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更加网络化和一体化,这给继电保护调试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结合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编写相应的调试方案,同时严格巡检工作,如此才能及时且准确地查找到故障,并将之解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高效运行,提供高品质的电能。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我国电力系统变电站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案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继电保护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将会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的整体运行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对继电保护调试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一、电力系统变电站概述
从电气技术的角度来讲,电力系统变电站是由一次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变压器以及母线等)和二次设备分层(微机保护、微机测控、操作箱、自动装置等)组成的[1]。
电力系统变电站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是电压等级,它决定了改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二是变压器总容量,它决定了改变电站的电能变换能力。
二、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的意义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变电站投入正常运营工作前的必要环节,属于一项关键的技术把关工作。经过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变电站在二次回路在设计上或者安装上存在的缺陷,判断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和负责测控工作的装置能否准确动作,另外,还能检验电力系统的整体通信是否正常,从而为所有设备以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2]。由此可见,做好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工作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案的实施
(一)继电保护调试的主要内容以及方法
1、二次回路的安装接线检查
二次回路安装工作需要按照端子图进行。一线安装人员并非全部熟悉二次回路,大部分照圖操,因此该项工作的安装接线可能存在疏漏和错误。有鉴于此,应重视二次回路的接线检查工作,并将其当做现场调试工作的第一步,主要涉及以下重要回路的检查:1)电源回路。2)交流电流电压回路。3)控制回路等[3]。在检查过程中,应准确找出不正确的接线、接触异常的接线以及虚接线,并予以有效处理。
2、继电保护及测控装置的调试
对于保护装置而言,其调试内容主要有:1)对外观和接线进行检查。2)对绝缘和耐压进行检验。3)对逆变电源进行检验。4)对初步通电进行检验;5)对定值整定、固化以及切换进行检验。6)对开关量输入回路进行检验。7)对模数变换系统进行检验。8)对保护功能进行检验。9)对输出信号以及相关接点进行检验。10)对整组传动进行试验。
对于测控装置而言,其调试内容主要有:1)对外观和接线进行检查。2)对绝缘和耐压进行检验。3)对逆变电源进行检验。4)对GPS对时进行检验。5)对开入和开出进行试验。6)对交流工频输入量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试验。7)对同期操作以及闭锁进行检查[4]。
3、计量回路的检查以及调校
如果电压等级超过110KV,那么其计量回路调试工作中的如下部分应交由相关电力试验部门负责:1)互感器特性试验。2)绕组极性分析。3)电能表校验等。除此之外的相关工作可交由继电保护调试组负责实施和完成。在调试收尾阶段,调试小组应针对全部计量回路展开一次系统而深入的核查,确保所有电压电流回路均处于正确连接状态,全部线路在倒闸动作之后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计量电压信号。
4、站用直流电系统的检查及调试
站用直流电系统采用“双电源+双馈线”这种结构型式,每组电源均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一是智能充电模块,二是1台集中监控机,三是1台微机绝缘监测仪。对该系统进行调试时,主要涉及如下内容:1)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所有回路绝缘监测试验。3)智能充电模块的试验。4)监控机及绝缘监测仪的试验。
5、UPS系统的检查和测试
UPS系统的检查和测试步骤如下:1)对直流电源进行断开操作,以单个UPS装置为目标对象,检查其工作状态下的输出电压以及频率正常与否。2)对直流电源进行合闸操作,然后再将交流电源突然断开,观察和分析单个UPS装置的输出有无出现突变。3)对工作机异常状态进行模拟,然后对备份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4)假设工作机异常已经排除,观察系统能否在工作机状态下正常输出。
6、刀闸与断路器远动以及现地操作调试
刀闸与断路器远动以及现地操作调试的内容包括:1)在相序表的帮助下,对各开关对应的三相交流电源进行检查,分析相序是否一致。2)对刀闸和地刀分别进行手动操作以及电动操作,检查其是否存在动作异常。3)对断路器分合闸进行现地操作,检查其是否存在动作异常。4)以后台机全站隔离开关以及断路器为目标对象,对其动作状态以及位置进行检查,观察和现场是否一致。
7、后台监控系统的调试
