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对普通高校图书馆在转型期馆员的角色转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 转型期 馆员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254-01
图书馆“转型”是指图书馆办馆模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更新,以及服务方式、管理方法、工作手段等方面的改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群的飞速发展与广泛使用,我国图书馆将进入一个以无纸情报交流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与信息时代。现代化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文献信息及各种数据的。因此,探讨网络信息时代馆员角色新的内涵,重新定义馆员的角色,已成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转型期馆员的角色转变。
1 网络信息时代馆员角色内涵的转变
所谓角色,是指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回顾馆员角色的历史演变,其每次转变角色无不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全球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将使图书馆工作在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上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技术手段和社会环境为图书馆的发展和馆员角色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馆员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其角色定位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员主要限于对文本书籍的“借借还还”,信息的导航角色大多停留在针对一次文献而展开的口头式的基础问答,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员更应侧重对二次,三次文献的信息关联导航,对相关边缘科学、交叉学科领域的信息导航;对研究型专类文献信息的情报跟踪与知识导航,同时也更加注重对读者群体的调研过程。研究不同类型读者需求信息的不同导航与方法手段,即实现“由单一的表层的资料整理转变为动态的多样化的深层信息揭示,借助各种技术媒体,高质量地导航读者的信息要求”。
2 新形势下馆员知识和技能的转变
通过对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员多元化角色定位的探讨,从中不难看出新形式需求的馆员队伍将是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精通外语,具备某一学科知识背景,同时又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成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历、专业及年龄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缺少高学历、研究型的人才;随着学校的发展,所开设专业不断拓展,图书馆多年来未配备所开设专业馆员,缺少专业学科馆员;在年龄结构方面:50岁以上居多,队伍素质现状离网络时代馆员角色这一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计算机和网络计能水平普遍较低
转型时期很多老馆员没有经过计算机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程度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计算机基本技能尚未掌握,谈何熟练应用。即使在一些现代化技术应用几乎较高的图书馆也普遍感觉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匮乏。
2.2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图书馆员队伍构成的现状,且不说各馆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具备规定学历的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到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即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馆员中也是各类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多于其它学科专业毕业生,而具有某一学科知识背景,又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人员为数不多。
2.3 外语人才普遍短缺
由于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与应用,网络流动的信息中英文信息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想在网络中畅游,有效地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则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阅读水平,尤其是英语知识水平,精通外语、便成为数字图书馆员的必备工具,图书馆员队伍中达到这一要求的人才比较少。能够精通具有某一学科知识背景的科技外语阅读翻译的人才就更为短缺。
2.4 馆员年龄老化
信息时代知识发展、更新越来越快,对图书馆馆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它需要的是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过硬,敢于和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一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立的高校图书馆中的老馆员就很难适应这一要求。
3 转型时期馆员素质的转变
信息社会中的现代化圖书馆,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大大加强,但馆员的素质却跟不上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提高馆员的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馆员自身也应从多角度审视自己不足的方面,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以适应信息时代对馆员的要求。
3.1 信息员的素质
在工作手段日益自动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图书馆员自身已将由文献传递者变为信息导航者。读者更多的是希望直接获得有用的信息,而不愿去学习如何获取,他们希望馆员能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这就要求馆员必须熟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电脑网络和通讯的基本知识,要熟悉网络资源利用的途径等等。
3.2 学者的素质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中心,它是一个学术机构,有人把图书馆比作“超市”,那仅仅是从它的贮存,获取功能来说,在信息时代馆员的任务不仅仅是停留在对文献简单的“存”和“取”上,更重要的是主动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信息推送,科研项目跟踪等,如专题信息发布、网上信息咨询、建立信息服务合作网络平台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学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馆员面对的是各种知识层次和从事不同专业的人,所以馆员应该具备较高的学历、较高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做好读者的信息咨询与文献服务工作。
3.3 图书馆专业素质
转型期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因信息环境和服务手段的变化,服务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技术含量,网络环境下读者希望得到馆员的帮助和指导,得到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导航、知识分类的能力。转型期对馆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具备一般的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高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如:文献资源的采集、编目加工、图书流通、典藏以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技术等知识,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迅速增长,对馆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馆员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适应馆员的角色定位,已成为每个馆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馆员首先必须加强自我学习与提高,要不断开拓创新和积极接受再教育,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尽快适应馆员职业角色的转变。其次,图书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努力充实和进一步提高馆员的文化素质、专业学科素质、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使图书馆员适应信息时代的角色,承担起社会所赋予图书馆馆员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詹东.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社会角色的定位与转换[J].新世纪的图书馆员,2003(12).
[2] 王丽.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J].图书馆论坛,2004(3).
