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的真知灼见,讲的是文学创造,移至语文阅读教学,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语文阅读教学也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学生才会以心契心,学得通透;才会心领神会,学以致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要行“出入法”,注意整体与过程,反对割裂与肢解,才不至于走向画地为牢的条分缕析抑或空中楼阁的夸夸其谈的误区。
一、出入立法
其实“出入法”古已有之,只不过没有结合教学来谈罢了。南宋陈善就有一段经典的话: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扪虱新语》)
陈善说的是阅读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学得准,用得活,既有创造的基础,又能创新地运用。陈善的“出入法”给我们茅塞顿开之感,因为这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相通之处,不乏借鉴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是我们的专家拍脑袋拍出来的,也不是我们教师拍大腿拍出来的,而是要根据我们语文的本身特点,学习的客观规律,才能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具有实效。尤其要强调的是,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探明学习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方法,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才会教到学生心里,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和语文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有着创造性的品质,不仅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更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不仅是那种狭义的知识,更是一种技能和创造。在认知领域中,从“知道什么”、“知道如何办事”、“知道怎样有效办事”三个角度来分析,现代认知心理学又倾向于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而语文特别是中学以后的语文,更多的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不是以命题或图式为表征来回答有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的陈述性知识。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形成一种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作为技能的程序性知识学习和策略性知识学习,一般都要经过与陈述性知识学习相同的习得阶段,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阶段,达到技能相对自动化的运用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正好与“出入法”相契合。在习得阶段让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在短时记忆中与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这正是“入乎其内”,与语文相亲相近,耳鬓厮磨,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而第二、三阶段的变式练习,提取运用,正是“出乎其外”,学习举一反三,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积累与建构,实现知识内化,成为一种技能和智慧。
语文阅读教学“出入法”不是闭门造车,空穴来风,而有着历史和现实依据,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符合语文阅读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张志公先生早就提出“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主张,这和“出入法”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入乎其内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入乎其内,就是引导学生揣摩把握作者原旨,将陌生化的文本熟悉化,缩短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入深见奇,以心契心,神与文通,从而努力达到作者的高度与深度,感觉“其言若出我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感受者与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自己所创造。”(《艺术论》)如果我们达不到作者的高度与深度,我们的种种评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我们始终是个门外汉,根本没有入乎其内,体会不到作者的用心处,也不可能见得亲切,只能是各自的独语,而不是亲切的对话。
“入乎其内”,首先要求入文。文本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章往往都以鲜明的色调和浓郁的芳香铺就欣赏之路,一字字一句句都需要反复咀嚼,深入品味,才能体会作者搦管为文的良苦用心,相反字句都没弄懂,却大谈其他,只能是空言无实,终不济事。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文艺作品的欣赏》)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过语言文字关,否则容易落入浮光掠影的误区。我比较赞同浙江邓彤老师“素读”的主张,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到字词句的深层含义中去,吟咏玩味文本词句本身的韵味,带领学生好好地读文,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组织结构都搞清楚,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
“入乎其内”,其次要求入境。每个作品都有它的意象世界,都是鲜活的生命,只有用心体会,努力想象,激起全部的热情把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让作者所描绘的声、光、色、态在学生的头脑中一一呈现,从而如临其境,投入其中,把各种形式因素,各种个体美综合还原成一个统一的审美境界,进行整体观照,而不是局限于一隅,把握文本的内在生命,认识它的审美意义。正是这种入境,让我们发现并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而不是吉光片羽。严羽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方识《离骚》。”(《沧浪诗话·诗评》)熟读玩味,让我们真正入境,从而才真正与文本相遇,沉浸于所熟悉的环境和气氛之中,生成一段美好的因缘际会。
“入乎其内”,再次要求入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顺着文本内部的趣味、情感、思想的体验线索,激发起学生相应的体验,共合一契,从而趣味相投,情感共鸣,思想契合,达到和谐共振的艺术境地。正是这种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情感对情感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让我们获得特殊感受,产生如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时间似乎停止,万物好像永恒,物我不分,融合为一。柳宗元有一段著名的话,可以看作是对入意的极好诠解。“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始得西山宴游记》)“入乎其内,故有生气”,是这种进入触动了你我的心弦,悦情悦神,欲罢不能。
入乎其内,才能打通语言、思想、时代、经历之间的一层层壁垒,真正走近作家,走近作品,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才不至于割舍语文鲜活丰盈的生命活性,避免种种不得要领的繁琐的解析和空泛的说教,从而进入语文阅读的佳境。
