香港途人在店门外的行人道上拍照, 怕橱窗被摄进镜头内而抄冒其产品, 但内地游客花大款购物则可以, 这简直触碰了香港人此时最敏感的神经和情绪, 关于“公共空间”的使用权与“公共福利”长期被剥夺的情意结, 爆发了近千人在Dolce&Gabbana门外聚集示威抗议事件。  我作为时尚达人, 大概是香港最敢言和态度最鲜明的, 连本地周刊也来访问我对此事的看法。这怎么
期刊
很多女性深恶痛绝男人的一种行为——不辞而别。她们痛恨的理由都相当充分,比如为何不在第一时间说?比如说出的理由为何都那么糟?比如为何连理由都不给?但如果问她,怎样的分手才是对的,她们可能也说不清楚。  总之,男人分手分得好,就是情圣,分不好,可能就是禽兽。  或者,分手对中国人来说都是困难的,因为传统教育我们的爱情或婚姻关系,是不鼓励分手的,也就是说没有退场机制,虽然可以离婚,但多少离过婚的人不是去
期刊
眼见不少艺人即将争取在龙年诞下宝宝,不少媒体朋友问,2012年是否会一如去年般有很多惊喜?很可能。虽然今年九紫星飞离,但九紫的余威犹在,尤其在去年结婚或于今年犯太岁的艺人,整体上也较易在本年有喜。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不稳,娱乐业和你的偶像在2012壬辰龙年又会如何发展?今回我们且谈谈娱乐圈的吉凶大趋势。  《风尚周报》:2012乃娱乐圈之“发达年”?  麦玲玲:确实如此,因为今年最强的八白财星飞
期刊
阅读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为了学习,通过阅读掌握知识、补充缺陷,这种阅读通常是理性的,不一定与快乐有关;一种是为了愉悦自己,在阅读中找乐子,越读越快乐的。很多人以为第一种阅读更重要,其实不然,这不过像学生在学校学知识一样,只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才需要,但凡少一点毅力和自律都坚持不下来。而后一种是自发的,天然的,一个善于从阅读中寻找快乐的人,终其一生都会与契合自己灵魂的文字相遇,无论环境好坏,他都能在阅读的
期刊
进入农历年,属龙和属狗的人变得很紧张,因为有个传统犯冲太岁概念,是不是犯冲太岁那一年就真的很倒霉?今天开始,就不必再被概念给欺负了——木星12年围绕地球一圈,占星学分为十二宫,中国以十二生肖为纪,每隔90度就刑太岁,每隔180度称为冲太岁……就是每隔3或9年刑太岁,每隔6年冲太岁,木星每12年回到原地,是“犯太岁”,相当于给我们增添了很多浮夸、乐观,也放大了原有的好和坏,所以也有“太岁犯冲得好,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