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早前的“名城兴市,旅游兴市”到如今如火如荼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小镇”,它们或以文化为底蕴,或以自然风景为内核,或以产业为依托,尽情展示着“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和“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典型风貌。地域特色就是维持地域生机的源动力。本文将以武冈公房改造项目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武冈地域特色建筑。
关键词:地域特色;公房改造;武冈特色
武冈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自西汉文景置县起,汉长沙定王之子都梁敬侯刘遂置侯国于此,又明代朱元璋之子岷王朱楩驻跸武冈,至民国时期县城基本沿袭宋明格局。武冈古城近似正方形,以内城墙为界,南为外城,北为内城,内城西为大王城,东为小王城。武冈古城三城合一,城内有城城外有城。行政、商贸、住宅、娱乐等区域分城而设。城内有田土千亩,水井百口,渠水穿城而过,资水护住城南,即使敌军围城,城内居民仍能自种自给。
武冈公房改造项目为散落在古城内的二十多处房子,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为质量很差,需要重建的危房,第二期为需要保护和修复的传统建筑。本文主要以一期重建部分为例。
一期重建部分六处院落散落在武冈古城外城内。1号砚池塘公房位于传统街巷木货街和安远巷之间的砚池塘巷,处于木货街传统产业展示区。2号茅坪里3号林家巷4号严家院子位于西直街(西正街)南边的林家巷和茅坪里巷,处于庆丰巷传统生活体验区。5号跃进路公房位于主要街巷跃进路(小南门街)和次要街巷三元宫巷之间,处于太平门商贸文化体验区。6号和气街32号公房位于和气街(侍御坊前街)附近。
一、武冈民居风格风貌
武冈这座千年古城有它独特的韵味,其建筑朴实自由,和谐流畅,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本项目在设计时提炼武冈特有的建筑元素,设计属于武冈特色的传统建筑。
(一)武冈民居大多由一个个院落组成,这些院落都用高高院墙与外部隔绝。入口往往采用凹口屋的形式,一般正对着中间庭院,入口大门用条石砌筑,门两边上一般都刻有对联或图案,门上方一般是牌匾门楣。
(二)封火山墙,武冈的封火山墙有很多种,不同的建筑对应不同的封火山墙,像民居大部分用人字山墙,也有少量一字山墙、二字山墙和三字山墙,同一个院落的商业和住宅人字山墙也不一样。本项目的山墙样式采用武冈民居代表的人字山墙,前店后宅式的店铺部分延续商业的人字山墙。
(三)武冈民居大多为清末民国初的建筑,当时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欧式的建筑语言和传统建筑的碰撞产生了武冈特色的传统民居语言——弧形窗。这些弧形窗在严实的院墙上,成为古巷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武冈民居基本布局
(一)武冈民居位于湖南的西南。湘西南民居有两种典型的布局。
第一种为行列式布局,其建筑基本单元为三开间横长方形住宅。是一种主次分明的建筑布局模式,分为纵轴和横轴,纵轴为主要的轴线,沿纵轴方向布置独栋的正屋或以正屋组成的庭院,从而形成交通主轴,兼具家庭聚会场所作用,纵轴两边并列伸出三道至四道横向分支,每一支上又由四五个横屋采用对位的方式组合成组团,每一分支一般由家族的一支居住,整个村落建筑横竖相通,上下对齐,像祁阳县龙溪村李家大院和张谷英村都属于这种布局。
第二种为独栋式建筑布局,其基本建筑单元为院落,通过巷道组成组团。其布局可分为两种。
横巷组织组团是指:住宅正面设置主人口,多栋住宅沿面宽方向并联组合,构成村落的基本组团。位于住宅前方平行于其面宽方向的横巷成了基本邻里联系的通道。两栋住宅间多夹以辅助性的窄巷,起到防火通巷和冷巷的作用,住宅于山面也常设辅助性出入口。
纵向组织组团是指:住宅正面不开门,于山面设置主人口,多栋住宅沿进深方向前后串联组合,构成村落的基本组团。纵巷成为基本的邻里联系通道。纵向组织组团的方式多运用在用地局促,建筑密度大的村落中,一般总是和横向组织组团的方式结合使用。
(二)对比武冈的建筑特点,不难看出武冈民居布局属于纵横巷组织组团的独栋式布局,其布局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单元是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形式,有着中国传统民居特有的内向性的特点,外面是严实的砖石砌筑的高高院墙,而进入天井院落空间所有的门窗都是采用隔扇门窗的形式,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小小的天井展开。武冈的院落分为两种,一种为前店后宅式,一种为封闭院落。
2、天井院落将日照、采光、通风等都解决,所以栋与栋之间不必隔开太远的距离,在武冈民居的独栋式布局中,栋与栋之间的巷道窄的地方仅一米五到两米多的宽度。
3、武冈民居的外观看到的大部分是粉墙黛瓦,封火山墙与围墙的小屋檐跌宕起伏,在灰色的墙面背景上形成了灵活跳跃的画面。
3、武冈公房改造项目设计
综上分析,武冈古城的公房改造项目基本可以简化为几处院落的设计。本项目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如砚池塘,严家院子处在传统特色街巷,采用前店后宅式。院落在沿街一栋为开敞式布局,当街面是木制的排门板,后面两进为住宅。在次要街巷处的院落采用封闭的两进院落式布局,对外为实墙,对内院为开敞的格栅门窗。大部分院落主人口从沿街主入口进入,次入口从山墙侧面进入,主次出入口与两条主要街巷相连,出入便捷,流线清晰。
院落退让现有建筑要么满足消防间距6米或组团消防间距4米的要求,要么砌筑封火山墙与周边隔开,围墙与重建建筑之间形成小的天井院落,这样既有利于建筑的灵活开窗,以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同时又能防止与周边建筑太近产生的视线污染的问题。
