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教学正日益成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这对改变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仍存在不少误区,现就部分较为普遍的问题谈些看法。
一、选题上:重数量,轻质量
有些教师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选题不够重视,课前没有认真准备,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深入研究,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显得很随意,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去探究一番,类似于将启发式教学异化为满堂问一样,探究式教学有点随便探的味道了。
探究教学的研究表明,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并非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然是探究性的。教师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是选题或学习的材料必须难度适当,问题具有新颖性,也就是说,我们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而不是漫不经心的发问。
现行教材每一框都由编者设计了多个探究题,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教材内容容量非常大,如果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在课堂进行,教学任务很可能完不成。以《生活与哲学》为例,“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对于重难点的解决影响不大,又较为简单,就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课后处理。还有些探究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比如“(哲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能否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不能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二者能够统一?”这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已是个相当吃力的问题,可考虑由教师做深入浅出的讲解。总之,课前需要结合课标要求和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水平,认真筛选或精心设计出那些真正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探究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
二、过程中:重形式,轻主体
新课改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情景,但是只要用心观察,你往往会发现热闹的形式掩盖下的是空洞的内容。我校公开公开教学时,曾听过林老师上的《文化生活》模块的一堂课,颇具代表性,大体流程如下:老师直接根据书本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要求学生分组探究。于是学生便迅速地交头接耳,几分钟后,老师说停,教室顿然鸦雀无声,这时,老师要求各组选派代表发言(事后了解到几乎都是成绩优秀的同学),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应全面地看待,一方面,……另一方面,……(公布正确答案)。这样的探究几乎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因为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中,不少学生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是以一种虚假的表象掩饰内心的无助;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主导了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和过程。长此以往,“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多数学生思维。可见,部分教师虽有引导学生探究的意识,却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探究式学习的初衷应是十分重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和作用,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的各种活动过程,特别强调主体性,反对形式主义。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以下几点是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策略。首先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避免过于直白的设问;其次,实现面向学生的全体性,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多面性,使不同智力水平和体验经历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发表见解、展现自我;再次,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融洽的课堂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创新;第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探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如质疑问难的方法、争辩讨论的技巧、合作学习的策略等等,使更多的学生从盲目自发转变为高效自觉的探究。
按照这样的要求,同样是上述文化生活中的探究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由几则正面和负面的生活材料组成情境,然后用三个问来一步步深入。第一问“从上述材料中,你看到了文化市场发展有哪些‘喜’与‘忧’”,学生稍加思考就容易概括出来,属于浅层次的。第二问“结合你的切身体验,你认为应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这一问是对上一问的深化,是透过现象对本质的思考,需要一定的思维力度,主要是谈由“喜”和“忧”而产生的影响。第三问“应该怎样解决这个‘忧’呢?如何保证中学生文明健康地上网?”“怎么办”是前两问的落脚点,有了前面两个问题作铺垫,自然引出“怎样解决”的问题。上网问题是当前一个焦点话题,贴近生活,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解决之道,教师注意加以适当点拨,这里也可以成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基点。这样三个环节问题的设置充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并且从生活到书本再到生活的拓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不至于盲从。
三、评价方面:重认知,轻情感
毫无疑问,是否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衡量尺度就是要看我们是否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但是,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不同的学科中,其在保持总体有序落实的前提下会各有侧重,比如英语学科可能更侧重“知识与技能”这一维,物理学科可能更侧重“过程与方法”。而作为一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课程,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政治学科,其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极为关键的检验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教师在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探究式学习焕发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评价学生的法宝仍然是考试和分数,很少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因素,即使是对某一节具体课例的评价,大家关注的不是知识就是能力,提及学习态度、创造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方面,也只是轻描淡写而已,远不是评课的重点。
改变这种评价偏向,从根本上说有赖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可喜的是,教育部已经颁发了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改革教学评价的意见,尽管落实起来尚有较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给我们更好地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而其自身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应坚持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和谐统一起来的教学目标,从探究精神与态度、探究方法与能力、探究行为与习惯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使学生探究的收获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结论,更是一种方法与品格的形成,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探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运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推进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认真总结其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做到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今后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教学正日益成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这对改变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仍存在不少误区,现就部分较为普遍的问题谈些看法。
