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学的作用在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彰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给数学领域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现代数学。为了使数学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创新人才,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策略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创新是国家活力的源泉,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学科中逻辑性要求比较强的学科之一,学习难度相比初中阶段有很大提升,因此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必要。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采取相关的策略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一、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在时代背景之下,增强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该目标符合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学习数学课程对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利于分析数学与自然界、人类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理性思维看待事物,寻找解决办法。此外,高中数学课程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也很有帮助,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学生了解数学创造发展的过程,形成创新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二、 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1. 改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在现代化教学理念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之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应该要改变。教学观念的改变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紧密相连,保留原有教学观念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气氛难以活跃起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现代化教学观念中,教师并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不仅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在传统教学观念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運用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学生解题计算的教学,这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没有好处。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主动与教师进行对话,真正发挥创造能力,教学质量也会提升。
  2. 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能让教师和学生享受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课堂学习质量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因此,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教师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的课堂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创造性。尤其在遇上数学教学难点的时候,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配合教师完成学习目标,这样数学才能真正学得好。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力求在课堂上把问题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精彩的PPT来进行教学,或者是向学生讲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让学生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不盲目迷信教师,有问题直接提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自由散发思维,积极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在探索中增长见识和肯定自我,使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比如在学习各种函数的时候,学生容易把不同函数混淆,很难清楚的区分开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函数的图像、动态变化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函数区别,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函数知识。
  3.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因为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学生愿意去聆听数学课程,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愿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和教师产生过矛盾,双方都不愿意化解,使得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愿意听教师授课,教师也对此学生失去耐心。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关系到教学质量,关系学生自身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在遇到相同问题时,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力求化解矛盾,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和教师才能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相互进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新的教学观念下,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不必束手束脚,放心大胆地去探究、去质疑。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给每一个学生参与表达的机会,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会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数学学习中,教师不应该布置过多和重复性的作业,因为高中阶段课业压力巨大,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并安排学习时间,过于繁重的作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压制创造性思维的发散。况且每一个学生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水平也不同,重复性的作业对提升学习创造性没有任何帮助。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
  4.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是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又一重要措施。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建立课堂参与机制,以小组或者是自由组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给足学生探究讨论的时间。例如在数学公式的学习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导并上台演算,引导合作学习。只有把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起学习上的自信,这样才敢于创新。在布置课外习题时,教师可以改编题目,多一些思考题。改编题目的目的就在于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学习不再是那么死板,学习变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就会增强,灵活的运用知识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学生在证明数学题的过程中能把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正在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知识融会贯通,增强了探究学习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共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红梅.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4.
  [2]刘广知.高中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策略之我见[J].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2013.
  [3]秦正莲.高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我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在反思如今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否合理,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为多方面因素影响,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所以分析合作学习的应用对数学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应用  在学生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逐步转换观念和方式方法,要求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合作学
摘 要: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又是对生活的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途径;策略  数学对小学生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及作用,不仅是教学课程中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教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近些年来我国致力于教育
化学品船舶每航次必须洗舱,之后又要蒸舱,温度要达到80℃由于热胀冷缩造成主甲板面上油漆剥离.裸露部分长期受海水腐蚀造成严重锈蚀.这样就给船舶的维修保养工作造成困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的职责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过去的简单地传授知识变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本文浅析了问题导学法的基本含义,指出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并详细地探讨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一、 引言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不能适应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师有必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
摘 要:数学思想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解题能力,而是让学生具备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然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转化思想作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可以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也旨在探讨转化思想如何渗透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转化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一、 引言  转化思想又称为化归思想,是
摘 要: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第一动力,教育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学教育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的进行大胆尝试创新,小学数学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相比于其他学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想对小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掌握,仅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