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竞争力”作为终极目标,就必然走向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看到事物本质,才能脱胎换骨。
而刚席卷中国的“毒奶丑闻”和正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儿。
尽管祸端在大洋两岸,尽管行业天壤之别,但本质上,都是基于信息极不对称下,从业者内心无法自制的贪婪与侥幸。不论华尔街,还是土牛舍。
肇事者们还都有一个极为响亮的说辞:为了“竞争力”!
自从1990年代初“核心竞争力”理论问世以来,全世界的企业和学界都近乎为之疯狂。企业找到了自己“玩儿命”(借用杨钢先生的比喻)的理论基础,学者找到了自己可以“连绵不绝”的长寿课题。
都是“竞争力”惹的祸
这次毒奶丑闻,背景源自10年来国人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带来乳业市场的快速膨胀。在空前机遇面前,谁的圈地速度快,谁的产品供应足,谁的营销轰炸猛,谁就似乎赢得了“市场”,谁就实现了“做大做强”,谁就拥有了“竞争力”。但不幸,奶源不够,产量不足。怎么办?掺水!可不够,原奶稀了,过不了关。怎么办?加“料”!至于有没有害……大家默契不说谁知道!更况且,现在是“竞争”的关键时刻!我不干,大家也会这样干,那我的“竞争力”怎么办?——10年后,“惊涛骇浪”的乳业丑闻震动华夏。
洋人也一样。
这次金融危机祸起次贷,而次贷正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而其背景,也在于此前,美国银行饱受“竞争力”之困。自从19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危机频仍,20世纪初痛定思痛的美国强化了金融监管,包括严格的业务拆分,比如银行不得涉足保险,进而后来又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进行拆分。这导致很多金融业务,美国银行在美联储的“捆绑”下动弹不得,但外国银行却不受管制——“长此以往,我们的竞争力何在?”美国金融大亨们大声疾呼。这时,格林斯潘上台了,他很“体恤”华尔街,进行了诸多金融松绑,于是各种花样翻新的“金融创新”得以在1990年代后期层出不穷,以致于华尔街都没几个人能懂那究竟是什么!——10年后,“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猝然爆发。
同样为了“竞争力”,同样干出了看似毫不相干却实则一模一样的勾当,害人害己。
必然短视的“竞争力”
这时,我们当然有理由重新检讨“竞争力”。
曾几何时,它成为和“变革”、“创新”一样在企业家、学者嘴里泛滥的词汇,而且“变革”和“创新”的目的,正是“竞争力”。于是乎,“竞争力”就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了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
这就出了问题,而且一出就是大问题。
为什么?表面上看,“竞争力”理论并无不妥。但当我们进入现实时,会发现“竞争力”的背后,“不言而喻”的是“经营业绩”;而“经营业绩”的背后,又“不言而喻”的是“当前的、短期的”。不是吗?谁会谈论类似股票期权一样的、属于未来的“竞争力”?我们说“可持续发展”,但不会说“可持续竞争力”。“竞争力”,在我们潜意识里,就像现金一样,现支现用。
于是,当企业乃至行业都把“竞争力”作为无出其右的首要追求时,就必然导致企业乃至行业不择手段、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其结局,看看金融大亨的集体崩溃,看看乳业巨头的集体曝光,就一目了然。
不能只为“竞争力”!
而与以上差点合流而最终泾渭的,是日本乳业的强力监管。它们也曾因为行业监管得力而成本居高,导致“国际竞争力”不足而蠢蠢欲动。但最终,它们自问:难道还有比保证大家的健康,更重要的吗?于是悬崖勒马,成就了今天最让本土消费者放心的行业。
因此,各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需要反思:本企业超越“竞争力”的终极追求是什么?!满目疮痍之下……是时候了!
责任编辑:刘宏君
看到事物本质,才能脱胎换骨。
而刚席卷中国的“毒奶丑闻”和正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儿。
尽管祸端在大洋两岸,尽管行业天壤之别,但本质上,都是基于信息极不对称下,从业者内心无法自制的贪婪与侥幸。不论华尔街,还是土牛舍。
肇事者们还都有一个极为响亮的说辞:为了“竞争力”!
自从1990年代初“核心竞争力”理论问世以来,全世界的企业和学界都近乎为之疯狂。企业找到了自己“玩儿命”(借用杨钢先生的比喻)的理论基础,学者找到了自己可以“连绵不绝”的长寿课题。
都是“竞争力”惹的祸
这次毒奶丑闻,背景源自10年来国人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带来乳业市场的快速膨胀。在空前机遇面前,谁的圈地速度快,谁的产品供应足,谁的营销轰炸猛,谁就似乎赢得了“市场”,谁就实现了“做大做强”,谁就拥有了“竞争力”。但不幸,奶源不够,产量不足。怎么办?掺水!可不够,原奶稀了,过不了关。怎么办?加“料”!至于有没有害……大家默契不说谁知道!更况且,现在是“竞争”的关键时刻!我不干,大家也会这样干,那我的“竞争力”怎么办?——10年后,“惊涛骇浪”的乳业丑闻震动华夏。
洋人也一样。
这次金融危机祸起次贷,而次贷正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成果”。而其背景,也在于此前,美国银行饱受“竞争力”之困。自从19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危机频仍,20世纪初痛定思痛的美国强化了金融监管,包括严格的业务拆分,比如银行不得涉足保险,进而后来又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进行拆分。这导致很多金融业务,美国银行在美联储的“捆绑”下动弹不得,但外国银行却不受管制——“长此以往,我们的竞争力何在?”美国金融大亨们大声疾呼。这时,格林斯潘上台了,他很“体恤”华尔街,进行了诸多金融松绑,于是各种花样翻新的“金融创新”得以在1990年代后期层出不穷,以致于华尔街都没几个人能懂那究竟是什么!——10年后,“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猝然爆发。
同样为了“竞争力”,同样干出了看似毫不相干却实则一模一样的勾当,害人害己。
必然短视的“竞争力”
这时,我们当然有理由重新检讨“竞争力”。
曾几何时,它成为和“变革”、“创新”一样在企业家、学者嘴里泛滥的词汇,而且“变革”和“创新”的目的,正是“竞争力”。于是乎,“竞争力”就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了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
这就出了问题,而且一出就是大问题。
为什么?表面上看,“竞争力”理论并无不妥。但当我们进入现实时,会发现“竞争力”的背后,“不言而喻”的是“经营业绩”;而“经营业绩”的背后,又“不言而喻”的是“当前的、短期的”。不是吗?谁会谈论类似股票期权一样的、属于未来的“竞争力”?我们说“可持续发展”,但不会说“可持续竞争力”。“竞争力”,在我们潜意识里,就像现金一样,现支现用。
于是,当企业乃至行业都把“竞争力”作为无出其右的首要追求时,就必然导致企业乃至行业不择手段、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其结局,看看金融大亨的集体崩溃,看看乳业巨头的集体曝光,就一目了然。
不能只为“竞争力”!
而与以上差点合流而最终泾渭的,是日本乳业的强力监管。它们也曾因为行业监管得力而成本居高,导致“国际竞争力”不足而蠢蠢欲动。但最终,它们自问:难道还有比保证大家的健康,更重要的吗?于是悬崖勒马,成就了今天最让本土消费者放心的行业。
因此,各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需要反思:本企业超越“竞争力”的终极追求是什么?!满目疮痍之下……是时候了!
责任编辑:刘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