三、出乎其外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出乎其外,就是通过点拨、感悟、练习使学生通脱而超拔地运用文本,应对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怡性养性,启智生慧,从而达到与历史和现实的人群对话,与自我的变化着的灵魂对话,以至新意顿生,境界洞开,所谓“举一隅而反三”是也。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主动积累与建构,充实并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精神空间,获得能力迁移,成为一种缄默的智慧,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程红兵老师说:“从文本出发,跳出文本(否则死在言下);回归文本。从语文出发,跨越语文(否则陷进井里);聚焦语文。从学生出发,提升学生(否则停滞不前),开放学生。从今天出发,超越今天(否则留在昨天);发展为全。”可见唯有出乎其外,才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出乎其外”,首先要求审美化育。因为我们入乎其内,见得亲切,才让学生进入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审美境界中,在这样一种自由自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以至“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与此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使学生将感受、体验与理解、评价结合起来,认识到情寓于理中,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积极健康的情感,“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建构完善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语文具有潜移默化的怡情养性的美育功能,如果引导得法,感受恰当,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净化和提升,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朱熹认为审美,“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论语集注》卷四)
“出乎其外”,其次要求技能生成。语文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只有从教材中跳出来,才有高致,读出自己,读出滋味,知识内化,获得技能迁移,塑造自己,使情感、个性、才智趋于丰盈。所以,激活悟性,使学生心动是本源;指导练习,使学生手动是关键;引导落实,使学生行动才是归宿。通过复述、概述、评述、谈话、仿写,包括作必要的解释与解说,使语感由模糊向清晰,由零星向完整,由滞钝向灵敏转化。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内化,不仅是同化,更是顺应,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从而如同血液一样在体内自然流淌,增益不能,增长本领。陈日亮老师说:“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领悟,包括诵读、感受、体味、揣摩、摹习,通过大量典范、精粹而又鲜活的语言文学的丰富积累和吸收内化,历练成一个人的语文文化素质和语文应用技能,古今中外,贤愚不肖,概莫能外。”(《语文臆教》)这正是出乎其外的结果。
“出乎其外”,再次要求智慧省悟。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放的自主性探究式学习,启智生慧,感悟宇宙世相,觉解人生意义,省悟生活智慧,疑惑豁然冰释,日常经验得到贯通,产生柳暗花明的精神敞亮的感觉,让每一次的语文课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里生成的不仅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更多的是策略性知识。有学者指出,“反省认知是策略性知识学习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可迁移的重要因素”。所以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反省与感悟,需要“虚心涵咏,切己省察”,“默识心通”。语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生活实践是起点,也是归宿,是语文学习的原因也是结果。省悟智慧也要和生活实践联系,以生活实践作为省悟智慧的催化剂和落脚点,让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真正促进人的发展,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美国文学大师爱默生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这的确很有见地,正是要求我们从“有字之书”走向“无字之书”。
出乎其外,才会沟通文本、自我、社会,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主动探索,经过自己的领悟、内化、吸收,从而自由抒写生命意义,展示独特的个体精神,让学生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发展着的人,我们的语文不至于仅仅是“谋求分数的敲门砖”,而且是“完善人生的健身器”。
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入法”只是指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大致方向和总体法则,至于具体操作技巧、细枝末节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日臻完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需要你我共同创造。■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张定远.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5.周国韬.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出入立法
其实“出入法”古已有之,只不过没有结合教学来谈罢了。南宋陈善就有一段经典的话: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扪虱新语》)
陈善说的是阅读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学得准,用得活,既有创造的基础,又能创新地运用。陈善的“出入法”给我们茅塞顿开之感,因为这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相通之处,不乏借鉴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是我们的专家拍脑袋拍出来的,也不是我们教师拍大腿拍出来的,而是要根据我们语文的本身特点,学习的客观规律,才能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具有实效。尤其要强调的是,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探明学习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方法,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才会教到学生心里,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和语文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有着创造性的品质,不仅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更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不仅是那种狭义的知识,更是一种技能和创造。在认知领域中,从“知道什么”、“知道如何办事”、“知道怎样有效办事”三个角度来分析,现代认知心理学又倾向于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而语文特别是中学以后的语文,更多的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不是以命题或图式为表征来回答有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的陈述性知识。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形成一种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作为技能的程序性知识学习和策略性知识学习,一般都要经过与陈述性知识学习相同的习得阶段,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阶段,达到技能相对自动化的运用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正好与“出入法”相契合。在习得阶段让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在短时记忆中与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这正是“入乎其内”,与语文相亲相近,耳鬓厮磨,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而第二、三阶段的变式练习,提取运用,正是“出乎其外”,学习举一反三,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积累与建构,实现知识内化,成为一种技能和智慧。
语文阅读教学“出入法”不是闭门造车,空穴来风,而有着历史和现实依据,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符合语文阅读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张志公先生早就提出“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主张,这和“出入法”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入乎其内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入乎其内,就是引导学生揣摩把握作者原旨,将陌生化的文本熟悉化,缩短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入深见奇,以心契心,神与文通,从而努力达到作者的高度与深度,感觉“其言若出我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感受者与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自己所创造。”(《艺术论》)如果我们达不到作者的高度与深度,我们的种种评说只能是隔靴搔痒,我们始终是个门外汉,根本没有入乎其内,体会不到作者的用心处,也不可能见得亲切,只能是各自的独语,而不是亲切的对话。