关键词:图书馆 转型期 馆员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254-01
图书馆“转型”是指图书馆办馆模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更新,以及服务方式、管理方法、工作手段等方面的改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群的飞速发展与广泛使用,我国图书馆将进入一个以无纸情报交流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与信息时代。现代化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文献信息及各种数据的。因此,探讨网络信息时代馆员角色新的内涵,重新定义馆员的角色,已成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转型期馆员的角色转变。
1 网络信息时代馆员角色内涵的转变
所谓角色,是指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回顾馆员角色的历史演变,其每次转变角色无不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全球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将使图书馆工作在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上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技术手段和社会环境为图书馆的发展和馆员角色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馆员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其角色定位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员主要限于对文本书籍的“借借还还”,信息的导航角色大多停留在针对一次文献而展开的口头式的基础问答,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员更应侧重对二次,三次文献的信息关联导航,对相关边缘科学、交叉学科领域的信息导航;对研究型专类文献信息的情报跟踪与知识导航,同时也更加注重对读者群体的调研过程。研究不同类型读者需求信息的不同导航与方法手段,即实现“由单一的表层的资料整理转变为动态的多样化的深层信息揭示,借助各种技术媒体,高质量地导航读者的信息要求”。
2 新形势下馆员知识和技能的转变
通过对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员多元化角色定位的探讨,从中不难看出新形式需求的馆员队伍将是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精通外语,具备某一学科知识背景,同时又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成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历、专业及年龄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缺少高学历、研究型的人才;随着学校的发展,所开设专业不断拓展,图书馆多年来未配备所开设专业馆员,缺少专业学科馆员;在年龄结构方面:50岁以上居多,队伍素质现状离网络时代馆员角色这一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计算机和网络计能水平普遍较低
转型时期很多老馆员没有经过计算机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程度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计算机基本技能尚未掌握,谈何熟练应用。即使在一些现代化技术应用几乎较高的图书馆也普遍感觉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匮乏。
2.2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图书馆员队伍构成的现状,且不说各馆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具备规定学历的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到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即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馆员中也是各类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多于其它学科专业毕业生,而具有某一学科知识背景,又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人员为数不多。
2.3 外语人才普遍短缺
由于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与应用,网络流动的信息中英文信息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想在网络中畅游,有效地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则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阅读水平,尤其是英语知识水平,精通外语、便成为数字图书馆员的必备工具,图书馆员队伍中达到这一要求的人才比较少。能够精通具有某一学科知识背景的科技外语阅读翻译的人才就更为短缺。
2.4 馆员年龄老化
信息时代知识发展、更新越来越快,对图书馆馆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它需要的是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过硬,敢于和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一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立的高校图书馆中的老馆员就很难适应这一要求。
3 转型时期馆员素质的转变
信息社会中的现代化圖书馆,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大大加强,但馆员的素质却跟不上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提高馆员的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馆员自身也应从多角度审视自己不足的方面,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以适应信息时代对馆员的要求。
3.1 信息员的素质
在工作手段日益自动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图书馆员自身已将由文献传递者变为信息导航者。读者更多的是希望直接获得有用的信息,而不愿去学习如何获取,他们希望馆员能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这就要求馆员必须熟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电脑网络和通讯的基本知识,要熟悉网络资源利用的途径等等。
3.2 学者的素质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中心,它是一个学术机构,有人把图书馆比作“超市”,那仅仅是从它的贮存,获取功能来说,在信息时代馆员的任务不仅仅是停留在对文献简单的“存”和“取”上,更重要的是主动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信息推送,科研项目跟踪等,如专题信息发布、网上信息咨询、建立信息服务合作网络平台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学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馆员面对的是各种知识层次和从事不同专业的人,所以馆员应该具备较高的学历、较高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做好读者的信息咨询与文献服务工作。
3.3 图书馆专业素质
转型期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因信息环境和服务手段的变化,服务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技术含量,网络环境下读者希望得到馆员的帮助和指导,得到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导航、知识分类的能力。转型期对馆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具备一般的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高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如:文献资源的采集、编目加工、图书流通、典藏以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技术等知识,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迅速增长,对馆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馆员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适应馆员的角色定位,已成为每个馆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馆员首先必须加强自我学习与提高,要不断开拓创新和积极接受再教育,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尽快适应馆员职业角色的转变。其次,图书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努力充实和进一步提高馆员的文化素质、专业学科素质、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使图书馆员适应信息时代的角色,承担起社会所赋予图书馆馆员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詹东.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社会角色的定位与转换[J].新世纪的图书馆员,2003(12).
[2] 王丽.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J].图书馆论坛,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