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从微观的层面着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仅仅站在单个企业的立场来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伴随着战略思想在企业财务治理中的应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已不能解释企业在宏观战略联盟下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不能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战略联盟整体价值最大化,特别是在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在财务治理方面的运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面临来自诸多新兴财务管理学说的挑战,如财务战略管理、竞争财务管理、所有者财务论等。财务战略管理是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与发展,要求企业不能只从单纯的财务观点出发进行理财,追求财务自身的最大化,而必须具备战略思想,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企业的财务行为。
【关键词】战略财务管理;传统财务管理
1.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获得“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上述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而事实上,市场是不完善的,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也就是说,市场效率有缺陷,是一个非完善、非完全的市场,在这种环境中,企业可以通过发现并利用市场的不完善性来为投资者获取“超出正常水平”的回报,从财务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采取最恰当的投融资方式,“最恰当的投融资方式”是由企业的战略安排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衡来决定,支持企业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或保持一个超出完全竞争市场所能获取的收益。在传统的理财观念下,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唯一标准就是利润,以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到企业整个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预算管理当中,这实际上是一种短期的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管理导向则强调长期发展,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重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注重每一笔交易都赚钱,但注重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在评价企业财务管理绩效中也不是只用利润这一衡量标准,而是以产品的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来全面地衡量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获得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
2.权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战略是在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所形成的压力下做出的,在企业经营中,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者和股东、银行和其它债权人、供应商、购买者和顾客、广告商、管理人员、雇员、工会、竞争对手、地方及国家政府及公众利益群体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可以是互补的,或是能够和平相处的,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现实中利益相关者经常是处于不相容的地位,甚至是极端冲突的。例如,在这些情况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存在一定的冲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希望以低价获得高质量的商品;企业的投资者想得到更多的回报,即想使利益回报最大化;政府希望企业能够遵守政府部门颁布的各项规则,及时缴纳税收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做诚信、有良好社会形象的企业;如此等等。财务战略必须考虑在整体企业战略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必须考虑那些对企业战略有重大影响的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如何在企业投资者与企业职业经理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双方之间目标一致、利益一致,这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切实的将相关者的利益充分考虑,避免在财务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损害相关者利益导致战略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3.以外部情况为管理重点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是以内部情况为管理重点,提供的信息一般局限于一个财务主体内部,如净现值、现金流量、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等,强调的是对一定的生产框架结构中的资金管理问题,它所实行的就是依照财务主体内部的一些单一性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资金运动,这种资金运动是脱离市场的,仅按固定的轨迹的运动,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的货币资金是通过设备与原材料的采购转化为企业的储备资金,然后通过产品的生产转化为产品资金,再通过产品的销售来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一系列过程的财务活动是一种僵硬不灵活的管理。而财务战略管理则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为目的,围绕价值管理这一核心问题,突破了分析企业绝对优势的内向型的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把视野扩展到企业外部,密切关注整个市场的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提供金融、资本市场动态变化情况、利率、价格、市场占有率、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顾客满意度、市场购买力、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宏观经济政策等信息,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的趋势,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竞争战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搭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财务战略问题,财务战略如同企业的其他次级战略一样,应该放在企业制定和实施的合作与竞争战略中来,才能够判断其战略是否恰当。财务风险是与企业筹资相关的风险,而经营风险是与企业经营有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利用营业杠杆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的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是相依而产生和存在的,财务风险是随着经营风险存在而存在,没有经营风险也没有所谓的财务风险;企业是因为负债而产生了财务风险,债务资本的出现也相应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于两种风险在产生机制上的相互依存性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因此财务风险和营业风险两者搭配可以产生多种组合模式,以供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理性的财务战略选择。
5.运用新的业绩评价方法
传统财务管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一般采用投资报酬率指标,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略了相對竞争地位在业绩评价过程中的作用,而战略财务管理主要从提高竞争地位的角度来评价业绩,将业绩评价指标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战略,确定不同的业绩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传递企业的战略和目标,财务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需要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求得均衡,既要肯定内部业绩的改进,又要借助外部标准衡量企业的竞争能力,既要比较企业战略的执行结果与最初目标,又要评价取得这一结果的过程。从企业出资人的角度来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内容包括:
5.1盈利能力状况
盈利能力状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而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源动力。
5.2财务效益状况
财务效益状况是构成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内容,而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资产收益能力,即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
5.3偿债能力状况
偿债能力是企业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企(下转第387页)(上接第356页)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稳健经营程度及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
5.4发展能力状况
发展能力是企业未来价值的源泉,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的低短期行为,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东.企业战略风险的模糊评价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
[2]祝志明,杨乃定,高婧.战略风险与收益: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8,(05).
