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咏华:很多女性是自己放弃机会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如果缺少了女人,就失去了一半的智慧
  
  已经是女性“诺贝尔奖”得主,香港城中名人,47岁的任咏华还是一副不施粉黛的老样子,发型自20岁开始就没大改变过。她总觉得“越自然越好”,虽然她的工作是“无中生有”的化学家。
  3月3日,她和另外4位女科学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总部大楼领取了2011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在此之前,任咏华只是香港大学里的低调女教授,学术界以外的人,没有几人知道她的厉害。她的研究很少见报,因为记者和编辑大都不懂。2002年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时候,小个子的她一直躲在边上,歌星陈慧琳站在了当中。
  事实上,她早就已经是太阳能创新技术的国际权威,
  过去20多年,任咏华研制出多种能够发光的化学分子,应用在低耗电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灯泡,以及太阳能发电板的吸光材料上。她希望这些研究能对人类有影响力,有益处,而非只是牟利。
  “当自己的研究获得别人认可时,我心里当然会十分高兴,但如果没人认同,我也不会特别在意。为了获奖才进行科学研究,其结果一定是多走弯路,最终一事无成;还不如踏踏实实研究,把奖项和外界的认可视为一种‘意外的惊喜’。”任咏华说。
  
  勤奋工作有什么好奇怪
  
  在巴黎领奖的几天里,来自各国的人们都爱叫任咏华“勤奋的薇薇安”,她只是真诚地笑,“化学于我不只是工作,是兴趣,是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她也常常疑惑,有人通宵玩乐,人们都不会感到奇怪,但看到科学家彻夜不眠地做研究,别人却会觉得“怪怪的”。
  香港人大多重商重利,所幸任咏华生在一个开明的中产家庭,父亲是港大毕业的土木工程师,让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主修科目,而且从来没有质疑过她走科研之路的决心。
  少时的任咏华跑步、画画、朗诵样样不行,文科更是她最大的敌人,在拔萃女书院读书时成绩只能算中上。她背书很差,同学背一两次就会,她却要背很多次。对数学、物理等科目,同学们都是明白了公式便懂得运用,她还要不断做练习才学得会。
  后来高考考到1A2C,拿到A的就是她的“最爱”化学科。她虽然同时被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伦敦大学录取,但任咏华没有选择念有“赚钱科”之称的医科,一心只去港大读化学。
  “人们总认为化学家制造污染、毒物,其实这是一个靠化学才能正常运转的世界。”任咏华说。
  香港大学学士毕业后任咏华决定留校,只用了3年就拿了配位化学博士学位。每天至少在实验室工作10小时的作息,也在那时确定下来。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她提前就约好了手术的日子,生产的前一天还在实验室里忙碌。
  “我每天早上6点半会先送女儿上学校的巴士,7点就会回到实验室工作,直到晚上9点左右才会离开。”这么多年,任咏华一直把家安在港大校园里。
  2001年12月,任咏华以38岁的年纪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653名中科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2005年,她获得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仅仅隔了一年,她又成为首位得到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讲座奖章的华人。
  当听到旁人问起爱好时,她也会面露赧然,“过去是玩羽毛球的,只是现在膝盖不好,就不打了。”其实羽毛球算不上天然的兴趣。因为她年幼体弱,父亲督促她打羽毛球,身体才慢慢健康起来。
  “如果你真的对科学很感兴趣,你需要忘掉所有的社会传统价值观,忘记家庭压力,只顾放手去工作,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任咏华说。
  
  如果可以选,一定是中国菜
  
  最近几年,香港出了不少扬名世界的科学家。研究生物的徐立之和研究数学的丘成桐,都是上世纪70年代在香港念的大学。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锟,是在香港念的中学,大学开始在美国念书。这些人都在香港受到很好的基础教育,但是他们的研究生涯,严格说起来不是在香港开始的。
  在这一点上,任咏华是一个异类。1988年,24岁的任咏华拿到博士学位后,和她的博导支志明一样,选择留在了香港,从事她的化学研究。在繁华的香港,这一对性格沉静的师生被很多人称为地道的“港产”科学家。
  支志明为学为人都很有一些特立独行的名声,他是第一个获得院士称号的香港公民,还获得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支志明是我的偶像。他在艰苦的情况下做出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我就是循着他的脚步一路走过来。香港是一个金融中心,做基础研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工作。但是只要有毅力,一定可以做出国际水平的科研,我一直都是这样想。”任咏华说。
  1988年到1990年,任咏华去了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的应用科学系,也就是现在的香港城市大学。因为是新开的一个科系,实验室里几乎是空空的,试管、玻璃瓶,甚至连最基础的化学试剂都没有。任咏华跑去导师支志明那里求援,商量的结果是两边跑,一边坚持教课,一边在导师的实验室做科研。
  到了199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开始扩大在科学领域的投入,任咏华苦尽甘来。不过她还是常常感受到来自所谓“海归派”的无形压力,所以每年暑期都会去国外学习新东西,但都是短期逗留,假期一过一定会回到香港。
  “我就是不相信,外国名校出来的一定比本土的要好,我就是不相信。英雄不问出处。”任咏华说。
  那时的支志明也跟人讲,“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的时候只是一个图书管理员,他有什么条件?没有。”
  2000年过后,任咏华开始不断在国内外获奖,西方名校的邀请也跟着来了不少。但她还是决定留在香港。“我喜欢华人社会,如果可以选,我一定是吃中国菜。”
  最近香港许多大学都努力聘请知名的诺贝尔奖得主。小小一块地方,论诺奖得主获邀的密度与频度,很少有地方能够与香港匹敌。每年邀请海外学者的数量更是庞大。
  “一个真正好的学校,是应该相信自己培养的学生的。所以我要留在自己的地方,培养出好学生。”任咏华有些不以为然。
  
  庆幸与婆婆生活在一起
  
  为了最杰出女科学奖的颁奖典礼,任咏华准备了三套衣服,最普通的藏蓝套装是在法兰西科学院作报告时穿的,她觉得那是最符合科学会议气氛的装扮。在所有的获奖者里,她用了最多的图表,像美术作品一样精致。
  “我总是希望做到完美。我常常会问学生,我的表现没有给你们丢脸吧?”任咏华问记者,“这个习惯很奇怪,对吧?”
  利落的女科学家,同时也是最单纯的女人。她告诉记者,她面对媒体其实很紧张,不过却会认真回答每个简单琐碎的问题。看到年轻的女博士们穿着华丽的礼服领取奖学金,任咏华会担心:“她们穿得那样漂亮,我的衣服是合适的吗?”
  在圆桌讨论的时候,任咏华讲起事业成功的原因时,说很庆幸与婆婆生活在一起。全场一片笑声。
  现在她周日不工作,为的是陪陪女儿和家人。女儿的照片始终摆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她说,家庭和做研究是同样重要的。
  “我觉得很多女性是自己放弃机会,很多是这样。如果她们很专心地去做,也可以做得很好。”任咏华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