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天前,我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妈妈给孩子买了饼干,可是孩子怎么也不肯给妈妈尝一口。妈妈逗逗孩子,故意咬了一口,没想到孩子大发脾气,非要妈妈把饼干吐出来不可。这位妈妈无比感叹地说:“你看看,我对他那么好,什么都依着他,有点好吃的都让给他,可他一点也不会体贴人,长大了真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儿……”这位家长的感叹确实令人深思
为什么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其实,孩子不是天生就缺乏爱心的,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很多不懂分享、缺乏爱心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后天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造成的,像案例中的妈妈那样,“什么都依着他,有点好吃的都让给他”,当孩子习惯了这种无条件的爱之后,他就习惯了接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他的心里就不会装有他人。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
榜样示范作用
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家长的自身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因素,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那样的。孩子虽然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但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一位家长在送孩子去外婆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位盲人在卖报纸,她就到盲人那里买了一份报纸,孩子不解地问,“妈妈,我们家不是订报纸了吗,你怎么还买呀?”家长说:“因为妈妈想要帮助那位盲人爷爷!”这件事情之后,孩子也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教育机会,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随机榜样示范教育,促进孩子关爱他人品质的形成。
进行爱父母、爱他人的教育
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为别人着想
●在吃饭之前,家长可以请孩子帮忙分碗、分筷子,家长给予适当表扬,培养孩子心里装有他人,为他人服务的习惯。
●在睡觉前向孩子道晚安,并在她/他的额头亲一下,别忘了还得让孩子亲亲家长并道声晚安。让孩子了解得到别人的关爱之后也要给予他人关爱。
●家庭成员或好朋友过生日时送什么礼物好呢?家长指导孩子亲手做一件生日礼物,培养孩子的爱心。
向孩子介绍自己的工作,让孩子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
父母应以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可以带孩子参观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看看爸爸妈妈工作的过程,也可以把工作上的事情讲给孩子听听,让孩子懂得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父母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引导孩子尊敬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激发孩子对给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父母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并将对父母的爱扩展到对他人的爱。
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
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关爱主题教育活动
家长应该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做到家园教育协调一致。如果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把好吃的跟爸爸妈妈分享。当孩子碰到高兴的事时,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愉快的感觉与家人一同分享这份快乐(当孩子说得不太顺畅的时候,不要急于插话,让孩子独立表达)。还可以鼓励孩子把心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并对孩子的分享行为给予及时强化和表扬,使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在家里得以延伸、巩固和运用。
鼓励孩子多参加“献爱心”公益活动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灾难新闻(如旱灾,地震等),引导孩子为灾区的小朋友捐钱。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疾苦,心里装有他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给予正面强化
有的宝宝总认为:“这个是我的……”在玩玩具的时候,他们的玩具总是越玩越多,因为他总是说,“这是我的……”、“我喜欢玩,你得给我玩……”所以,他就理所当然地拿别人的玩具。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抱有这样的心态:孩子能干,以后干什么都不吃亏。这是极不正确的。家长应该提醒孩子:“宝宝,你的玩具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家长这时要注意孩子的表情,当孩子表现犹豫的时候,要及时提建议:你看,××小朋友的玩具好少啊!我们分给他一些好不好?宝宝最懂得谦让了。”家长帮助孩子拿出玩具,达到分享的目的。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把孩子“哪方面”做得好具体地说出来,如:你真有爱心,你真懂礼貌,你真勇敢等等,不要总是一味笼统地表扬:你最棒,你太棒了。
运用故事、电视、电影、木偶表演等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幼儿的心理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好动、好玩、好模仿、形象思维占优势,家长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选择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孔融让梨》、《萝卜回来了》、《宝船》等,让幼儿在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养成谦让、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的好品质、好习惯。
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亲近小动物,听小鸟歌唱,给小鱼喂食,认识一些花草树木。告诉孩子,花草树木和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们。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他人的情感
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是角色扮演。家长应充分利用游戏,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如“医院”游戏,幼儿常常会一个人扮演两种角色,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再借助布偶来充当另一个角色,从两种角色的转换中体会其中的乐趣,扮演医生时孩子说:“请问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扮演病人时会说,“我不舒服,好像发烧了。”扮演医生的孩子说“那给你量量体温吧。”游戏能有效地让孩子体验、理解他人感受,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在节日中体验关爱
节日是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机会。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母亲节给妈妈做些小礼物,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让小朋友互赠自制的小礼物,祝同伴节日快乐;教师节的时候,引导孩子为老师唱支歌或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重阳节的时候,引导孩子为老人做件好事;在孩子生日的时候,可以让他邀请同伴一起分享生日蛋糕。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将学会感情交流,学会分享,并能体验到拥有一颗爱心所带来的快乐。