对后台监控系统进行调试时,其主要内容包括:1)检查网络连接有无异常。2)检查组态有无异常。3)检查控制动作能够准确执行。4)分析监测结果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5)和系统之间的通信能否保持畅通[5]。
(二)继电保护综合调试经验
1)对图纸进行调试时,应认真比照设计图纸和厂家图纸,尤其要重点检查以电源回路为代表的重要回路的原理设计正确与否,并分析端子图连线有无问题。2)对装置所对应的逻辑设计进行核对,尤其要重点检查跳合闸回路设计,分析其能否充分达成本站要求。3)对对地绝缘进行检查前,应事先确认已经将各个电压回路所对应的击穿保险有效拆除,从而避免测量操作时发生保险被击穿的问题。4)测控装置提供的分合闸信号通常属于脉冲信号,假若观察到二次回路正常,然而分合闸运控异常这一情况时,可考虑装置中分合闸脉冲宽度的出厂设置正确与否。5)对保护装置进行首次试验时,应将跳合闸出口回路置于断开状态,等到其整个试验结束,且确认断路器现地操作无异常之后,二者一起进入到传动试验环节。6)以刀闸及断路器为目标对象,对其进行控制试验时,应基于控制地点、控制方式以及压板投退所涉及的全部逻辑组合予以传动试验,从而规避由于设计因素或者安装因素而导致的误动作的发生。7)可在互感器特性试验仪的帮助下于一次侧接入电流并分析该仪器得到的采样结果,进而分析电流互感器在二次接线极性方面是否符合要求[6]。8)在检查和确认主变电流互感器变比时,可为该装置接入工频交流电,从而得到即时采样结果,并加以分析。
四、结束语
对于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工作而言,其重中之重在于检查、确认和排除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及安装中的一系列不足,由于涉及多种设备的多个项目,因而任务量极大,也给调试技术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该项工作中,若想取得理想的调试效果,则需要制定科学的继电保护调试方案,并严格执行,认真操作,从而准确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为电力系统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及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伟,柯方超. 220kV电力系统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研究与分析[J]. 湖北电力,2012,05:21-22.
[2]周健,高晓军,刘大伟.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探析[J]. 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4:40-43.
[3]倪登荣,倪晓琴. 刍议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与应用[J]. 信息通信,2013,08:276-277.
[4]孙彦亮,韩桢.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3,25:1.
[5]李锋,谢俊,兰金波.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展望和探讨[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02:122-126.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案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继电保护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将会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的整体运行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对继电保护调试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一、电力系统变电站概述
从电气技术的角度来讲,电力系统变电站是由一次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变压器以及母线等)和二次设备分层(微机保护、微机测控、操作箱、自动装置等)组成的[1]。
电力系统变电站主要包括两个指标:一是电压等级,它决定了改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二是变压器总容量,它决定了改变电站的电能变换能力。
二、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的意义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变电站投入正常运营工作前的必要环节,属于一项关键的技术把关工作。经过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变电站在二次回路在设计上或者安装上存在的缺陷,判断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和负责测控工作的装置能否准确动作,另外,还能检验电力系统的整体通信是否正常,从而为所有设备以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2]。由此可见,做好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工作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案的实施
(一)继电保护调试的主要内容以及方法
1、二次回路的安装接线检查
二次回路安装工作需要按照端子图进行。一线安装人员并非全部熟悉二次回路,大部分照圖操,因此该项工作的安装接线可能存在疏漏和错误。有鉴于此,应重视二次回路的接线检查工作,并将其当做现场调试工作的第一步,主要涉及以下重要回路的检查:1)电源回路。2)交流电流电压回路。3)控制回路等[3]。在检查过程中,应准确找出不正确的接线、接触异常的接线以及虚接线,并予以有效处理。
2、继电保护及测控装置的调试
