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教师要自觉接受终身教育的思想,主动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动态,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要具备勇于开拓的精神,随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以丰富的地理教育内涵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自身的创新形象来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D633.5文献标识码:A
马斯洛把创造性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前者如科学家、艺术家等天才的创造性,其创造活动是根据是否给社会带来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来评价的。而后者则是人人都具有的,对其本人来说,是创造出了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创造活动。很显然,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学价值观的一大进步。地理创造性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既要自觉综合自然和人文各要素,又要灵活地将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中来,以获得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这一学习过程有利于使学生在知识和认识联结时产生出创造性的“火花”。
1 地理教师在创造性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地理创造性教学的各种措施和途径,首先离不开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地理教师的实践和努力。观念的更新常常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面对这样生气蓬勃,并肩负开创未来伟业的一代人,地理教师不但要自觉接受终身教育的思想,主动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动态,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要具备勇于开拓的精神,随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以丰富的地理教育内涵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自身的创新形象来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尤其是一种直面失败、总结教训、继续探索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创造能力是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关键。要适应当今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就要自觉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用地理科学前沿的新成果如“厄尔尼诺”、“里约环境会议”、“经济全球化”、地理信息技术等,充实更新自己的地理知识结构;用现代地理教学的新理念如“以学生发展为本”、“形成地理思维”、“树立环境伦理观”、“培养全球意识”等,来构架自己的地理教学指导思想。(2)更新教学方法和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教学实际,来创造和开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在声、光、形的协同刺激下,发挥出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地理创新教材是地理创造性教学的主要依据
2.1地理教材内容
地理学科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地理教材内容应充分表现出生活化、现实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现代教材改革趋向。所谓生活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如让学生调查超市分析商业区位。所谓现实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直面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如介绍某一个国家,重点放在介绍活生生的地理现实,而不是位置、面积、人口等资料的堆砌。所谓本土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关注本国、本乡土的地理教育,如可在讲世界地理时适时地与中国比较,做到“站在世界看中国,用中国眼光看世界”。所谓全球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注重对全球的人口、资源、环境、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具有生活化、现实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特点的地理教材能为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提供鲜活而又充满启迪意味的素材,为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视角,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2.2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地理教材应具有创新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理应在地理教材编写形式上有一定突破,应以明快、新颖的编写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创新思维。而现有一些地理教材总的看来仍是追求地理学科系统性和规范性,开篇是“绪论”,正文中也往往是概念、定义在前,举例、说理在后;对一些地理分布、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知识往往是文字图像重复表现,并且叙述全面细致,不留“思维空间”;“思考与练习”较多的是“说出…”,“列出…”,“什么是…”等再现知识的形式,这些无疑不适合以培养创造性素质为核心的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如果我们多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事实,多提供一些利用阅读地理图表获取知识的机会,多设计一些引导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多开设诸如“研究专栏”、“阅读专栏”、“实验专栏”等等,那么既能赢得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任务。
3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是地理创造性教学的保证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素质与环境的函数。每个人都在环境和自我素质两大变量影响下,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当一个人个体素质为相对定数时,环境对一个人创造力的开发或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会起到一个促进和制约作用。
地理教学中,为了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人格,尊重创造性,互相交流思想,互相鼓励创新。因为有了尊重、鼓励、快乐、友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就会在心理安全的基础上,获得心理自由,进而大胆地释放创造的潜能。当学生个体创造性逐步形成并发扬光大,实际就孕育、培养了一个创造性的集体,集体创造性又成为学生个体创造性进一步发展的沃土。因为,首先集体创造性可以弥补学生个人思维的局限性,通过集思广益,能启发灵感,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次,集体创造性还可以引发相互激励,即一个学生的观点,刺激另一个学生提出新的观点。