为什么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其实,孩子不是天生就缺乏爱心的,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很多不懂分享、缺乏爱心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后天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造成的,像案例中的妈妈那样,“什么都依着他,有点好吃的都让给他”,当孩子习惯了这种无条件的爱之后,他就习惯了接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他的心里就不会装有他人。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
榜样示范作用
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家长的自身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因素,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那样的。孩子虽然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但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一位家长在送孩子去外婆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位盲人在卖报纸,她就到盲人那里买了一份报纸,孩子不解地问,“妈妈,我们家不是订报纸了吗,你怎么还买呀?”家长说:“因为妈妈想要帮助那位盲人爷爷!”这件事情之后,孩子也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教育机会,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随机榜样示范教育,促进孩子关爱他人品质的形成。
进行爱父母、爱他人的教育
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为别人着想
●在吃饭之前,家长可以请孩子帮忙分碗、分筷子,家长给予适当表扬,培养孩子心里装有他人,为他人服务的习惯。
●在睡觉前向孩子道晚安,并在她/他的额头亲一下,别忘了还得让孩子亲亲家长并道声晚安。让孩子了解得到别人的关爱之后也要给予他人关爱。
●家庭成员或好朋友过生日时送什么礼物好呢?家长指导孩子亲手做一件生日礼物,培养孩子的爱心。
向孩子介绍自己的工作,让孩子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
父母应以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可以带孩子参观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看看爸爸妈妈工作的过程,也可以把工作上的事情讲给孩子听听,让孩子懂得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父母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引导孩子尊敬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激发孩子对给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父母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并将对父母的爱扩展到对他人的爱。
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
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关爱主题教育活动
家长应该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做到家园教育协调一致。如果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把好吃的跟爸爸妈妈分享。当孩子碰到高兴的事时,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愉快的感觉与家人一同分享这份快乐(当孩子说得不太顺畅的时候,不要急于插话,让孩子独立表达)。还可以鼓励孩子把心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并对孩子的分享行为给予及时强化和表扬,使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在家里得以延伸、巩固和运用。
鼓励孩子多参加“献爱心”公益活动
父母可以向孩子介绍灾难新闻(如旱灾,地震等),引导孩子为灾区的小朋友捐钱。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疾苦,心里装有他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给予正面强化
有的宝宝总认为:“这个是我的……”在玩玩具的时候,他们的玩具总是越玩越多,因为他总是说,“这是我的……”、“我喜欢玩,你得给我玩……”所以,他就理所当然地拿别人的玩具。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抱有这样的心态:孩子能干,以后干什么都不吃亏。这是极不正确的。家长应该提醒孩子:“宝宝,你的玩具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家长这时要注意孩子的表情,当孩子表现犹豫的时候,要及时提建议:你看,××小朋友的玩具好少啊!我们分给他一些好不好?宝宝最懂得谦让了。”家长帮助孩子拿出玩具,达到分享的目的。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把孩子“哪方面”做得好具体地说出来,如:你真有爱心,你真懂礼貌,你真勇敢等等,不要总是一味笼统地表扬:你最棒,你太棒了。
运用故事、电视、电影、木偶表演等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幼儿的心理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好动、好玩、好模仿、形象思维占优势,家长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选择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孔融让梨》、《萝卜回来了》、《宝船》等,让幼儿在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养成谦让、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的好品质、好习惯。
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亲近小动物,听小鸟歌唱,给小鱼喂食,认识一些花草树木。告诉孩子,花草树木和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们。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他人的情感
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是角色扮演。家长应充分利用游戏,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如“医院”游戏,幼儿常常会一个人扮演两种角色,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再借助布偶来充当另一个角色,从两种角色的转换中体会其中的乐趣,扮演医生时孩子说:“请问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扮演病人时会说,“我不舒服,好像发烧了。”扮演医生的孩子说“那给你量量体温吧。”游戏能有效地让孩子体验、理解他人感受,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在节日中体验关爱
节日是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机会。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母亲节给妈妈做些小礼物,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让小朋友互赠自制的小礼物,祝同伴节日快乐;教师节的时候,引导孩子为老师唱支歌或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重阳节的时候,引导孩子为老人做件好事;在孩子生日的时候,可以让他邀请同伴一起分享生日蛋糕。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将学会感情交流,学会分享,并能体验到拥有一颗爱心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