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疆全面小康建设必然会受其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制约,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职业农民,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必须先行。国家推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制度,职业院校增设和创新发展农民教育专业,,从而出培养出新型职业农民,为新疆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 新疆;职业教育;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在于: 一是从身份向职业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去除“农民”的身份属性,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以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二是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以解决农民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 三是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以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
问题。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特色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因此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制度设计和培育体系。首先要理清了教育与培训的关系。农业职业教育包含职业培训,但是培训绝对不能代替教育。职业农民的典型特征是高素质,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更需要宽广的视野、综合的管理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的经营意识。农民培训只是侧重于技术和技能,是短期的一事一训,只是告诉农民怎么做,而农民职业教育是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不仅解决怎么做,还要解决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做,从观念、理念、道德、技术、能力等全方位提升农民素质。其次,在制度设计中,我们遵循“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思路。实现农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做到集中学习与农业生产交替进行,顺应农民学习规律,适应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实际,并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为纽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制度。再其次,致力于构建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将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构建和完善以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并探索建立国家现代农业开放大学。
二、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李克强总理也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1.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3.《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三、新疆发展需要农业的发展
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牧草地总面积的7.7亿亩,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耕地3.12亩,为全国的2.1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值的2.3倍。
对新疆农林畜牧的职业教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博士后兼新疆教育学院副教授李尽晖在他的“新疆少数民族农牧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文章中指出:新疆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仍是广大农牧区,而实现农村的小康必然要受到作为其主体的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制约,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必须先行。新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滞后,对农村职业教育关注不够;目标定位不准;办学条件较差;专业设置脱离实际,缺乏办学特色;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形成优势;办学模式单一,市场机制缺失;制度约束;低效益高成本弱化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强度;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如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解决制约新疆农牧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长远性、基础性问题,使教育真正服务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大局。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他还提出:一、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二、准确定位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四、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五、围绕优势产业,突出办学特色;六、大力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七、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办学质量;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九、加快立法步伐; 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78年19.12亿元到2012年的2275亿元;保持增加趋势。
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年增趋势,但比起新疆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还是较低的水平。
四,新疆农业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业职业教育仍处弱势
目前农业类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是弱势,青年学生不愿意选择农业专业,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农业,特别是中职的农业专业。在“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国家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通过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而要想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必须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
然而从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发展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以南疆为例,到2012年末,由于纷纷合并、升格或更名,全省农业中学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招不到学生。有位职业院校老师担心说照这样下去,农业教学的阵地就要消亡。
2.中职教育全免费,农业高职不能享受
“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有技能的劳动者。”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调研员张景林认为,农业高职中职教育都是培养劳动者,不是培养干部;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农业后继者,不是跳龙门;未来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教育的方向。为此,要给农民“接地气”的职业教育。
一方面是青年学生在农村易陷入成本很效益不成比的困境,而另一面,是务农农民对技术的极度渴盼。“农户八分地盖个大棚,有的一年收入20来万,有的就只有几千块,差别就在技术。”
为此,有关人员也提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培养的学生不从事农业生产,务农农民上中高职渠道不畅通,得不到教育。”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刘天金介绍,国家对中职已经全免费,农业高职也在研究助学政策问题。“但在这样的大政策下,农民学员还是不能享受助学政策,想学的得不到支持。”
阿克苏技术职业学院是省级级农业示范校。据老师介绍,该校70%专业都是动科、动医、食品药学、水产加工、园林、土囊,农经系等农业专业。在校生规模还算大。但即便是示范校,他们也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差,教学经费不足、农学专业经费补助不到位”等共性困难。
3.职业院校涉农专业需要政策倾斜
大家认为,农业的现代化,需要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高素质农业人才。要走农业现代化之路,离不开涉农专业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会长彭建明建议,农民职业教育要由中央统一标准,可参照贵州“将不同行业的职业学校集中在一起,建立职业园区,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安排”的做法,来解决“谁来用现代科技好好种地”问题。另外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口师资定向培养,将中职、高职教师分别委托给不同学校进行培养,特别是对西部等地基础条件、师资较差的职业教育,需要政府重视和项目扶持。
张景林也认为应该给予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和合作企业政策倾斜。“对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在拨款标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学费退减免、毕业生就业升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提高涉农专业的吸引力;研究制定针对农业企业的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高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巩固率、对口率和收入水平。”
4.基于本地需求加强办学特色和市场对接
农业职教发展的关键何在?在张景林看来,聚焦内涵建设和深化产教融合很重要。“农业职业院校要加强办学特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验基地、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同时建成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长效机制,推进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部门统计,2012年,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达318万吨。作为国家重要棉花产区的新疆,已连续20年实现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的全国第一,可在棉花增产丰收的背后,棉花种植成本不断提高、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棉花价格持续走高等等一系列市场环境变化,给新疆棉花种植制造了新的难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结
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生产的主力军,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目标长远,使认定的职业农民具有科学性、持续性、把简单的小农生产与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区别开来,使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吸引性、长远性、发展性。
职业院校要加强办学特色,按照生产经营为主,技能服务为辅的原则,发展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队伍,使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充分利用新疆的水土光热资源,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新疆农民增产增收,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为新型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J]. 农民科技培训,2014,05:4-8.
[2] 张耀川,马俊哲,李凌.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思考[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4:55-58.
[3] 黎湛. 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4] 章康龙. 高职院校培养“本土化、高端性、创业型”新型职业农民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农业信息,2013,11:27-30.
