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规避隐性采访的侵权“雷区”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性采访是进行批评报道的有力武器,堪称投向社会丑恶现象的“投枪”、“匕首”。然而,近年来随着隐性采访的增加,新闻侵权诉讼也随之增多,有的记者因此而被告上法庭。不少隐性采访更饱受“钓鱼采访”的质疑,引发争议。应着力提高记者法律意识和采访技巧,有效规避侵权“雷区”。
  【关键词】隐性采访 新闻侵权 “钓鱼采访” 舆论监督
  
  隐性采访也称为暗访、秘密采访,为各大媒体所广泛应用。记者通过这种方式采写的新闻报道,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从而产生强大的舆论效应,更好地实现新闻监督。但必须看到,这种采访手段也极易导致法律纠纷和社会争议。
  一、隐性采访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隐性采访面临着许多法律问题,例如导致舆论监督与公民人格权保护的冲突,侵犯公民隐私权、肖像权、人格尊严、名誉权等等。此外,还可能引起舆论监督与言论自由以及公民知情权的冲突。值得注意的是,由隐性采访引致的“钓鱼采访”争议仍在延续。从过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典型案例看,是否真正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采取的方式能否恰到好处,成为社会公众舆论是否支持的重要标准。
   不少隐性采访饱受“策划新闻”的质疑。2007年3月19日,某媒体刊发题为《用茶水当作尿液样本送检,医院竟化验出“发炎”》的报道,引发医疗界和社会广泛关注。此后,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正面回应:让医院的尿检程序去检验茶水,无异于打乱了有具体运行环境设定的电脑程序。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认为,该报道有悖于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误导公众。在这一案例中,尽管媒体采访出发点是维护公众利益,但采取的方式欠妥,作出批评判断的“核心依据”更是出错——专家分析指出,茶水中只要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物质,就可能影响尿液潜血(红细胞)分析试纸的指示剂,从而可能产生假阳性反应。这使得整篇报道的批评结论无法“站住脚跟”。
  与此对比的是,对于社会丑恶现象的曝光,如果方式采取得当,可以得到法律和公众舆论的支持。去年3月3日,轰动一时的“地质调查院干部卖假报告牟利”一案在广州市番禺区法院开庭审理。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记者暗访是否属于“钓鱼执法”。但正如公诉人回应认为:“记者是为了公共利益实施暗访,没有刻意引诱被告人违法犯罪的恶意。且记者本意是暗访他人,但发现被告人一样能出具虚假的报告单,因此才进行曝光。更重要的是,犯罪引诱指对方本来不想犯罪,而本案中,被告人则是在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在这一案例中,记者暗访目的是为揭露真相,满足群众知情权,而且是依据群众举报进行证实,并非无中生有地制造新闻事件,因此可以称得上采访方式运用得当。
  二、隐性采访应遵循必要的原则和“底线”
  隐性采访,实际上对记者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要有很强的法律意识,遵循必要的原则和“底线”,不能滥用暗访这种方式。
  第一,坚持维护公众利益的原则。记者进行隐性采访,必须着眼于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题材,并且前提是只有以此种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获取真实信息。就如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央视曝光双汇集团在河南济源子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添加“瘦肉精”饲料的猪肉,记者暗访出的这颗“食品安全重磅炸弹”引起市场哗然,影响极大。这一案例中,报道所曝光的是食品安全这一群众关心的焦点,更涉及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情况,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同时,通过正常途径采访很难获取真实情况,只有暗访才能最直截了当地揭露真相。
  第二,坚持客观真实性原则。调查采访要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以事实和证据说话。要以客观记录者的身份,真实地反映现实情况,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去除文字中明显的偏颇和倾向,更不能任意夸大、肆意渲染。笔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曾以暗访的形式亲历了针对“黑中介”、“黑油站”、“黑诊所”、非法屠宰点、“黑心棉”生产窝点等多次调查,深感客观陈述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文字上,可多使用人物“直接引语”,注重细节精确,这也是使报道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石。在新闻实践中,电视新闻的暗访往往更加直观,当事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直接展现。而作为纸质媒体,往往还可能遇到个别细节“遭人质疑”的问题,甚至对方抓住一个小处的错误进行反驳,尽管不至于认定整篇报道失实,但也会造成一定的麻烦,因此暗访报道下笔务求准确。
   这种客观真实性还体现在,记者不应怀有个人目的进行调查采访,不应为了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而怀有恶意地故设圈套,成为新闻事件的“导演”。美国新闻理论家罗恩·史密斯把隐性采访中的欺骗分为三种:“被动欺骗,记者假装只是公众中的一员,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其他人不知道有记者在场的情况下收集信息。主动欺骗,记者策划某些事件以揭露别人的错误行为。化装采访,记者假扮成别的什么人。”在隐性采访中,如果记者仅仅是隐瞒身份进行客观观察、体验,“被动”意味较强,不易影响事件的实际进展。但如果带有“诱导”意味的暗访,则可能引发争议。举例来说,如为了暗访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故意向商户提出购买假货要求,而在此之前该商户并未销售此类产品,只是在记者提出要求后特地进货销售,那么这种隐性采访有“诱人犯罪”之嫌。