对于保护装置而言,其调试内容主要有:1)对外观和接线进行检查。2)对绝缘和耐压进行检验。3)对逆变电源进行检验。4)对初步通电进行检验;5)对定值整定、固化以及切换进行检验。6)对开关量输入回路进行检验。7)对模数变换系统进行检验。8)对保护功能进行检验。9)对输出信号以及相关接点进行检验。10)对整组传动进行试验。
对于测控装置而言,其调试内容主要有:1)对外观和接线进行检查。2)对绝缘和耐压进行检验。3)对逆变电源进行检验。4)对GPS对时进行检验。5)对开入和开出进行试验。6)对交流工频输入量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试验。7)对同期操作以及闭锁进行检查[4]。
3、计量回路的检查以及调校
如果电压等级超过110KV,那么其计量回路调试工作中的如下部分应交由相关电力试验部门负责:1)互感器特性试验。2)绕组极性分析。3)电能表校验等。除此之外的相关工作可交由继电保护调试组负责实施和完成。在调试收尾阶段,调试小组应针对全部计量回路展开一次系统而深入的核查,确保所有电压电流回路均处于正确连接状态,全部线路在倒闸动作之后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计量电压信号。
4、站用直流电系统的检查及调试
站用直流电系统采用“双电源+双馈线”这种结构型式,每组电源均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一是智能充电模块,二是1台集中监控机,三是1台微机绝缘监测仪。对该系统进行调试时,主要涉及如下内容:1)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所有回路绝缘监测试验。3)智能充电模块的试验。4)监控机及绝缘监测仪的试验。
5、UPS系统的检查和测试
UPS系统的检查和测试步骤如下:1)对直流电源进行断开操作,以单个UPS装置为目标对象,检查其工作状态下的输出电压以及频率正常与否。2)对直流电源进行合闸操作,然后再将交流电源突然断开,观察和分析单个UPS装置的输出有无出现突变。3)对工作机异常状态进行模拟,然后对备份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4)假设工作机异常已经排除,观察系统能否在工作机状态下正常输出。
6、刀闸与断路器远动以及现地操作调试
刀闸与断路器远动以及现地操作调试的内容包括:1)在相序表的帮助下,对各开关对应的三相交流电源进行检查,分析相序是否一致。2)对刀闸和地刀分别进行手动操作以及电动操作,检查其是否存在动作异常。3)对断路器分合闸进行现地操作,检查其是否存在动作异常。4)以后台机全站隔离开关以及断路器为目标对象,对其动作状态以及位置进行检查,观察和现场是否一致。
7、后台监控系统的调试
对后台监控系统进行调试时,其主要内容包括:1)检查网络连接有无异常。2)检查组态有无异常。3)检查控制动作能够准确执行。4)分析监测结果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5)和系统之间的通信能否保持畅通[5]。
(二)继电保护综合调试经验
1)对图纸进行调试时,应认真比照设计图纸和厂家图纸,尤其要重点检查以电源回路为代表的重要回路的原理设计正确与否,并分析端子图连线有无问题。2)对装置所对应的逻辑设计进行核对,尤其要重点检查跳合闸回路设计,分析其能否充分达成本站要求。3)对对地绝缘进行检查前,应事先确认已经将各个电压回路所对应的击穿保险有效拆除,从而避免测量操作时发生保险被击穿的问题。4)测控装置提供的分合闸信号通常属于脉冲信号,假若观察到二次回路正常,然而分合闸运控异常这一情况时,可考虑装置中分合闸脉冲宽度的出厂设置正确与否。5)对保护装置进行首次试验时,应将跳合闸出口回路置于断开状态,等到其整个试验结束,且确认断路器现地操作无异常之后,二者一起进入到传动试验环节。6)以刀闸及断路器为目标对象,对其进行控制试验时,应基于控制地点、控制方式以及压板投退所涉及的全部逻辑组合予以传动试验,从而规避由于设计因素或者安装因素而导致的误动作的发生。7)可在互感器特性试验仪的帮助下于一次侧接入电流并分析该仪器得到的采样结果,进而分析电流互感器在二次接线极性方面是否符合要求[6]。8)在检查和确认主变电流互感器变比时,可为该装置接入工频交流电,从而得到即时采样结果,并加以分析。
四、结束语
对于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工作而言,其重中之重在于检查、确认和排除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及安装中的一系列不足,由于涉及多种设备的多个项目,因而任务量极大,也给调试技术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该项工作中,若想取得理想的调试效果,则需要制定科学的继电保护调试方案,并严格执行,认真操作,从而准确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为电力系统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及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伟,柯方超. 220kV电力系统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研究与分析[J]. 湖北电力,2012,05:21-22.
[2]周健,高晓军,刘大伟.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探析[J]. 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4:40-43.
[3]倪登荣,倪晓琴. 刍议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与应用[J]. 信息通信,2013,08:276-277.
[4]孙彦亮,韩桢.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3,25:1.
[5]李锋,谢俊,兰金波. 电力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展望和探讨[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02: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