[5] 李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关键词】: 新疆;职业教育;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在于: 一是从身份向职业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去除“农民”的身份属性,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以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二是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以解决农民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 三是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以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
问题。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特色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因此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制度设计和培育体系。首先要理清了教育与培训的关系。农业职业教育包含职业培训,但是培训绝对不能代替教育。职业农民的典型特征是高素质,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更需要宽广的视野、综合的管理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的经营意识。农民培训只是侧重于技术和技能,是短期的一事一训,只是告诉农民怎么做,而农民职业教育是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不仅解决怎么做,还要解决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做,从观念、理念、道德、技术、能力等全方位提升农民素质。其次,在制度设计中,我们遵循“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思路。实现农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做到集中学习与农业生产交替进行,顺应农民学习规律,适应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实际,并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为纽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制度。再其次,致力于构建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将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构建和完善以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并探索建立国家现代农业开放大学。
二、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李克强总理也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1.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3.《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三、新疆发展需要农业的发展
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牧草地总面积的7.7亿亩,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耕地3.12亩,为全国的2.1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平均值的2.3倍。
对新疆农林畜牧的职业教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博士后兼新疆教育学院副教授李尽晖在他的“新疆少数民族农牧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文章中指出:新疆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仍是广大农牧区,而实现农村的小康必然要受到作为其主体的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制约,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为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必须先行。新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滞后,对农村职业教育关注不够;目标定位不准;办学条件较差;专业设置脱离实际,缺乏办学特色;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形成优势;办学模式单一,市场机制缺失;制度约束;低效益高成本弱化了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强度;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如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努力解决制约新疆农牧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长远性、基础性问题,使教育真正服务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大局。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他还提出:一、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二、准确定位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四、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五、围绕优势产业,突出办学特色;六、大力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七、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办学质量;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九、加快立法步伐; 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78年19.12亿元到2012年的2275亿元;保持增加趋势。
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年增趋势,但比起新疆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还是较低的水平。
四,新疆农业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建议
1.农业职业教育仍处弱势
目前农业类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是弱势,青年学生不愿意选择农业专业,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农业,特别是中职的农业专业。在“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国家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通过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而要想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必须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
然而从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发展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以南疆为例,到2012年末,由于纷纷合并、升格或更名,全省农业中学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招不到学生。有位职业院校老师担心说照这样下去,农业教学的阵地就要消亡。
2.中职教育全免费,农业高职不能享受
“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有技能的劳动者。”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调研员张景林认为,农业高职中职教育都是培养劳动者,不是培养干部;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农业后继者,不是跳龙门;未来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教育的方向。为此,要给农民“接地气”的职业教育。
一方面是青年学生在农村易陷入成本很效益不成比的困境,而另一面,是务农农民对技术的极度渴盼。“农户八分地盖个大棚,有的一年收入20来万,有的就只有几千块,差别就在技术。”
为此,有关人员也提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培养的学生不从事农业生产,务农农民上中高职渠道不畅通,得不到教育。”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刘天金介绍,国家对中职已经全免费,农业高职也在研究助学政策问题。“但在这样的大政策下,农民学员还是不能享受助学政策,想学的得不到支持。”
阿克苏技术职业学院是省级级农业示范校。据老师介绍,该校70%专业都是动科、动医、食品药学、水产加工、园林、土囊,农经系等农业专业。在校生规模还算大。但即便是示范校,他们也面临着“招生难、生源差,教学经费不足、农学专业经费补助不到位”等共性困难。
3.职业院校涉农专业需要政策倾斜
大家认为,农业的现代化,需要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高素质农业人才。要走农业现代化之路,离不开涉农专业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会长彭建明建议,农民职业教育要由中央统一标准,可参照贵州“将不同行业的职业学校集中在一起,建立职业园区,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安排”的做法,来解决“谁来用现代科技好好种地”问题。另外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口师资定向培养,将中职、高职教师分别委托给不同学校进行培养,特别是对西部等地基础条件、师资较差的职业教育,需要政府重视和项目扶持。
张景林也认为应该给予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和合作企业政策倾斜。“对职业院校的涉农专业在拨款标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学费退减免、毕业生就业升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提高涉农专业的吸引力;研究制定针对农业企业的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高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巩固率、对口率和收入水平。”
4.基于本地需求加强办学特色和市场对接
农业职教发展的关键何在?在张景林看来,聚焦内涵建设和深化产教融合很重要。“农业职业院校要加强办学特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验基地、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同时建成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长效机制,推进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部门统计,2012年,新疆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达318万吨。作为国家重要棉花产区的新疆,已连续20年实现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的全国第一,可在棉花增产丰收的背后,棉花种植成本不断提高、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棉花价格持续走高等等一系列市场环境变化,给新疆棉花种植制造了新的难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结
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生产的主力军,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目标长远,使认定的职业农民具有科学性、持续性、把简单的小农生产与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区别开来,使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吸引性、长远性、发展性。
职业院校要加强办学特色,按照生产经营为主,技能服务为辅的原则,发展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队伍,使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充分利用新疆的水土光热资源,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新疆农民增产增收,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为新型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J]. 农民科技培训,2014,05:4-8.
[2] 张耀川,马俊哲,李凌.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思考[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4:55-58.
[3] 黎湛. 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4] 章康龙. 高职院校培养“本土化、高端性、创业型”新型职业农民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农业信息,2013,11:27-30.
[5] 李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