【关键词】战略财务管理;传统财务管理
1.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获得“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上述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而事实上,市场是不完善的,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也就是说,市场效率有缺陷,是一个非完善、非完全的市场,在这种环境中,企业可以通过发现并利用市场的不完善性来为投资者获取“超出正常水平”的回报,从财务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采取最恰当的投融资方式,“最恰当的投融资方式”是由企业的战略安排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衡来决定,支持企业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或保持一个超出完全竞争市场所能获取的收益。在传统的理财观念下,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唯一标准就是利润,以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到企业整个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预算管理当中,这实际上是一种短期的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管理导向则强调长期发展,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重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注重每一笔交易都赚钱,但注重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在评价企业财务管理绩效中也不是只用利润这一衡量标准,而是以产品的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来全面地衡量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获得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
2.权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战略是在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所形成的压力下做出的,在企业经营中,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者和股东、银行和其它债权人、供应商、购买者和顾客、广告商、管理人员、雇员、工会、竞争对手、地方及国家政府及公众利益群体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可以是互补的,或是能够和平相处的,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现实中利益相关者经常是处于不相容的地位,甚至是极端冲突的。例如,在这些情况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存在一定的冲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希望以低价获得高质量的商品;企业的投资者想得到更多的回报,即想使利益回报最大化;政府希望企业能够遵守政府部门颁布的各项规则,及时缴纳税收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做诚信、有良好社会形象的企业;如此等等。财务战略必须考虑在整体企业战略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必须考虑那些对企业战略有重大影响的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如何在企业投资者与企业职业经理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双方之间目标一致、利益一致,这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切实的将相关者的利益充分考虑,避免在财务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损害相关者利益导致战略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3.以外部情况为管理重点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是以内部情况为管理重点,提供的信息一般局限于一个财务主体内部,如净现值、现金流量、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等,强调的是对一定的生产框架结构中的资金管理问题,它所实行的就是依照财务主体内部的一些单一性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资金运动,这种资金运动是脱离市场的,仅按固定的轨迹的运动,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的货币资金是通过设备与原材料的采购转化为企业的储备资金,然后通过产品的生产转化为产品资金,再通过产品的销售来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一系列过程的财务活动是一种僵硬不灵活的管理。而财务战略管理则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为目的,围绕价值管理这一核心问题,突破了分析企业绝对优势的内向型的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把视野扩展到企业外部,密切关注整个市场的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提供金融、资本市场动态变化情况、利率、价格、市场占有率、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顾客满意度、市场购买力、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宏观经济政策等信息,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的趋势,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竞争战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搭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财务战略问题,财务战略如同企业的其他次级战略一样,应该放在企业制定和实施的合作与竞争战略中来,才能够判断其战略是否恰当。财务风险是与企业筹资相关的风险,而经营风险是与企业经营有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利用营业杠杆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的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是相依而产生和存在的,财务风险是随着经营风险存在而存在,没有经营风险也没有所谓的财务风险;企业是因为负债而产生了财务风险,债务资本的出现也相应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于两种风险在产生机制上的相互依存性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因此财务风险和营业风险两者搭配可以产生多种组合模式,以供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理性的财务战略选择。
5.运用新的业绩评价方法
传统财务管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一般采用投资报酬率指标,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略了相對竞争地位在业绩评价过程中的作用,而战略财务管理主要从提高竞争地位的角度来评价业绩,将业绩评价指标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战略,确定不同的业绩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传递企业的战略和目标,财务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需要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求得均衡,既要肯定内部业绩的改进,又要借助外部标准衡量企业的竞争能力,既要比较企业战略的执行结果与最初目标,又要评价取得这一结果的过程。从企业出资人的角度来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内容包括:
5.1盈利能力状况
盈利能力状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而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源动力。
5.2财务效益状况
财务效益状况是构成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内容,而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资产收益能力,即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
5.3偿债能力状况
偿债能力是企业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企(下转第387页)(上接第356页)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强弱,是企业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稳健经营程度及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
5.4发展能力状况
发展能力是企业未来价值的源泉,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的低短期行为,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东.企业战略风险的模糊评价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
[2]祝志明,杨乃定,高婧.战略风险与收益: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