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辅导员,当我们需要以一种华丽的引领者姿态去面对一张张鲜活的脸时,我们的内心世界该是强大的、充盈的。但是,每一位大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人,在我们没有达到因为经验丰富而处变不惊时,我们的心灵花园有时候会偷偷装载悲伤,虽然是一名行者,却会为鞋里的一粒砂而耽误远足。辅导员是一项需要人生经验的工作,年轻热血的“80后”辅导员和活跃不羁的“90后”学生之间,一定会碰撞出种种冲突,演绎出意想不到的困惑。
关键词:辅导员;冲突;困惑
困惑一:学生就该管得严一点!
这几乎困惑过所有年轻辅导员。在我们刚入职的时候,很多老辅导员都会告诉我们,要对学生严一些,在严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宽容,这才是驾驭之道。事实上,这并非简单的折中,而是一种在经验基础上总结的智慧。但问题在于,年轻辅导员理解的“严”和老辅导员理解的“严”并不在同一层次。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青年人特有的急功近利会走向一个极端,加上老辅导员的默许和鼓励,所谓的“严”会转化成为某种“暴政”。
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和学生先交朋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沟通”,让学生认识我们、了解我们、理解我们。一个正直坚守规则的辅导员会被尊重,我们维护的规则,也会被学生当成道德和做人的一部分,因而会得到更多的理解。“不怒自威、亲而难范”,不必因为年轻而不知所措,年轻一样可以立威并被爱戴。
困惑二:学生不怕我,怎么办?
有些辅导员和学生走得太近,甚至“学生不怕我”,增添了很多烦恼。这是个“度”的问题,怎样保持和学生适度的距离?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既会让人觉得意外,更会发现在情理之中,这就是:不要让学生进入你的私生活。
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师生关系的前提出发,学生对于老师的认识,会有一种敬畏。一旦进入私生活领域,自己的喜怒哀乐乃至种种缺点被一览无余——并不是说让学生认识全部的自己不好,认识是一个层面,参与是另一个层面。只要保证学生不进入辅导员的私生活领域,一切在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去谈,即使一些学生表面标榜“不怕”,其实还是有敬畏心的。
困惑三:我总担心学生出事!
世事无常,只有变化永恒。学生永远不出事?那只是一种愿望。在辅导员的世界里,处理各种紧急事态有时候甚至超乎承受能力的应激性事件,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世界上总有很多事是完全不可控的,这时,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强大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就是辅导员过关斩将的利器。
消除隐患是经验性工作,早早把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打算,把危险扼杀于萌芽,这种智慧确实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年轻辅导员一时半刻无法掌握。但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年轻辅导员完全可以做到。原理是这样的,只要获得学生的信任,很多问题在刚一露头就会被立刻解决。培养一个好干部,获得一批学生的尊重,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能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所有的学生相信你做事公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群众雪亮的眼睛”中,你究竟有什么可怕呢?
困惑四:有几个特别难管的学生,总会让我难堪!
既然我们不可能被所有学生认可,接受學生的质疑甚至挑战就是一种必然。在随机率决定的世界中,遇到几个让人特别“抓狂”的学生是必然的。他们有时候会挑战辅导员,有时候让辅导员难堪,有时候甚至会把年轻辅导员气得直哭。在这里,我们不是要谈解决方法,而是要谈另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认识。
方法是慢慢有的,但认识却需要顿悟。这是作为辅导员必然面临的难题,挺棘手还逃不掉。这时候,选择微笑去面对,宽容又不失原则,努力去改变这样的学生,这就是我们辅导员要做的。
困惑五:我的学生不听话,他们不尊重我!
不听话与不尊重没有什么关系。这些宝贝孩子们,即使面对自己的家人,一方面表现出对自己家长的尊重和爱戴,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不听话,你能说这也是不尊重?对辅导员来说是一样的,学生们独有的做事方法和行为体系,有些行为会表现出直接顺从,有些行为会表现出不听话甚至反对,但这完全与不尊重无关。
可以回想,我们是学生的时候,都是听话的吗?有时候不但不听话,甚至以逆反为乐趣。但是,在内心中却不是那么回事,我尊重那些我认同的师长,即使我仍然反感他的做法。
困惑六:我的学生平时很懂事,怎么突然又这么不懂事了?
学生到底懂不懂事?答案是,既懂事,又不懂事。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道理上,他们非常之懂事,有时候懂事到让人感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成就的“80后”鸟巢一代,上海世博会成就的“90后”世博一代,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下展示出的懂事一面,让世界为之惊呼。
困惑七: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懒懒散散,自己都不上心,我又能怎么办?
先暂且放下这个问题,我想问问,什么是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在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自己像阳光一样,给学生们温暖,照耀学生前进,我总认为我可以带出很多才华横溢的学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的观念在变化。每一次顿悟都蕴涵着痛苦的回忆和新思路的冲突,一种大而全的教育观已经被一种小众教育观念所改变。我现在所理解的教育是,我只要能改变很少的人,就是很好的教育者。
回到问题本身,“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懒懒散散,自己都不上心,我又能怎么办?”我会微笑地告诉你,基于以前的教育,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之前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失败了,他不听任何人的话。现在到了你这里,你该怎么办?我只能回答,知天命而尽人事,去尽力改变。
从年轻辅导员走过,在经历了很多故事之后回头,会发现之所以很多事情想不通,在于我们的认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阶段。当我们静下心仔细想想,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生涯,很多答案就蕴涵在量变引起的顿悟之中。心灵花园中可以有很多鲜花,也可以横生蔓草,我们可以辛勤耕耘,除去蔓草,抚平伤痕,重新迎接不竭的阳光。到那时,自会一路烂漫,花香可馨。
关键词:辅导员;冲突;困惑
困惑一:学生就该管得严一点!
