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实验数据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一个教师在上课前常常是头脑里先有一个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结论一致,实验就成功了,结果与结论不一致,实验就失败了,这就说明教师的脑子里有的是结论而不是实验。这其实是“科学求证”,而不是“科学探究”。
关键词:实验课;科学求证;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89-001
前些日子,本人听了一节《声音的传播》的课,这节课饱受争议。课堂中,教师试图带领学生通过实验证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如果距离远,衰减量大,如果距离近,衰减量小。通过“土电话”装置,验证实验结论:即声音从A处向B处传播,由于距离近,因而衰减量小,声音从A处向c处传播,由于距离远,因而衰减量大。
老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做好的土电话,分贝测量仪,并且讲解了分贝的含义和测量仪的使用方法,于是学生开始动手实验。通过实验,五个小组分别展示了“分贝测量仪”采集的数据。
除第一组数据满足老师的预期,符合实验前的假设外,另外四组均和假设相反。由于有众多老师在听课,老师显得惊慌失措,在无法找到原因的情况下,教师让所有同学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由于课堂时间的原因,教师只让其中一组进行了汇报,又得到了和假设相反的数据。
至此,老师只得无奈地做出与假设完全不同的结论:
“线的长短影响声音传播的效果”,而究竟怎么影响,是长线衰减大,还是短线衰减大,则不了了之。教师一堂课上下来,灰头土脸,心情沮丧。在课后的评价中,听课教师对这堂课的表现感到失望。
就这一节课的失败,我回来后进行了反复思考,认为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实验数据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如探究摆的快慢规律、测量一天气温的变化、探究水和油谁升温快,降温快等等,如果一个教师在上课前头脑里先有了一个结论,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当收集的数据与头脑中的结论不符时,就再调查,再实验。如果结果与结论一致,实验就成功了,结果与结论不一致,实验就失败了,这就说明教师的脑子里有的是结论而不是实验。这其实是“科学求证”,而不是“科学探究”。其实,这节课测量仪器又没有坏,所以得到的数据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当课堂出现假设与结论不符时,老师的心态、老师的应急能力、老师对待数据的态度。因此,我认为即使在所有小组的数据都一致说明长线传声效果好,也没有关系,完全可以形成“长线对声音衰减小,短线声音衰减大”的结论,当然这时就要再上一节课。在第二节课前,反复思考上一节课形成错误结论的原因,例如背景噪音的控制,环境活动是否安静,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距离是否合适,在第二节课时,充分考虑这些负面因素。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第一节课中的阶段性认识是错误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教育孩子:科学家研究就是这样的,常常是十次研究有九次是错的。
在评课中,很多老师对《声音的传播》一课提出批评意见:教师视数据于不顾,“一心一意”的去求证科学结论,认为科学课不能围着预设的结论转。其实在持批评意见的同时,很多老师忽略了另一个重要问题:学生的实验安排是否恰当合理且有意义?从本质上讲,小学科学教学都是“预设了结论的实验”。至少对于教师来说,科学结论先于学生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中,学生的探究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实验数据不符合老师的预期时,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测量、观察,这并没有任何过错,问题是学生的测量、观察是否合理,过程是否规范,环境因素是否干扰要充分考虑。在学生没有弄清楚出现偏差的原因之前,让学生两次甚至多次进行没有变化的、对教学进展毫无帮助的测量、实验、观察的活动,是教师失误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验数据和假设发生矛盾时,大可不必紧张的责怪学生不认真做实验,应该冷静的跟学生在一起,理性分析是我们一开始假设出了问题,还是实验数据出了问题,相信会有不少学生有新的发现,然后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才是我们科学课上以事实为根据,尊重探究事实的表现。
话说回来,当前,小学科学教学重视数据、重视事实、重视过程。但是,我们也可以从现实的角度思考一个问题:教材的编写者编写《声音的传播》这一课和执教老师教学这一课,目的是什么?绝对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长线声音衰减小,短线声音衰减大”这个结论,也不是为了得出“我们在做实验时所得到的数据有时候和科学结论并不相一致”这个结果。所以,教师选择这个内容进行教学时,心中早已确立“长线声音衰减大,短线声音衰减小”这个教学结论,当实验与预设目标不同时,做出一定的“努力”是正常的。放弃任何“努力”,由错误数据得出错误结论,也不是严谨的科学和教学态度。
