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关于宁夏生态移民区建设和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以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为例》访问。
作者简介:杨晓(1990—),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主修民商方向;蒋兴飞(1991—),女,仡佬族,宁夏银川人,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主修民商方向。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兴泾镇是典型的生态移民区。在移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本文以兴泾镇青少年犯罪现象中特有的民族性为着眼点,探究该回族移民聚居区青少年犯罪频发的特殊原因。提出将伊斯兰教义与法律相结合的特色解决措施,为预防和治理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率攀升的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移民区;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
兴泾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1983年为响应国家移民政策,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迁入,2002年11月划归西夏区管辖。全镇总面积28.8平方公里,总人口4172户19322人,回族占總人口数的98.8%。①近年来,随着移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凸显。只有我们足够重视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针对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特殊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并圆满的完成中央的异地移民工程任务。
一、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犯罪特点
(一)兴泾镇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兴泾镇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提高,据统计:2005年,西夏区法院受理刑事公诉案件当中被告人系兴泾镇未成年人的有13件17人,占兴泾镇犯罪人数的45.95%;2006年,西夏区法院受理刑事公诉案件当中被告人系兴泾镇未成年人的有6件16人,占兴泾镇犯罪人数的48.48%;2007年截至目前,西夏区法院受理刑事公诉案件当中被告人系兴泾镇未成年人的有3件4人,占兴泾镇犯罪人数的28.57%。②
(二)犯罪特点
生态移民是在中国社会大转型背景下的一次区域转型,兴泾镇正处在不同生活模式转轨的过程中(由原来的农耕生活转向现在的半农耕半商业化模式),对青少年行为加以约束的本原力量在逐渐改变。新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完全取代旧的约束机制,而旧的机制又处于瘫痪状态,形成无法对移民区青少年完全规范的空白社会时期。在这种情形下,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率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有所攀升。与其他地区相比,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内容,危害性呈现出以下特点:
1.犯罪主体呈现“五多”态势。从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年龄、文化、职业、身份等构成情况看,表现出“四多”态势。一是低龄化犯罪主体逐年增多。二是文化程度偏低的多。宁夏回族自治区少管所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犯罪人的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79.74%。三是农民和闲散人员居多。兴泾镇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结伙在银川市大肆盗窃自行车,成为发财致富的重要渠道。四是贫困家庭孩子犯罪居多,根据案例分析,多数青少年犯罪人家庭贫困。2.结伙犯罪十分突出。在组织形式上,拉帮结伙、结拜生死兄弟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对来自该地的青少年罪犯分析,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十分突出,尤其是盗窃、抢劫案件团伙犯罪严重,调查结果中,盗窃、抢劫案件占66.34%。作案人员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作案成员大多有变换而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犯罪宗旨和帮规,团伙化、集群性特征明显,其犯罪能量大、活动范围广、流窜性强。
3.盗窃、抢劫等侵犯财产案件明显上升。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罪名次序排列依次是:盗窃、抢劫、伤害、故意杀人、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殴。从上述次序排列看,以非法手段占有他人财物是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点;且盗窃、抢劫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4.犯罪手段日趋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手段有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狡猾,反侦察、逃避打击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在盗窃、抢劫他人财物时,有预谋、有计划、事先踩点,目标明确,周密分工,作案后及时销毁现场,智能化犯罪日益明显。
二、兴泾镇青少年人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是家庭环境的缺陷。有些家庭夫妻感情不和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偏激,产生不正常心态。如兴泾镇的一青年白某,因父母感情不合,父亲殴打母亲而挥刀砍完其父后,又拿起凳子朝其父的脸砸了几下。有些由于父母离婚或一方离世而使家庭不健全,这种不完整的家庭,在家庭矛盾的发展过程中,有的父母无力教育孩子,甚至还将怨恨发泄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里发育不良及人格变异。这类孩子一旦涉足犯罪,就无所顾忌,作案手段十分残忍。二是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有些家长因经商或务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出了问题非打即骂,有的甚至还采取极端粗暴的方法,把孩子轰出家门。有些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纵容,袒护错误,百依百顺,使子女个性畸形发展,行为放荡不羁,自私、骄横、懒惰等。在问卷调查中,34.61%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期望过高,23.07%的父母很少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的占16.34%,不搭理孩子及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的分别占3.84%和5.76%。三是不良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步入犯罪歧途。有的父母本身有劣迹或有贪财心理,对孩子带回他人财物的行为放纵不管,纵容孩子的越轨行为,最终演变为犯罪。
(二)学校教育的忽视