不断变革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从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向创造型教育方向转化,对此,学校地理教学责无旁贷。地理教学将通过培训地理教师的创造性素质,利用富有创造活力的学科勉力,体现时代创新要求的地理教材,营造适合创造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来完成培养创造性学生的使命。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D633.5文献标识码:A
马斯洛把创造性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前者如科学家、艺术家等天才的创造性,其创造活动是根据是否给社会带来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来评价的。而后者则是人人都具有的,对其本人来说,是创造出了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创造活动。很显然,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学价值观的一大进步。地理创造性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既要自觉综合自然和人文各要素,又要灵活地将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地理学习中来,以获得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这一学习过程有利于使学生在知识和认识联结时产生出创造性的“火花”。
1 地理教师在创造性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地理创造性教学的各种措施和途径,首先离不开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地理教师的实践和努力。观念的更新常常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面对这样生气蓬勃,并肩负开创未来伟业的一代人,地理教师不但要自觉接受终身教育的思想,主动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动态,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要具备勇于开拓的精神,随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以丰富的地理教育内涵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自身的创新形象来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尤其是一种直面失败、总结教训、继续探索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创造能力是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关键。要适应当今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就要自觉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用地理科学前沿的新成果如“厄尔尼诺”、“里约环境会议”、“经济全球化”、地理信息技术等,充实更新自己的地理知识结构;用现代地理教学的新理念如“以学生发展为本”、“形成地理思维”、“树立环境伦理观”、“培养全球意识”等,来构架自己的地理教学指导思想。(2)更新教学方法和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根据教学实际,来创造和开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在声、光、形的协同刺激下,发挥出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地理创新教材是地理创造性教学的主要依据
2.1地理教材内容
地理学科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地理教材内容应充分表现出生活化、现实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现代教材改革趋向。所谓生活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如让学生调查超市分析商业区位。所谓现实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直面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如介绍某一个国家,重点放在介绍活生生的地理现实,而不是位置、面积、人口等资料的堆砌。所谓本土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关注本国、本乡土的地理教育,如可在讲世界地理时适时地与中国比较,做到“站在世界看中国,用中国眼光看世界”。所谓全球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注重对全球的人口、资源、环境、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具有生活化、现实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特点的地理教材能为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提供鲜活而又充满启迪意味的素材,为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视角,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2.2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地理教材应具有创新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理应在地理教材编写形式上有一定突破,应以明快、新颖的编写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创新思维。而现有一些地理教材总的看来仍是追求地理学科系统性和规范性,开篇是“绪论”,正文中也往往是概念、定义在前,举例、说理在后;对一些地理分布、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知识往往是文字图像重复表现,并且叙述全面细致,不留“思维空间”;“思考与练习”较多的是“说出…”,“列出…”,“什么是…”等再现知识的形式,这些无疑不适合以培养创造性素质为核心的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如果我们多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事实,多提供一些利用阅读地理图表获取知识的机会,多设计一些引导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多开设诸如“研究专栏”、“阅读专栏”、“实验专栏”等等,那么既能赢得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任务。
3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是地理创造性教学的保证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素质与环境的函数。每个人都在环境和自我素质两大变量影响下,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当一个人个体素质为相对定数时,环境对一个人创造力的开发或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会起到一个促进和制约作用。
地理教学中,为了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人格,尊重创造性,互相交流思想,互相鼓励创新。因为有了尊重、鼓励、快乐、友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就会在心理安全的基础上,获得心理自由,进而大胆地释放创造的潜能。当学生个体创造性逐步形成并发扬光大,实际就孕育、培养了一个创造性的集体,集体创造性又成为学生个体创造性进一步发展的沃土。因为,首先集体创造性可以弥补学生个人思维的局限性,通过集思广益,能启发灵感,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次,集体创造性还可以引发相互激励,即一个学生的观点,刺激另一个学生提出新的观点。
不断变革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从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向创造型教育方向转化,对此,学校地理教学责无旁贷。地理教学将通过培训地理教师的创造性素质,利用富有创造活力的学科勉力,体现时代创新要求的地理教材,营造适合创造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来完成培养创造性学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