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虔州诗风趋于平淡的原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乌台诗案”后,苏轼诗歌的风格从前期的婉丽、中期的豪放转化为平淡、自然,达到了“无思、无待”的精神境界。本文将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结合其在虔州(今江西赣州)所作诗歌分析其平淡诗风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宦海沉浮 旷达情怀 效法陶氏
  风格,“这是艺术所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像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想要对苏轼这样一位大文学家有一个完全的认识是非常困难的。风格即人,离开了作家的生活经历,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无法谈清作家的艺术风格。作家对某种思想、某种艺术风格的汲取,都有深刻的社会原因,都与其自身的社会经历密切相关,而苏轼晚年诗歌平淡风格的形成与完善正是其人生经历与社会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一、宦海浮沉 佛道影响
  晚年的苏轼身心俱疲,对平生的两次被贬充满怨情,却又以自我嘲讽戏谑的方式表达,此时的苏轼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苏轼了。
  从嘉佑二年即1057年三月中进士开始,苏轼开始经历浮沉的政治生涯,钱塘时的事业有成,到“乌台诗案”时的差点丧命,再到被贬黄州、密州、惠州、儋州,一直到病逝于北归途中,他几乎步步坎坷,一生处于忧患之中,他的文学作品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从明艳到豪放再到平淡。事实上,晚年,特别是特赦放还之时的苏轼对外在的功业已无所挂心,而是注重内在的功业,即把心灵感受和精神自由当作衡量人生价值的准绳,此时的苏轼在人生观上有了新的变化。
  苏轼北归经过虔州时创作的诗歌,在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变化。他的虔州诗几乎找不到一首“绚烂”之作,在思想内容上也多是对人生的探寻和领悟,这时期的苏诗不再关心政治功业、个人得失、荣华富贵,而是全身心地沉浸在对人生的感受和对生命的领悟中。此时,佛家“无思、无待”就成了苏轼最后的精神寄托。
  苏轼生活的年代,正是佛教的重要派别——禅宗的繁盛时期,宋统治者推崇新儒学,然亦尚佛道。北宋诗文革新阵营中,开始明显地汲取佛老思想的就有王安石和苏轼,全祖望曾说:“苏轼处于纵横之学而亦杂于禅。”
  随着苏轼眼界的扩大、阅历的加深和对宦海浮沉、事情冷暖的体察,他的思想逐渐趋于开放和驳杂,奉儒之外,对谈禅、学道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愈到晚年佛老思想在他的头脑中愈膨胀。晚年的苏轼认为佛教同现实政治是相辅而行的,谈到佛老思想对古代文人和政治家的影响,人们往往会给他们及其作品投下消极的、出世的、灰色的阴影。然而对苏轼来说,我认为他所承受的佛老的影响,积极的一面却永远超过了消极的一面。佛老的清静无为、不为而为等思想在其晚年虔州诗中体现得尤为深刻,如《海上道人传以神守气决》、《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等,北归之后苏轼的佳作少之又少,但《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二)仍隐约显露出其平淡的艺术风格:
  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雨已倾盆落,诗乃翻水成。
  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这首诗乃建中靖国元年,苏轼由海南北归滞留虔州访友之作,抒发了诗人在世事动荡中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这首诗虽仍保有苏轼固有的豪放风格,但更加明显的是,字里行间散发出丹丹平淡之风,也不再有年轻时作品中的“尖刻”和“辛辣”了,思想内容上少了对国事和民生的关注,多了一些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人性的完善已成为他最后的人生追求。
  二、淡泊自持 情怀旷达
  苏轼的虔州诗之所以给人以平淡和平和的感受,与诗人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苏轼以一种旷达、幽默的心境来面对人生中恶劣环境,诗人在经历了七年的贬谪生活后,回家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北归经过虔州,看到沿途风景,心态不再如前,荣辱、穷达、得失在苏轼眼里已被抛之脑后。
  苏轼在他的《迁居》一诗中写道:“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这种胸无芥蒂,超然物外,不为世俗祸福、苦乐所拘役,不为生死、得失所烦扰的精神,是苏轼饱经人世沧桑,对生活进行了深刻反思的结果。
  在个人生活中,苏轼始终能做到淡泊自持、喜乐如常。诗人的知命观十分通达,什么是知命呢?诗人说:所谓知命,就是必须尽到人的最大努力,然后无论成败都没有遗憾了。事情有成败,就如同人有生死、国有兴衰。晚年时的苏轼笑看人生得失,他已经了无牵挂。
  三、效法陶氏、回归自然
  在贬居海外的日子里,苏轼沉醉于体验生活的乐趣、纵情山水的淡泊中。此时,有着相同命运的陶渊明成了他研究、学习、效仿的对象,苏轼后期包括虔州时的创作在不同程度上都效仿了陶诗,其思想内容也相当接近。相似的命运,让苏轼认识到人生除了追求功业之外,还有另一种乐趣,那就是人性的沉淀,这一深刻感悟使得苏轼虔州诗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质朴和清淡的气息。
  解除一切心灵的桎梏,以一颗赤裸裸的心灵来贴近生活。苏轼的思想和生活体验,使他从苦难走向超脱,他反复吟叹“吾生如寄耳”、“人生如梦”,他只追求心灵的自由,已跳出了功名的牢笼,平淡而率真地对待身边的一切。同时,他的虔州诗的艺术风格也从前期的婉丽、中期的豪放转化为微微清淡、自然,在质朴的语言中孕育着他对人生的深切领悟,达到了“无思、无待”的精神境界。
  苏东坡已远去900多年了,但他当年所作的50多首虔州诗却长留在了虔州。今天,我们回顾苏东坡晚年诗歌平淡风格形成的原因,对认识苏轼,探讨文人创作与政治的关系颇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