移民搬迁之初,因为移交问题,兴泾镇没有一所学校,教育资源的缺失导致现在青壮年村民整体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据资料记载,兴泾镇全镇总面积28.8平方公里,现总人口4172户19322人,回族占总人口数的98.8%。辖区设有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伊斯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1所。教育单位数量根本无法满足适龄儿童的需要。其次,在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智育,忽视德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形成了重文化知识传播,轻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倾向。有的学校对差生放任自流,甚至歧视,动辄予以处分或开除,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形成“低分—厌学—辍学—离家—犯罪”,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也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是文化垃圾诱发未成年人犯罪。文化市场虽然经过多次清理整顿,但仍有少数经营者公开出售夹杂大量宣扬暴力和色情的书籍、杂志、音像制品。对抵御能力差,分辨是非能力弱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侵害。如兴泾镇年仅15岁的沙某多次偷看偷偷买来的黄色影碟,经不住影片淫秽画面的诱惑,导致其将九岁的幼女奸淫。二是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引起未成年人犯罪。虽然宁夏南部贫困地区的人口由经济贫乏,自然条件恶劣迁到兴泾镇,但该地的经济、教育制度与周边城市相比还是相对落后,有些家庭温饱尚不能解决,一些学生辍学回家务农或进成打工,面对生活的窘迫和城乡差别,导致心理失衡,进而铤而走险,走向犯罪。三是网吧、游戏厅等的普遍化,使很多的学生整天沉迷于网吧,亦是诱发他们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此次的调查现显示,几乎100%的未成年犯人都会上网,其中在网上打游戏的占54.80%,结交网友的占21.15%,有2.8%的人在网上看黄色、暴力等的影视节目。并且其平均每天上网的時间在1-3小时的有21.15%,3-5小时的占25%,5-7小时的竟然也有16.34%。四是社区不良环境影响。社区居民素质良莠不齐,容易形成复杂混乱的居住环境,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
三、预防和减少移民区青少年犯罪
(一)兴泾镇是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8%的回族聚居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占绝大多数。宗教信仰在这个地区就是一部习惯法,它甚至能起到比法律更好地规范作用。因此,政府可以聘请德行高深的阿訇对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教化。
(二)家庭要勇于承担起正确教养青少年的责任、重视言传身教。在切实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的同时,家长应自觉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确保家庭在青少年初次社会化中切实地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重视孩子的交友范围和类型,及时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为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导航。
四、结束语
兴泾镇是我国西部移民工程中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移民区,通过深入研究兴泾镇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结合其特殊性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给兴泾镇的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可行建议。同时,青少年犯罪问题只是生态移民过程中所面临困难的一部分,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好移民区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公民素质问题等。因此,生态移民区美好未来的创建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注 释:
①该论文北方民族大学国家级创新性课题研究部分成果,指导老师黄爱学,组员蒋兴飞、杨晓、姜凌霞、牟妮。
②杨占发,王忠林.《关于宁夏法院2000-2004年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远煌.未成年人犯罪专题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版.
[2]谷迎春主编.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论文集[C].浙江: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2005版.
[3]生态移民理论与实践研究[J].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政府政研室,2006.
作者简介:杨晓(1990—),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主修民商方向;蒋兴飞(1991—),女,仡佬族,宁夏银川人,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学生,主修民商方向。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兴泾镇是典型的生态移民区。在移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本文以兴泾镇青少年犯罪现象中特有的民族性为着眼点,探究该回族移民聚居区青少年犯罪频发的特殊原因。提出将伊斯兰教义与法律相结合的特色解决措施,为预防和治理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率攀升的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移民区;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
兴泾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1983年为响应国家移民政策,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迁入,2002年11月划归西夏区管辖。全镇总面积28.8平方公里,总人口4172户19322人,回族占總人口数的98.8%。①近年来,随着移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凸显。只有我们足够重视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针对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特殊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并圆满的完成中央的异地移民工程任务。
一、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犯罪特点
(一)兴泾镇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兴泾镇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提高,据统计:2005年,西夏区法院受理刑事公诉案件当中被告人系兴泾镇未成年人的有13件17人,占兴泾镇犯罪人数的45.95%;2006年,西夏区法院受理刑事公诉案件当中被告人系兴泾镇未成年人的有6件16人,占兴泾镇犯罪人数的48.48%;2007年截至目前,西夏区法院受理刑事公诉案件当中被告人系兴泾镇未成年人的有3件4人,占兴泾镇犯罪人数的28.57%。②
(二)犯罪特点
生态移民是在中国社会大转型背景下的一次区域转型,兴泾镇正处在不同生活模式转轨的过程中(由原来的农耕生活转向现在的半农耕半商业化模式),对青少年行为加以约束的本原力量在逐渐改变。新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完全取代旧的约束机制,而旧的机制又处于瘫痪状态,形成无法对移民区青少年完全规范的空白社会时期。在这种情形下,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率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有所攀升。与其他地区相比,回族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内容,危害性呈现出以下特点:
1.犯罪主体呈现“五多”态势。从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年龄、文化、职业、身份等构成情况看,表现出“四多”态势。一是低龄化犯罪主体逐年增多。二是文化程度偏低的多。宁夏回族自治区少管所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犯罪人的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79.74%。三是农民和闲散人员居多。兴泾镇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结伙在银川市大肆盗窃自行车,成为发财致富的重要渠道。四是贫困家庭孩子犯罪居多,根据案例分析,多数青少年犯罪人家庭贫困。2.结伙犯罪十分突出。在组织形式上,拉帮结伙、结拜生死兄弟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对来自该地的青少年罪犯分析,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十分突出,尤其是盗窃、抢劫案件团伙犯罪严重,调查结果中,盗窃、抢劫案件占66.34%。作案人员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作案成员大多有变换而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犯罪宗旨和帮规,团伙化、集群性特征明显,其犯罪能量大、活动范围广、流窜性强。