这几乎困惑过所有年轻辅导员。在我们刚入职的时候,很多老辅导员都会告诉我们,要对学生严一些,在严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宽容,这才是驾驭之道。事实上,这并非简单的折中,而是一种在经验基础上总结的智慧。但问题在于,年轻辅导员理解的“严”和老辅导员理解的“严”并不在同一层次。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青年人特有的急功近利会走向一个极端,加上老辅导员的默许和鼓励,所谓的“严”会转化成为某种“暴政”。
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和学生先交朋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沟通”,让学生认识我们、了解我们、理解我们。一个正直坚守规则的辅导员会被尊重,我们维护的规则,也会被学生当成道德和做人的一部分,因而会得到更多的理解。“不怒自威、亲而难范”,不必因为年轻而不知所措,年轻一样可以立威并被爱戴。
困惑二:学生不怕我,怎么办?
有些辅导员和学生走得太近,甚至“学生不怕我”,增添了很多烦恼。这是个“度”的问题,怎样保持和学生适度的距离?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既会让人觉得意外,更会发现在情理之中,这就是:不要让学生进入你的私生活。
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师生关系的前提出发,学生对于老师的认识,会有一种敬畏。一旦进入私生活领域,自己的喜怒哀乐乃至种种缺点被一览无余——并不是说让学生认识全部的自己不好,认识是一个层面,参与是另一个层面。只要保证学生不进入辅导员的私生活领域,一切在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去谈,即使一些学生表面标榜“不怕”,其实还是有敬畏心的。
困惑三:我总担心学生出事!
世事无常,只有变化永恒。学生永远不出事?那只是一种愿望。在辅导员的世界里,处理各种紧急事态有时候甚至超乎承受能力的应激性事件,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世界上总有很多事是完全不可控的,这时,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强大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就是辅导员过关斩将的利器。
消除隐患是经验性工作,早早把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打算,把危险扼杀于萌芽,这种智慧确实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年轻辅导员一时半刻无法掌握。但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年轻辅导员完全可以做到。原理是这样的,只要获得学生的信任,很多问题在刚一露头就会被立刻解决。培养一个好干部,获得一批学生的尊重,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能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所有的学生相信你做事公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群众雪亮的眼睛”中,你究竟有什么可怕呢?
困惑四:有几个特别难管的学生,总会让我难堪!
既然我们不可能被所有学生认可,接受學生的质疑甚至挑战就是一种必然。在随机率决定的世界中,遇到几个让人特别“抓狂”的学生是必然的。他们有时候会挑战辅导员,有时候让辅导员难堪,有时候甚至会把年轻辅导员气得直哭。在这里,我们不是要谈解决方法,而是要谈另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认识。
方法是慢慢有的,但认识却需要顿悟。这是作为辅导员必然面临的难题,挺棘手还逃不掉。这时候,选择微笑去面对,宽容又不失原则,努力去改变这样的学生,这就是我们辅导员要做的。
困惑五:我的学生不听话,他们不尊重我!
不听话与不尊重没有什么关系。这些宝贝孩子们,即使面对自己的家人,一方面表现出对自己家长的尊重和爱戴,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不听话,你能说这也是不尊重?对辅导员来说是一样的,学生们独有的做事方法和行为体系,有些行为会表现出直接顺从,有些行为会表现出不听话甚至反对,但这完全与不尊重无关。
可以回想,我们是学生的时候,都是听话的吗?有时候不但不听话,甚至以逆反为乐趣。但是,在内心中却不是那么回事,我尊重那些我认同的师长,即使我仍然反感他的做法。
困惑六:我的学生平时很懂事,怎么突然又这么不懂事了?
学生到底懂不懂事?答案是,既懂事,又不懂事。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道理上,他们非常之懂事,有时候懂事到让人感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成就的“80后”鸟巢一代,上海世博会成就的“90后”世博一代,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下展示出的懂事一面,让世界为之惊呼。
困惑七: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懒懒散散,自己都不上心,我又能怎么办?
先暂且放下这个问题,我想问问,什么是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在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自己像阳光一样,给学生们温暖,照耀学生前进,我总认为我可以带出很多才华横溢的学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的观念在变化。每一次顿悟都蕴涵着痛苦的回忆和新思路的冲突,一种大而全的教育观已经被一种小众教育观念所改变。我现在所理解的教育是,我只要能改变很少的人,就是很好的教育者。
回到问题本身,“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懒懒散散,自己都不上心,我又能怎么办?”我会微笑地告诉你,基于以前的教育,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之前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失败了,他不听任何人的话。现在到了你这里,你该怎么办?我只能回答,知天命而尽人事,去尽力改变。
从年轻辅导员走过,在经历了很多故事之后回头,会发现之所以很多事情想不通,在于我们的认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阶段。当我们静下心仔细想想,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生涯,很多答案就蕴涵在量变引起的顿悟之中。心灵花园中可以有很多鲜花,也可以横生蔓草,我们可以辛勤耕耘,除去蔓草,抚平伤痕,重新迎接不竭的阳光。到那时,自会一路烂漫,花香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