关键词:实验课;科学求证;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089-001
前些日子,本人听了一节《声音的传播》的课,这节课饱受争议。课堂中,教师试图带领学生通过实验证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如果距离远,衰减量大,如果距离近,衰减量小。通过“土电话”装置,验证实验结论:即声音从A处向B处传播,由于距离近,因而衰减量小,声音从A处向c处传播,由于距离远,因而衰减量大。
老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做好的土电话,分贝测量仪,并且讲解了分贝的含义和测量仪的使用方法,于是学生开始动手实验。通过实验,五个小组分别展示了“分贝测量仪”采集的数据。
除第一组数据满足老师的预期,符合实验前的假设外,另外四组均和假设相反。由于有众多老师在听课,老师显得惊慌失措,在无法找到原因的情况下,教师让所有同学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由于课堂时间的原因,教师只让其中一组进行了汇报,又得到了和假设相反的数据。
至此,老师只得无奈地做出与假设完全不同的结论:
“线的长短影响声音传播的效果”,而究竟怎么影响,是长线衰减大,还是短线衰减大,则不了了之。教师一堂课上下来,灰头土脸,心情沮丧。在课后的评价中,听课教师对这堂课的表现感到失望。
就这一节课的失败,我回来后进行了反复思考,认为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实验数据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如探究摆的快慢规律、测量一天气温的变化、探究水和油谁升温快,降温快等等,如果一个教师在上课前头脑里先有了一个结论,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当收集的数据与头脑中的结论不符时,就再调查,再实验。如果结果与结论一致,实验就成功了,结果与结论不一致,实验就失败了,这就说明教师的脑子里有的是结论而不是实验。这其实是“科学求证”,而不是“科学探究”。其实,这节课测量仪器又没有坏,所以得到的数据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当课堂出现假设与结论不符时,老师的心态、老师的应急能力、老师对待数据的态度。因此,我认为即使在所有小组的数据都一致说明长线传声效果好,也没有关系,完全可以形成“长线对声音衰减小,短线声音衰减大”的结论,当然这时就要再上一节课。在第二节课前,反复思考上一节课形成错误结论的原因,例如背景噪音的控制,环境活动是否安静,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距离是否合适,在第二节课时,充分考虑这些负面因素。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第一节课中的阶段性认识是错误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教育孩子:科学家研究就是这样的,常常是十次研究有九次是错的。
在评课中,很多老师对《声音的传播》一课提出批评意见:教师视数据于不顾,“一心一意”的去求证科学结论,认为科学课不能围着预设的结论转。其实在持批评意见的同时,很多老师忽略了另一个重要问题:学生的实验安排是否恰当合理且有意义?从本质上讲,小学科学教学都是“预设了结论的实验”。至少对于教师来说,科学结论先于学生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中,学生的探究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实验数据不符合老师的预期时,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测量、观察,这并没有任何过错,问题是学生的测量、观察是否合理,过程是否规范,环境因素是否干扰要充分考虑。在学生没有弄清楚出现偏差的原因之前,让学生两次甚至多次进行没有变化的、对教学进展毫无帮助的测量、实验、观察的活动,是教师失误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验数据和假设发生矛盾时,大可不必紧张的责怪学生不认真做实验,应该冷静的跟学生在一起,理性分析是我们一开始假设出了问题,还是实验数据出了问题,相信会有不少学生有新的发现,然后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才是我们科学课上以事实为根据,尊重探究事实的表现。
话说回来,当前,小学科学教学重视数据、重视事实、重视过程。但是,我们也可以从现实的角度思考一个问题:教材的编写者编写《声音的传播》这一课和执教老师教学这一课,目的是什么?绝对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长线声音衰减小,短线声音衰减大”这个结论,也不是为了得出“我们在做实验时所得到的数据有时候和科学结论并不相一致”这个结果。所以,教师选择这个内容进行教学时,心中早已确立“长线声音衰减大,短线声音衰减小”这个教学结论,当实验与预设目标不同时,做出一定的“努力”是正常的。放弃任何“努力”,由错误数据得出错误结论,也不是严谨的科学和教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