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一线教学,从挖掘生物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角度出发组织课堂教学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谈了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趣味性;思维能力
一、挖掘生物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知识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产生继续实验的动力。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一点点小成就,给予其肯定、鼓励性的评价。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开展课外实验,在生活中注重观察与我们生物知识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重要的方法还是我们教师的引导。例如,在学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作为参与国之一所起的重要作用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深远影响,讨论该研究可能引发的社会学问题等等。通过讨论,学生都能在基因方面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在这样曼妙的遐想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二、从学生角度出发,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的效率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我们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设计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现状,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步骤。
1.了解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保证学生在听课时能够有所侧重。在这个阶段,我会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去做预习,在教学开始时,以这些小问题为主线,并结合学生已学的内容,从学生已知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做大概的讲解。这个阶段由于比较简单,而且内容都是学生提前预习过的,因此学生都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并且有的时候还会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抢答一些问题。这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这个简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2.引导阶段
在为学生介绍完教学内容后,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做更为细致深入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更全面的掌握。在这个阶段,我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试着自己去解决。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一些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保护了较差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能够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选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挂图、实物、标本和板图等。当然,这些教学形式不能是固定的,我们一定要对预设几套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便于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使用阶段
当学生对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联系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挖掘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我们要课堂教学设计上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认知规律,既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善于设疑,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沿着多个方向探索和发展的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导出不同的结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质疑,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探究的心理。如在讲顶端优势原理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从以往对生产实践已有认识去进行发散思维。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①常见的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有哪些?如何加强其顶端优势?②生产实践中怎样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对顶端优势有关的各个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运用引导探索法,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发现法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在讲“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时,教师并不先发现病因,而是先向学生提问:“治疗该病的根本措施是什么?”这时,学生不能仅仅看事情的表象,而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蛋白质到RNA再到DNA的逆向推导。学生自然会明白:“镰刀型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治疗的根本措施是改变综的遗传物质。”这样能训练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阶段不可缺少的学科。我们教师要提高认识,要让学生提高认识。我们在教学之余要努力研究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也才是符合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郝柏林、刘寄星.主编,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29-58页
[2]方红峰.理科综合能力考试与生物学教学[J].中学生物学教学,2000(1):1-3
[3]魏景华.STS教育思想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J].生物学教学,2000(3):9-n
关键词:生物教学;趣味性;思维能力
一、挖掘生物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知识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产生继续实验的动力。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一点点小成就,给予其肯定、鼓励性的评价。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开展课外实验,在生活中注重观察与我们生物知识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重要的方法还是我们教师的引导。例如,在学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作为参与国之一所起的重要作用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深远影响,讨论该研究可能引发的社会学问题等等。通过讨论,学生都能在基因方面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在这样曼妙的遐想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二、从学生角度出发,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的效率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我们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设计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现状,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步骤。
1.了解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保证学生在听课时能够有所侧重。在这个阶段,我会设计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去做预习,在教学开始时,以这些小问题为主线,并结合学生已学的内容,从学生已知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做大概的讲解。这个阶段由于比较简单,而且内容都是学生提前预习过的,因此学生都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并且有的时候还会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抢答一些问题。这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这个简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2.引导阶段
在为学生介绍完教学内容后,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做更为细致深入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更全面的掌握。在这个阶段,我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试着自己去解决。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一些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保护了较差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能够有一定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选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挂图、实物、标本和板图等。当然,这些教学形式不能是固定的,我们一定要对预设几套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便于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使用阶段
当学生对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联系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挖掘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我们要课堂教学设计上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认知规律,既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善于设疑,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沿着多个方向探索和发展的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导出不同的结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质疑,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探究的心理。如在讲顶端优势原理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从以往对生产实践已有认识去进行发散思维。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①常见的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有哪些?如何加强其顶端优势?②生产实践中怎样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对顶端优势有关的各个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运用引导探索法,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发现法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在讲“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时,教师并不先发现病因,而是先向学生提问:“治疗该病的根本措施是什么?”这时,学生不能仅仅看事情的表象,而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蛋白质到RNA再到DNA的逆向推导。学生自然会明白:“镰刀型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治疗的根本措施是改变综的遗传物质。”这样能训练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阶段不可缺少的学科。我们教师要提高认识,要让学生提高认识。我们在教学之余要努力研究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也才是符合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郝柏林、刘寄星.主编,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29-58页
[2]方红峰.理科综合能力考试与生物学教学[J].中学生物学教学,2000(1):1-3
[3]魏景华.STS教育思想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J].生物学教学,2000(3):9-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