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项非常繁琐且复杂的工作,其牵扯的内容很多,不仅仅关乎到工程决策和计划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还关乎到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并且需要开展好责任成本的管控活动,保证项目的品质和速率合理,关注速率,切实提升利润。文章将针对此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施工组织;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经济效益
1加强工程决策和计划阶段项目管理
作为施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来源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活动,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计划、实施和结束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企业应做好如下工作:
1.1搞好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拟定工程项目施工各过程的组织、技术和经济等实施方案的综合性设计文件。它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总概算和招投标文件的主要根据,是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正确选择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随着工程建设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认证的推行,企业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体现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施工方案应经济有效,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不断地将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要素统一结合并对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动态管理和分层管理。
1.2做好投标工作
随着建筑市场招投标制度的全面实行,企业的投标竞争,不仅是施工企业根据施工环境和自身的条件争取得到工程施工任务和相应报酬的竞争过程,而且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改革,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除了做好投标前期信息收集与分析等基本工作外,企业还需认真研究投标的策略。①在编制先进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计算确定以最有效工期为前提,并保证合同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的最低预算成本;②要在最低预算成本上加一笔合理适度的目标利润;③要讲究投标报价的技巧策略。
1.3搞好施工预算管理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预算确定了工程造价、劳动力、材料、机械的消耗标准。搞好施工预算能够预测完成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投入,确定工程的目标成本和实现的利润,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领导要重视施工预算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实行预算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预算部门对整个施工企业验工计价的控制权;加强预算部门和计划、财务、审计、物资、劳资部门以及基层施工单位的联系,确保经济数据的快速传递和经济数据的正确性。
2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
2.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现场施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施工计划能否有效实施,企业的各项预算能否有效落实,并厉行节约,而且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经济社会责任和企业信誉,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现场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外,还需要了解现场,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处理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企业应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落实正确的施工方案,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建立健全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反应联动机制。
2.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在工程合同价格的控制下依法取得合理利润开展的管理活动,它是施工管理的核心,与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程的竣工决算、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关系,要使一个企业经济效益更大化,就必须坚持不懈的抓好造价管理,除了在招投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外;在工程中标后,要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工程实施阶段,更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强化施工人员的造价意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3工程项目结束阶段
3.1加强工程施工索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索赔是合同法律赋予合同双方的权利,是施工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弥补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损失,而且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树立索赔意识,在工程实施中利用一切客观存在的索赔机会,以合同文件为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加强复合型索赔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工程合同,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工程洽商,工程档案与项目信息管理等管理制度。
3.2加强工程欠款的清欠
施工企业的工程欠款不仅影响其工程垫款的收回,而且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和使用效率,影响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大清欠力度,建立清欠领导组及专职清欠办公室,由其专门负责制定办法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清欠工作并按职能部门分工制定责任制度,按照欠款金额大小,对清欠单位实施有差别的清欠措施以及建立严格控制垫资工程及防范风险的制度,必要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3做好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可以对施工单位送审结算书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审计公司和审核人员的基础上,要注重工程造价审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及采用。在审计过程中,要加强企业和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审计人员必须以合同、有关的文件规定和工程造价原始资料为依据,实事求地审核报送的竣工结算工程量是否正确、单价的计算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等等。
3.4工程项目的整个阶段,加强工程合同管理与审计监督
工程合同管理和审计监督是指对工程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进行监督检查,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發现的争执或纠纷进行处理,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对企业的造价管理和索赔,清欠工程欠款等意义都很重大。因此,施工企业在项目决策阶段,应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合同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进行研究和选择。在项目计划和实施准备阶段,做好合同的审查和风险分析工作。在项目实施阶段,确保合同的履行,处理必要的合同变更,进行索赔管理。在项目结束阶段,做好合同后评价工作,总结合同管理与审计监督利弊得失。 4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管理
4.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可靠完整,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和抵御生存风险,帮助管理层尽可能实现决策最优化,进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运用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用大财务管理理念指导财务工作,把一切与财务收支、资金收付、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成果有关的经济活动事项,都纳入财务管理范畴;建立健全科学的组织機构,通过清晰的职责、系统的分工使财务核算、经济预测、资金调控和审计监督有效结合,认真强化财务制度、建账原则和财务控制原则,从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实行财务会计的集中统一管理,提高其独立性并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4.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全面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具体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提高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应具备财务、审计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企业管理、运筹学、投资学、现代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审计过程中还要吸收工程技术、投资决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行专家参加;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在充分收集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同时,将审计关口逐步前移至项目经营全过程,实行工程项目定期连续审计,加大审计密度和力度,将审计重心由结果审计转变到更多地关注过程监控,加强对项目过程中效益的监控和对过程管理的分析,以在建项目为主要对象,以施工现场审计为主,自审上报为补充,完成由传统审计到管理审计的角色转换,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5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企业经济运行围绕的中心。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就必须分析探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不断的采取改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砚才.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探讨[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5(5).
