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 晚明到清代前中期,社会风气发生重大转变,一大表征便是士大夫政治定位的不同,清代读书人渐失儒家士大夫的淑世情怀。至于转变的推力,自然要推清代前期严酷的文化高压政策,但这样的文化管控行为,是如何作用于一般读书人的思想世界,以往史书中只是一个大概轮廓。
本书尝试描述这个过程与机制。作者把权力比喻为通过毛细管的水,作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普通读书人内心最隐秘的部分。他论述了一种“非政治化”现象:“清代政治对文化领域之压制最大的影响,是因涟漪效应带来各种文化领域的萎缩、公共空间的萎缩、政治批判意识的萎缩、自我心灵的萎缩,形成一种万民退隐的心态,‘非政治化’的心态”。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是这种“非政治化”状态的写照。“非政治化”并不是不要政治,而是不能议论政治,或者自觉地不对政治发言。这当然也是一种政治化,或者干脆说,“非政治化”的状态本身就是过度政治化或曰“泛政治化”造成的。
權力的“毛细管”究竟是什么?书中提到,有一些有形的管道,例如各地设立的书局等,但更重要的还是无形的管道,即士大夫群体对于信息与情绪的传播:有的人尽量避免留下字迹,有的人与人交谈时从不谈及敏感话题,有的人涂抹掉藏书上可能犯忌的人名和字词。这些现象一旦出现,自然会引起恐惧和模仿。正是在这种气氛之下,读书人才开始“自觉地”远离政治。
本书更大的启示在于,权力与文化并非单纯的压迫与受害的关系,权力通过日常的种种渠道,也在改造和形塑着文化人的行为与面貌,最终把读书人变成它所想要的那个样子。而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读书人的自我压抑和自我规训来实现的。
本书尝试描述这个过程与机制。作者把权力比喻为通过毛细管的水,作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普通读书人内心最隐秘的部分。他论述了一种“非政治化”现象:“清代政治对文化领域之压制最大的影响,是因涟漪效应带来各种文化领域的萎缩、公共空间的萎缩、政治批判意识的萎缩、自我心灵的萎缩,形成一种万民退隐的心态,‘非政治化’的心态”。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是这种“非政治化”状态的写照。“非政治化”并不是不要政治,而是不能议论政治,或者自觉地不对政治发言。这当然也是一种政治化,或者干脆说,“非政治化”的状态本身就是过度政治化或曰“泛政治化”造成的。
權力的“毛细管”究竟是什么?书中提到,有一些有形的管道,例如各地设立的书局等,但更重要的还是无形的管道,即士大夫群体对于信息与情绪的传播:有的人尽量避免留下字迹,有的人与人交谈时从不谈及敏感话题,有的人涂抹掉藏书上可能犯忌的人名和字词。这些现象一旦出现,自然会引起恐惧和模仿。正是在这种气氛之下,读书人才开始“自觉地”远离政治。
本书更大的启示在于,权力与文化并非单纯的压迫与受害的关系,权力通过日常的种种渠道,也在改造和形塑着文化人的行为与面貌,最终把读书人变成它所想要的那个样子。而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读书人的自我压抑和自我规训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