一、选题上:重数量,轻质量
有些教师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选题不够重视,课前没有认真准备,缺乏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深入研究,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显得很随意,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去探究一番,类似于将启发式教学异化为满堂问一样,探究式教学有点随便探的味道了。
探究教学的研究表明,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并非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然是探究性的。教师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是选题或学习的材料必须难度适当,问题具有新颖性,也就是说,我们在探究教学中要注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而不是漫不经心的发问。
现行教材每一框都由编者设计了多个探究题,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教材内容容量非常大,如果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在课堂进行,教学任务很可能完不成。以《生活与哲学》为例,“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对于重难点的解决影响不大,又较为简单,就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课后处理。还有些探究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比如“(哲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能否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不能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二者能够统一?”这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已是个相当吃力的问题,可考虑由教师做深入浅出的讲解。总之,课前需要结合课标要求和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水平,认真筛选或精心设计出那些真正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探究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
二、过程中:重形式,轻主体
新课改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情景,但是只要用心观察,你往往会发现热闹的形式掩盖下的是空洞的内容。我校公开公开教学时,曾听过林老师上的《文化生活》模块的一堂课,颇具代表性,大体流程如下:老师直接根据书本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要求学生分组探究。于是学生便迅速地交头接耳,几分钟后,老师说停,教室顿然鸦雀无声,这时,老师要求各组选派代表发言(事后了解到几乎都是成绩优秀的同学),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应全面地看待,一方面,……另一方面,……(公布正确答案)。这样的探究几乎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因为在轰轰烈烈的讨论中,不少学生达不到教师设想的高度,在参与过程中是以一种虚假的表象掩饰内心的无助;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主导了小组整体学习的方向和过程。长此以往,“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多数学生思维。可见,部分教师虽有引导学生探究的意识,却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探究式学习的初衷应是十分重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和作用,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的各种活动过程,特别强调主体性,反对形式主义。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以下几点是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策略。首先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避免过于直白的设问;其次,实现面向学生的全体性,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多面性,使不同智力水平和体验经历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发表见解、展现自我;再次,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融洽的课堂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创新;第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探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如质疑问难的方法、争辩讨论的技巧、合作学习的策略等等,使更多的学生从盲目自发转变为高效自觉的探究。
按照这样的要求,同样是上述文化生活中的探究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由几则正面和负面的生活材料组成情境,然后用三个问来一步步深入。第一问“从上述材料中,你看到了文化市场发展有哪些‘喜’与‘忧’”,学生稍加思考就容易概括出来,属于浅层次的。第二问“结合你的切身体验,你认为应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这一问是对上一问的深化,是透过现象对本质的思考,需要一定的思维力度,主要是谈由“喜”和“忧”而产生的影响。第三问“应该怎样解决这个‘忧’呢?如何保证中学生文明健康地上网?”“怎么办”是前两问的落脚点,有了前面两个问题作铺垫,自然引出“怎样解决”的问题。上网问题是当前一个焦点话题,贴近生活,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解决之道,教师注意加以适当点拨,这里也可以成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基点。这样三个环节问题的设置充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并且从生活到书本再到生活的拓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不至于盲从。
三、评价方面:重认知,轻情感
毫无疑问,是否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衡量尺度就是要看我们是否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但是,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不同的学科中,其在保持总体有序落实的前提下会各有侧重,比如英语学科可能更侧重“知识与技能”这一维,物理学科可能更侧重“过程与方法”。而作为一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课程,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政治学科,其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极为关键的检验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教师在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探究式学习焕发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评价学生的法宝仍然是考试和分数,很少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因素,即使是对某一节具体课例的评价,大家关注的不是知识就是能力,提及学习态度、创造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方面,也只是轻描淡写而已,远不是评课的重点。
改变这种评价偏向,从根本上说有赖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可喜的是,教育部已经颁发了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改革教学评价的意见,尽管落实起来尚有较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给我们更好地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而其自身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应坚持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和谐统一起来的教学目标,从探究精神与态度、探究方法与能力、探究行为与习惯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使学生探究的收获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结论,更是一种方法与品格的形成,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探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运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推进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认真总结其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做到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今后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