“入乎其内”,首先要求入文。文本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章往往都以鲜明的色调和浓郁的芳香铺就欣赏之路,一字字一句句都需要反复咀嚼,深入品味,才能体会作者搦管为文的良苦用心,相反字句都没弄懂,却大谈其他,只能是空言无实,终不济事。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文艺作品的欣赏》)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过语言文字关,否则容易落入浮光掠影的误区。我比较赞同浙江邓彤老师“素读”的主张,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到字词句的深层含义中去,吟咏玩味文本词句本身的韵味,带领学生好好地读文,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组织结构都搞清楚,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
“入乎其内”,其次要求入境。每个作品都有它的意象世界,都是鲜活的生命,只有用心体会,努力想象,激起全部的热情把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让作者所描绘的声、光、色、态在学生的头脑中一一呈现,从而如临其境,投入其中,把各种形式因素,各种个体美综合还原成一个统一的审美境界,进行整体观照,而不是局限于一隅,把握文本的内在生命,认识它的审美意义。正是这种入境,让我们发现并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而不是吉光片羽。严羽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方识《离骚》。”(《沧浪诗话·诗评》)熟读玩味,让我们真正入境,从而才真正与文本相遇,沉浸于所熟悉的环境和气氛之中,生成一段美好的因缘际会。
“入乎其内”,再次要求入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顺着文本内部的趣味、情感、思想的体验线索,激发起学生相应的体验,共合一契,从而趣味相投,情感共鸣,思想契合,达到和谐共振的艺术境地。正是这种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情感对情感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让我们获得特殊感受,产生如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时间似乎停止,万物好像永恒,物我不分,融合为一。柳宗元有一段著名的话,可以看作是对入意的极好诠解。“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始得西山宴游记》)“入乎其内,故有生气”,是这种进入触动了你我的心弦,悦情悦神,欲罢不能。
入乎其内,才能打通语言、思想、时代、经历之间的一层层壁垒,真正走近作家,走近作品,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才不至于割舍语文鲜活丰盈的生命活性,避免种种不得要领的繁琐的解析和空泛的说教,从而进入语文阅读的佳境。
三、出乎其外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出乎其外,就是通过点拨、感悟、练习使学生通脱而超拔地运用文本,应对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怡性养性,启智生慧,从而达到与历史和现实的人群对话,与自我的变化着的灵魂对话,以至新意顿生,境界洞开,所谓“举一隅而反三”是也。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主动积累与建构,充实并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精神空间,获得能力迁移,成为一种缄默的智慧,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程红兵老师说:“从文本出发,跳出文本(否则死在言下);回归文本。从语文出发,跨越语文(否则陷进井里);聚焦语文。从学生出发,提升学生(否则停滞不前),开放学生。从今天出发,超越今天(否则留在昨天);发展为全。”可见唯有出乎其外,才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出乎其外”,首先要求审美化育。因为我们入乎其内,见得亲切,才让学生进入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审美境界中,在这样一种自由自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以至“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与此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使学生将感受、体验与理解、评价结合起来,认识到情寓于理中,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积极健康的情感,“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建构完善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语文具有潜移默化的怡情养性的美育功能,如果引导得法,感受恰当,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净化和提升,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朱熹认为审美,“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论语集注》卷四)
“出乎其外”,其次要求技能生成。语文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只有从教材中跳出来,才有高致,读出自己,读出滋味,知识内化,获得技能迁移,塑造自己,使情感、个性、才智趋于丰盈。所以,激活悟性,使学生心动是本源;指导练习,使学生手动是关键;引导落实,使学生行动才是归宿。通过复述、概述、评述、谈话、仿写,包括作必要的解释与解说,使语感由模糊向清晰,由零星向完整,由滞钝向灵敏转化。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内化,不仅是同化,更是顺应,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从而如同血液一样在体内自然流淌,增益不能,增长本领。陈日亮老师说:“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领悟,包括诵读、感受、体味、揣摩、摹习,通过大量典范、精粹而又鲜活的语言文学的丰富积累和吸收内化,历练成一个人的语文文化素质和语文应用技能,古今中外,贤愚不肖,概莫能外。”(《语文臆教》)这正是出乎其外的结果。
“出乎其外”,再次要求智慧省悟。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放的自主性探究式学习,启智生慧,感悟宇宙世相,觉解人生意义,省悟生活智慧,疑惑豁然冰释,日常经验得到贯通,产生柳暗花明的精神敞亮的感觉,让每一次的语文课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里生成的不仅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更多的是策略性知识。有学者指出,“反省认知是策略性知识学习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可迁移的重要因素”。所以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反省与感悟,需要“虚心涵咏,切己省察”,“默识心通”。语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生活实践是起点,也是归宿,是语文学习的原因也是结果。省悟智慧也要和生活实践联系,以生活实践作为省悟智慧的催化剂和落脚点,让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真正促进人的发展,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美国文学大师爱默生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这的确很有见地,正是要求我们从“有字之书”走向“无字之书”。
出乎其外,才会沟通文本、自我、社会,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主动探索,经过自己的领悟、内化、吸收,从而自由抒写生命意义,展示独特的个体精神,让学生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发展着的人,我们的语文不至于仅仅是“谋求分数的敲门砖”,而且是“完善人生的健身器”。
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入法”只是指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大致方向和总体法则,至于具体操作技巧、细枝末节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日臻完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需要你我共同创造。■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4.张定远.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5.周国韬.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