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学会听,在听的过程中学着说,会说后开始捧着文字读,最后在“听说读”的积累中完成写的任务。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是优化“听”与“说”的能力,慢慢培养“读”与“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读”这一环节不单只是课堂上的朗读,还包括自由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目标明确: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意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要达成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扩展语文课堂,加大阅读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大量阅读来学好语文,将教材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提高语文素养。但是,小学生尚难以明白阅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逐步影响。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通过课堂渗透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主张通过课内阅读来学语文,要求教师精讲多读,课堂上常用的有“1 1”“1 X”等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仍是识字写字,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我经常采用的是“1 1”模式进行教学。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鹿的减法》一课时,我便采用了这种模式来设计课堂。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做人的道理”,《小鹿的减法》一文的主题则是“做事要下定决心,坚持到底”。这是一个很好的思想主题,与之相符的课外文章也是一抓一大把,是很容易展开的主题课堂。但是在参照了教参中提供的教学目标后,我发现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一个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语用点——动补关系的语句:小鹿累得浑身汗淋淋的。课后配套的练习题也是以此作为重点练习内容。参照这一語用点,我将教材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一篇《毛毛和长鼻子树》相结合,挖出两篇文章中的表示动补关系的句子,加深学生对这个语用点的掌握。这样,通过课内学习、课外迁移的阅读教学,学生就能轻松掌握这一语用点,其效果比反复地讲解动补关系要好。
二、通过练习巩固
低年级的学生大多还没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但他们都知道,在学校里到了上课时间就要走进教室认真上课,在家里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难以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因此,在渗透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巧妙地设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重视阅读,体味阅读的乐趣。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设置了阅读练习。
朗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主要放在字词句上,许多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词句意思在没有辅助手段的情况下,还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学生在自主识字认词的过程中,要反复读文章,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展开新课的学习之前及学习之后,我会要求学生回家读两遍课文,还要读两遍“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同主题或同语用点的文章,并就相关文章进行预习或重温。
快乐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大量有趣的阅读素材,还设置了阅读闯关游戏,以及结合教材、课外文章所编写的练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根据做题时间和正确率得出评价,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挑战心理。通过努力,他们的阅读速度一天比一天快,做题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越发产生了完成任务的兴趣。我们班里的学生现在总是要求提早发布阅读任务、发布更多的任务,读书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涉猎更加广泛。
三、通过评价激励
信心来自于成功的体验。低年级的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的认可。老师是否表扬了自己,是否鼓励了自己,都影响着一个学生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励学生阅读,教师在每一次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在每一次评讲练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对能够认真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给予奖励。如能够坚持完成阅读任务并连续5次得到优秀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张“读书小先锋”的奖状;能够认真完成难度较高的“快乐大冲关”练习并得到5个“A ”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张“阅读小能手”的奖状。这样的评优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认真完成阅读任务。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内大量阅读的整合式教学模式和精彩多样的阅读游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丰富、更有趣,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高效。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是优化“听”与“说”的能力,慢慢培养“读”与“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读”这一环节不单只是课堂上的朗读,还包括自由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目标明确: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意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要达成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扩展语文课堂,加大阅读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大量阅读来学好语文,将教材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提高语文素养。但是,小学生尚难以明白阅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逐步影响。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通过课堂渗透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主张通过课内阅读来学语文,要求教师精讲多读,课堂上常用的有“1 1”“1 X”等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仍是识字写字,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我经常采用的是“1 1”模式进行教学。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鹿的减法》一课时,我便采用了这种模式来设计课堂。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做人的道理”,《小鹿的减法》一文的主题则是“做事要下定决心,坚持到底”。这是一个很好的思想主题,与之相符的课外文章也是一抓一大把,是很容易展开的主题课堂。但是在参照了教参中提供的教学目标后,我发现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一个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语用点——动补关系的语句:小鹿累得浑身汗淋淋的。课后配套的练习题也是以此作为重点练习内容。参照这一語用点,我将教材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一篇《毛毛和长鼻子树》相结合,挖出两篇文章中的表示动补关系的句子,加深学生对这个语用点的掌握。这样,通过课内学习、课外迁移的阅读教学,学生就能轻松掌握这一语用点,其效果比反复地讲解动补关系要好。
二、通过练习巩固
低年级的学生大多还没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但他们都知道,在学校里到了上课时间就要走进教室认真上课,在家里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难以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因此,在渗透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巧妙地设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重视阅读,体味阅读的乐趣。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设置了阅读练习。
朗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主要放在字词句上,许多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词句意思在没有辅助手段的情况下,还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学生在自主识字认词的过程中,要反复读文章,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展开新课的学习之前及学习之后,我会要求学生回家读两遍课文,还要读两遍“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同主题或同语用点的文章,并就相关文章进行预习或重温。
快乐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大量有趣的阅读素材,还设置了阅读闯关游戏,以及结合教材、课外文章所编写的练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根据做题时间和正确率得出评价,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挑战心理。通过努力,他们的阅读速度一天比一天快,做题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越发产生了完成任务的兴趣。我们班里的学生现在总是要求提早发布阅读任务、发布更多的任务,读书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涉猎更加广泛。
三、通过评价激励
信心来自于成功的体验。低年级的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的认可。老师是否表扬了自己,是否鼓励了自己,都影响着一个学生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励学生阅读,教师在每一次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在每一次评讲练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对能够认真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给予奖励。如能够坚持完成阅读任务并连续5次得到优秀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张“读书小先锋”的奖状;能够认真完成难度较高的“快乐大冲关”练习并得到5个“A ”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张“阅读小能手”的奖状。这样的评优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认真完成阅读任务。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内大量阅读的整合式教学模式和精彩多样的阅读游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丰富、更有趣,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