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学中最枯燥乏味,怎样从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下寻找新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既可以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又可以适应新课标要求下的作文教学。
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抒发真情、张扬个性呢?我通过反复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立意
明末清初大学问家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一篇作文的立意非常重要。文章的立意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追求社会认同的某种立意,结果导致了学生无谓地拔高,空话连篇。但是,在立意的时候,能对生活有独到的见解,提炼出新颖别致的中心思想,仍是现在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立意正确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立意新颖则是衡量文章的优秀与否的关键。如果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重弹老曲,走前人的路,那就不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即使文章写得再好,恐怕也无人问津。怎样帮助学生立意新颖呢?
(一)联系时代。求新不是猎奇,而是从生活中去探寻新问题,联系时代特色来审题,不但思维过程轻松,审题速度快,而且题旨把握得准确,立意时一般不会跑题。
(二)反面切入。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力求使人们获得新的启迪、新的联想。文章写出新意关键在于作者具备独创精神。有些作文题目,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正向审题立意,可能难以入题,或者入题后,容易落入俗套,毫无新意可言。这时如果舍弃正面硬攻,改而反面切入,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让读者在千人一面的作文中眼前一亮。
(三)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性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不集中于一点而是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思维。这样可以开阔立意的思路,由此及彼,有利于找到较理想的有新意的主题。这样就有了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
二、构思
所谓构思,指写作者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按照写作要求及时有效地展开文章的思维活动。它是整个写作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包括选取提炼材料,酝酿确定主题,考虑人物活动及人物关系,设计情节,安排结构,以及探索最佳的表现形式等。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文章的篇章结构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致使文章结构落入俗套,同学们和套用公式一样安排自己的作文结构。现在作文教学鼓励同学们个性化的发展,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帮助同学们创新构思呢?
(一)巧布“歧途”,大开大阖
“制造误会”是记叙文创新构思的一种方法技巧。文章的开始设计误会,然后故意领着读者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最后真相大白,被误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运用“制造误会”这一技巧,一定要注意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并且要尽量安排得巧妙、合理、自然,否则就可能露出人为编造的破绽,给人留下笔法拙劣的印象。“误会”设置得好,不但可以力避叙事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写法,而且还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凸现出来,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魅力无穷,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这种谋篇技巧,既可扩大作品的信息容量,又能更好地吊起读者的胃口,引人入胜,增强阅读的兴趣。
(二)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能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通常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常见的有以下三种表达方式:(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首尾圆合,使结构出新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起句不凡,结句出韵,使结构出新。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
(三)运用联想,拓宽思路
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不经过思考就不易发现。很多学生文思闭塞的主要原因是:把所写的事物孤立起来,而看不到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如果同学们善于运用联想,发现了这种联系,则思路自然宽阔。我们可以先确定文章的主题,再围绕主题尝试把熟悉的事物进行再组合,选取材料中最能打动人细节,把这些细节组合成几幅画面,用一个或几个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样不但使文章内涵丰富、视觉独特,而且更能唤起读者对过去美好的回忆。
三、取材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许多学生的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
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抒发真情、张扬个性呢?我通过反复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立意
明末清初大学问家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一篇作文的立意非常重要。文章的立意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追求社会认同的某种立意,结果导致了学生无谓地拔高,空话连篇。但是,在立意的时候,能对生活有独到的见解,提炼出新颖别致的中心思想,仍是现在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立意正确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立意新颖则是衡量文章的优秀与否的关键。如果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重弹老曲,走前人的路,那就不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即使文章写得再好,恐怕也无人问津。怎样帮助学生立意新颖呢?
(一)联系时代。求新不是猎奇,而是从生活中去探寻新问题,联系时代特色来审题,不但思维过程轻松,审题速度快,而且题旨把握得准确,立意时一般不会跑题。
(二)反面切入。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力求使人们获得新的启迪、新的联想。文章写出新意关键在于作者具备独创精神。有些作文题目,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正向审题立意,可能难以入题,或者入题后,容易落入俗套,毫无新意可言。这时如果舍弃正面硬攻,改而反面切入,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让读者在千人一面的作文中眼前一亮。
(三)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性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不集中于一点而是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思维。这样可以开阔立意的思路,由此及彼,有利于找到较理想的有新意的主题。这样就有了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
二、构思
所谓构思,指写作者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按照写作要求及时有效地展开文章的思维活动。它是整个写作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包括选取提炼材料,酝酿确定主题,考虑人物活动及人物关系,设计情节,安排结构,以及探索最佳的表现形式等。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文章的篇章结构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致使文章结构落入俗套,同学们和套用公式一样安排自己的作文结构。现在作文教学鼓励同学们个性化的发展,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帮助同学们创新构思呢?
(一)巧布“歧途”,大开大阖
“制造误会”是记叙文创新构思的一种方法技巧。文章的开始设计误会,然后故意领着读者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最后真相大白,被误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运用“制造误会”这一技巧,一定要注意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并且要尽量安排得巧妙、合理、自然,否则就可能露出人为编造的破绽,给人留下笔法拙劣的印象。“误会”设置得好,不但可以力避叙事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写法,而且还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凸现出来,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魅力无穷,增强故事的趣味性。这种谋篇技巧,既可扩大作品的信息容量,又能更好地吊起读者的胃口,引人入胜,增强阅读的兴趣。
(二)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能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通常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常见的有以下三种表达方式:(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首尾圆合,使结构出新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起句不凡,结句出韵,使结构出新。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
(三)运用联想,拓宽思路
世界上万事万物本来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不经过思考就不易发现。很多学生文思闭塞的主要原因是:把所写的事物孤立起来,而看不到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如果同学们善于运用联想,发现了这种联系,则思路自然宽阔。我们可以先确定文章的主题,再围绕主题尝试把熟悉的事物进行再组合,选取材料中最能打动人细节,把这些细节组合成几幅画面,用一个或几个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样不但使文章内涵丰富、视觉独特,而且更能唤起读者对过去美好的回忆。
三、取材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许多学生的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