关键词:施工组织;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经济效益
1加强工程决策和计划阶段项目管理
作为施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来源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活动,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计划、实施和结束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企业应做好如下工作:
1.1搞好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拟定工程项目施工各过程的组织、技术和经济等实施方案的综合性设计文件。它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总概算和招投标文件的主要根据,是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正确选择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随着工程建设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认证的推行,企业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体现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施工方案应经济有效,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不断地将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要素统一结合并对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动态管理和分层管理。
1.2做好投标工作
随着建筑市场招投标制度的全面实行,企业的投标竞争,不仅是施工企业根据施工环境和自身的条件争取得到工程施工任务和相应报酬的竞争过程,而且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改革,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除了做好投标前期信息收集与分析等基本工作外,企业还需认真研究投标的策略。①在编制先进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计算确定以最有效工期为前提,并保证合同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的最低预算成本;②要在最低预算成本上加一笔合理适度的目标利润;③要讲究投标报价的技巧策略。
1.3搞好施工预算管理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预算确定了工程造价、劳动力、材料、机械的消耗标准。搞好施工预算能够预测完成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投入,确定工程的目标成本和实现的利润,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领导要重视施工预算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实行预算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预算部门对整个施工企业验工计价的控制权;加强预算部门和计划、财务、审计、物资、劳资部门以及基层施工单位的联系,确保经济数据的快速传递和经济数据的正确性。
2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
2.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现场施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施工计划能否有效实施,企业的各项预算能否有效落实,并厉行节约,而且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经济社会责任和企业信誉,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现场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外,还需要了解现场,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处理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企业应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落实正确的施工方案,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建立健全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反应联动机制。
2.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在工程合同价格的控制下依法取得合理利润开展的管理活动,它是施工管理的核心,与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程的竣工决算、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关系,要使一个企业经济效益更大化,就必须坚持不懈的抓好造价管理,除了在招投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外;在工程中标后,要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工程实施阶段,更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强化施工人员的造价意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3工程项目结束阶段
3.1加强工程施工索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索赔是合同法律赋予合同双方的权利,是施工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弥补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损失,而且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树立索赔意识,在工程实施中利用一切客观存在的索赔机会,以合同文件为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加强复合型索赔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工程合同,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工程洽商,工程档案与项目信息管理等管理制度。
3.2加强工程欠款的清欠
施工企业的工程欠款不仅影响其工程垫款的收回,而且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和使用效率,影响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大清欠力度,建立清欠领导组及专职清欠办公室,由其专门负责制定办法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清欠工作并按职能部门分工制定责任制度,按照欠款金额大小,对清欠单位实施有差别的清欠措施以及建立严格控制垫资工程及防范风险的制度,必要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3做好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可以对施工单位送审结算书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审计公司和审核人员的基础上,要注重工程造价审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及采用。在审计过程中,要加强企业和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审计人员必须以合同、有关的文件规定和工程造价原始资料为依据,实事求地审核报送的竣工结算工程量是否正确、单价的计算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等等。
3.4工程项目的整个阶段,加强工程合同管理与审计监督
工程合同管理和审计监督是指对工程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进行监督检查,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發现的争执或纠纷进行处理,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对企业的造价管理和索赔,清欠工程欠款等意义都很重大。因此,施工企业在项目决策阶段,应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合同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进行研究和选择。在项目计划和实施准备阶段,做好合同的审查和风险分析工作。在项目实施阶段,确保合同的履行,处理必要的合同变更,进行索赔管理。在项目结束阶段,做好合同后评价工作,总结合同管理与审计监督利弊得失。 4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管理
4.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可靠完整,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和抵御生存风险,帮助管理层尽可能实现决策最优化,进而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运用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用大财务管理理念指导财务工作,把一切与财务收支、资金收付、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成果有关的经济活动事项,都纳入财务管理范畴;建立健全科学的组织機构,通过清晰的职责、系统的分工使财务核算、经济预测、资金调控和审计监督有效结合,认真强化财务制度、建账原则和财务控制原则,从制度上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实行财务会计的集中统一管理,提高其独立性并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4.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全面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具体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提高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应具备财务、审计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企业管理、运筹学、投资学、现代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审计过程中还要吸收工程技术、投资决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行专家参加;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在充分收集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同时,将审计关口逐步前移至项目经营全过程,实行工程项目定期连续审计,加大审计密度和力度,将审计重心由结果审计转变到更多地关注过程监控,加强对项目过程中效益的监控和对过程管理的分析,以在建项目为主要对象,以施工现场审计为主,自审上报为补充,完成由传统审计到管理审计的角色转换,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5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企业经济运行围绕的中心。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就必须分析探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不断的采取改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砚才.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探讨[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