四、结语:
武岡公房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从武冈的建筑特色人手,建筑武冈地域特色建筑,对如今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地域特色;公房改造;武冈特色
武冈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自西汉文景置县起,汉长沙定王之子都梁敬侯刘遂置侯国于此,又明代朱元璋之子岷王朱楩驻跸武冈,至民国时期县城基本沿袭宋明格局。武冈古城近似正方形,以内城墙为界,南为外城,北为内城,内城西为大王城,东为小王城。武冈古城三城合一,城内有城城外有城。行政、商贸、住宅、娱乐等区域分城而设。城内有田土千亩,水井百口,渠水穿城而过,资水护住城南,即使敌军围城,城内居民仍能自种自给。
武冈公房改造项目为散落在古城内的二十多处房子,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为质量很差,需要重建的危房,第二期为需要保护和修复的传统建筑。本文主要以一期重建部分为例。
一期重建部分六处院落散落在武冈古城外城内。1号砚池塘公房位于传统街巷木货街和安远巷之间的砚池塘巷,处于木货街传统产业展示区。2号茅坪里3号林家巷4号严家院子位于西直街(西正街)南边的林家巷和茅坪里巷,处于庆丰巷传统生活体验区。5号跃进路公房位于主要街巷跃进路(小南门街)和次要街巷三元宫巷之间,处于太平门商贸文化体验区。6号和气街32号公房位于和气街(侍御坊前街)附近。
一、武冈民居风格风貌
武冈这座千年古城有它独特的韵味,其建筑朴实自由,和谐流畅,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本项目在设计时提炼武冈特有的建筑元素,设计属于武冈特色的传统建筑。
(一)武冈民居大多由一个个院落组成,这些院落都用高高院墙与外部隔绝。入口往往采用凹口屋的形式,一般正对着中间庭院,入口大门用条石砌筑,门两边上一般都刻有对联或图案,门上方一般是牌匾门楣。
(二)封火山墙,武冈的封火山墙有很多种,不同的建筑对应不同的封火山墙,像民居大部分用人字山墙,也有少量一字山墙、二字山墙和三字山墙,同一个院落的商业和住宅人字山墙也不一样。本项目的山墙样式采用武冈民居代表的人字山墙,前店后宅式的店铺部分延续商业的人字山墙。
(三)武冈民居大多为清末民国初的建筑,当时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欧式的建筑语言和传统建筑的碰撞产生了武冈特色的传统民居语言——弧形窗。这些弧形窗在严实的院墙上,成为古巷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武冈民居基本布局
(一)武冈民居位于湖南的西南。湘西南民居有两种典型的布局。
第一种为行列式布局,其建筑基本单元为三开间横长方形住宅。是一种主次分明的建筑布局模式,分为纵轴和横轴,纵轴为主要的轴线,沿纵轴方向布置独栋的正屋或以正屋组成的庭院,从而形成交通主轴,兼具家庭聚会场所作用,纵轴两边并列伸出三道至四道横向分支,每一支上又由四五个横屋采用对位的方式组合成组团,每一分支一般由家族的一支居住,整个村落建筑横竖相通,上下对齐,像祁阳县龙溪村李家大院和张谷英村都属于这种布局。
第二种为独栋式建筑布局,其基本建筑单元为院落,通过巷道组成组团。其布局可分为两种。
横巷组织组团是指:住宅正面设置主人口,多栋住宅沿面宽方向并联组合,构成村落的基本组团。位于住宅前方平行于其面宽方向的横巷成了基本邻里联系的通道。两栋住宅间多夹以辅助性的窄巷,起到防火通巷和冷巷的作用,住宅于山面也常设辅助性出入口。
纵向组织组团是指:住宅正面不开门,于山面设置主人口,多栋住宅沿进深方向前后串联组合,构成村落的基本组团。纵巷成为基本的邻里联系通道。纵向组织组团的方式多运用在用地局促,建筑密度大的村落中,一般总是和横向组织组团的方式结合使用。
(二)对比武冈的建筑特点,不难看出武冈民居布局属于纵横巷组织组团的独栋式布局,其布局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单元是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形式,有着中国传统民居特有的内向性的特点,外面是严实的砖石砌筑的高高院墙,而进入天井院落空间所有的门窗都是采用隔扇门窗的形式,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小小的天井展开。武冈的院落分为两种,一种为前店后宅式,一种为封闭院落。
2、天井院落将日照、采光、通风等都解决,所以栋与栋之间不必隔开太远的距离,在武冈民居的独栋式布局中,栋与栋之间的巷道窄的地方仅一米五到两米多的宽度。
3、武冈民居的外观看到的大部分是粉墙黛瓦,封火山墙与围墙的小屋檐跌宕起伏,在灰色的墙面背景上形成了灵活跳跃的画面。
3、武冈公房改造项目设计
综上分析,武冈古城的公房改造项目基本可以简化为几处院落的设计。本项目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如砚池塘,严家院子处在传统特色街巷,采用前店后宅式。院落在沿街一栋为开敞式布局,当街面是木制的排门板,后面两进为住宅。在次要街巷处的院落采用封闭的两进院落式布局,对外为实墙,对内院为开敞的格栅门窗。大部分院落主人口从沿街主入口进入,次入口从山墙侧面进入,主次出入口与两条主要街巷相连,出入便捷,流线清晰。
院落退让现有建筑要么满足消防间距6米或组团消防间距4米的要求,要么砌筑封火山墙与周边隔开,围墙与重建建筑之间形成小的天井院落,这样既有利于建筑的灵活开窗,以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同时又能防止与周边建筑太近产生的视线污染的问题。
四、结语:
武岡公房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从武冈的建筑特色人手,建筑武冈地域特色建筑,对如今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