3.盗窃、抢劫等侵犯财产案件明显上升。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罪名次序排列依次是:盗窃、抢劫、伤害、故意杀人、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殴。从上述次序排列看,以非法手段占有他人财物是移民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点;且盗窃、抢劫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4.犯罪手段日趋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手段有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狡猾,反侦察、逃避打击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在盗窃、抢劫他人财物时,有预谋、有计划、事先踩点,目标明确,周密分工,作案后及时销毁现场,智能化犯罪日益明显。
二、兴泾镇青少年人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是家庭环境的缺陷。有些家庭夫妻感情不和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偏激,产生不正常心态。如兴泾镇的一青年白某,因父母感情不合,父亲殴打母亲而挥刀砍完其父后,又拿起凳子朝其父的脸砸了几下。有些由于父母离婚或一方离世而使家庭不健全,这种不完整的家庭,在家庭矛盾的发展过程中,有的父母无力教育孩子,甚至还将怨恨发泄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里发育不良及人格变异。这类孩子一旦涉足犯罪,就无所顾忌,作案手段十分残忍。二是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有些家长因经商或务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出了问题非打即骂,有的甚至还采取极端粗暴的方法,把孩子轰出家门。有些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纵容,袒护错误,百依百顺,使子女个性畸形发展,行为放荡不羁,自私、骄横、懒惰等。在问卷调查中,34.61%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期望过高,23.07%的父母很少和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的占16.34%,不搭理孩子及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的分别占3.84%和5.76%。三是不良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步入犯罪歧途。有的父母本身有劣迹或有贪财心理,对孩子带回他人财物的行为放纵不管,纵容孩子的越轨行为,最终演变为犯罪。
(二)学校教育的忽视
移民搬迁之初,因为移交问题,兴泾镇没有一所学校,教育资源的缺失导致现在青壮年村民整体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据资料记载,兴泾镇全镇总面积28.8平方公里,现总人口4172户19322人,回族占总人口数的98.8%。辖区设有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伊斯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1所。教育单位数量根本无法满足适龄儿童的需要。其次,在升学教育、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智育,忽视德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形成了重文化知识传播,轻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倾向。有的学校对差生放任自流,甚至歧视,动辄予以处分或开除,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形成“低分—厌学—辍学—离家—犯罪”,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也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是文化垃圾诱发未成年人犯罪。文化市场虽然经过多次清理整顿,但仍有少数经营者公开出售夹杂大量宣扬暴力和色情的书籍、杂志、音像制品。对抵御能力差,分辨是非能力弱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侵害。如兴泾镇年仅15岁的沙某多次偷看偷偷买来的黄色影碟,经不住影片淫秽画面的诱惑,导致其将九岁的幼女奸淫。二是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引起未成年人犯罪。虽然宁夏南部贫困地区的人口由经济贫乏,自然条件恶劣迁到兴泾镇,但该地的经济、教育制度与周边城市相比还是相对落后,有些家庭温饱尚不能解决,一些学生辍学回家务农或进成打工,面对生活的窘迫和城乡差别,导致心理失衡,进而铤而走险,走向犯罪。三是网吧、游戏厅等的普遍化,使很多的学生整天沉迷于网吧,亦是诱发他们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此次的调查现显示,几乎100%的未成年犯人都会上网,其中在网上打游戏的占54.80%,结交网友的占21.15%,有2.8%的人在网上看黄色、暴力等的影视节目。并且其平均每天上网的時间在1-3小时的有21.15%,3-5小时的占25%,5-7小时的竟然也有16.34%。四是社区不良环境影响。社区居民素质良莠不齐,容易形成复杂混乱的居住环境,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
三、预防和减少移民区青少年犯罪
(一)兴泾镇是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8%的回族聚居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占绝大多数。宗教信仰在这个地区就是一部习惯法,它甚至能起到比法律更好地规范作用。因此,政府可以聘请德行高深的阿訇对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教化。
(二)家庭要勇于承担起正确教养青少年的责任、重视言传身教。在切实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的同时,家长应自觉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确保家庭在青少年初次社会化中切实地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重视孩子的交友范围和类型,及时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为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导航。
四、结束语
兴泾镇是我国西部移民工程中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移民区,通过深入研究兴泾镇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结合其特殊性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给兴泾镇的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可行建议。同时,青少年犯罪问题只是生态移民过程中所面临困难的一部分,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好移民区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公民素质问题等。因此,生态移民区美好未来的创建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注 释:
①该论文北方民族大学国家级创新性课题研究部分成果,指导老师黄爱学,组员蒋兴飞、杨晓、姜凌霞、牟妮。
②杨占发,王忠林.《关于宁夏法院2000-2004年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远煌.未成年人犯罪专题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版.
[2]谷迎春主编.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论文集[C].浙江: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2005版.
[3]生态移民理论与实践研究[J].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政府政研室,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