  第三,坚持消息来源权威性原则。记者隐性采访,要善于和权威性消息结合,善于借助权威部门之力,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在现实中,不少新闻媒体在隐性采访时都是通过与权威部门合作而完成的,比如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对龙口粉丝、“红心”鸭蛋、“孔雀绿”甲鱼等暗访之后所作出的评论和鉴定,均出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农业部门等专家之口。在笔者所供职的报社,所做的舆论监督报道不少也是采取此法进行隐性采访,联合有关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进行采访,力求将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减至最低。
   在隐性采访中,如果记者事前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并征得同意和支持,也将有利于提高安全系数,降低侵权风险。有关部门可及时响应和反馈,促进报道反映问题的解决。笔者所在的汕头本地媒体,就有过成功案例:采访人员与纪检监察部门合作,暗访拍摄个别职能部门的存在机关效能、工作作风问题;也曾对交通部门整治“黑票点”情况进行暗访调查。这种方式写成的报道,不易引起争议。
  第四,坚持遵循法律原则。隐性采访,应该在遵守法律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暗访活动不可“参与”犯罪。记者负有揭露真相的职责,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特别要注意几类“禁区”,即:涉及国家机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涉及个人隐私,涉及商业秘密等。法律对此有相应规定,对这些“禁区”,要慎之又慎。
   第五,坚持职业道德原则。隐性采访是获取新闻事实的有力手段,但决不可滥用。采访的目的是通过批评监督,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绝不是为了收集证据抓人把柄,甚至通过这种方式“威胁”当事人获取经济利益。事实上,近年来,个别记者假借“批评监督”之名牟利的消息时见报端,这不仅是个人问题,对媒体公信力也是一种伤害。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能最大限度客观公开新闻事实,曝光社会丑恶现象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和热捧,但容易导致舆论监督与公民人格权、知情权和言论自由的冲突,“诱导式采访”更引发争议,因此应谨慎运用。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要求新闻工作者既尽职尽责,又不滥用手中的权力,应进一步改进采访报道的技巧,有效规避侵权“雷区”,正确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更好地维护公众的正当权益。■
  (作者单位: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汕头日报)
  责编:刘冰石
其他文献
贯穿于中国建筑发展中的若干各种或明或暗的主题,在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中占据了各自的位置,并反映在相应的学术活动中。
文章提出媒体的本质是一种为信息沟通而设立的组织化平台,它通过各种革新构成自身创意进化的主线。通过分析创意媒体的内容、生产和渠道,提出创意媒体的目标是推动创意的社会
【摘要】本文就西安大学生对网络电视的使用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网络电视已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黏性较高”的媒体;学生对网络视频软件和视频网站有较高的认知度;网络电视是大学生追逐休闲娱乐生活的载体,是大学生获取新知的主要信息源之一。  【关键词】西安 大学生 网络电视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传媒呈现全球化趋势,媒介融合步伐加快。网络电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入人们视野的。短短几年时间,网络电
党刊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促进作用。进入新的世纪 ,党刊也面临着许多新
1中国南方雪灾考验城市应急能力在200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候瀚如就将其策展的主题命名为“紧急地带”,旨在探讨中国和亚洲城市在高速发展中,按照短期经济或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
董豫赣2007年出版了他的一本文集——《文学将杀死建筑》。全书并没有统一的中心思想,看似零零散散的17篇文章以一种不确定的形式各自为政。很难有人能像董豫赣那样把这些思
文章归纳总结了适用于落叶松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的三种方法: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在评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
森林防火档案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等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和保管好森林防火档案,对于研究林火规律,森林防火经验,方便查寻资料等
目的 探讨吲哚青绿介导的光栓塞(indocyanine green-mediated photothrombosis,IMP)治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疗效。方法 选择特发性
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16”火灾后的森林天然更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樟子松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建议保护区火烧迹地上的植被恢复方式应以天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