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世界“比翼鸟”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ar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光明日报》的《艺萃》副刊“光影天地”版发表了刘炳琦、杜一芳夫妇在国外拍摄的几幅摄影作品。
  他,退休后沉醉光影空间
  刘炳琦、杜一芳这对迷恋摄影艺术的夫妇,他们的作品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和境界。其实,他们是摄影的业余爱好者,属于“发烧友”中的“高烧不退”一类。刘炳琦长期从事宣传、新闻和教育工作,是厅局级领导干部。他退休后,把兴趣“回归”到摄影和书法。他热爱摄影,是因为小小相机能引导他走近自然,亲近社会;迷恋书法,是因为一支毛笔可让他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从事两项爱好,既无宏伟设想,也无功利驱使,相机所向,毛笔所及,皆以一种淡定的心态观察、思考、研习、陶醉,把自己认为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把自己有所感悟的东西表达出来,与亲朋好友分享。
  刘炳琦的摄影活动始于2000年一次出访欧洲。那里的城市风貌、自然环境、建筑、雕塑、绘画,还有艳丽、从容而恬静的人群,每一处都那么迷人,每一处都讲述着动人的故事,于是刘炳琦强烈地意识到,在访问考察之余,应该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点什么。从此,他对摄影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
  纵观刘炳琦的摄影作品,质朴不造作,平和不张扬,随意甚至匆匆间却露出人文关怀,这是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真爱与拥抱,也是他宽阔胸襟在方寸之间的浓缩。在他擅长的风光题材摄影创作中,通过构图,对画面中诸多元素的铺排,融入了明确的表现意识。反映人的生存状态纪实类摄影作品是摄影爱好者难以把控的,而刘炳琦却拍得有声有色、有章有法,画面中流淌出浓烈又清纯的人文视角。他拍摄的《莫斯科街头》就是在俄罗斯访问时,在这个城市街头巷尾拍摄的感人的瞬间。画面中,一位看厕女工在工作室内专注地读书,令人肃然起敬。
  她,亲友激赏唤醒对摄影“执着心”
  杜一芳长期在高校从事党务行政管理工作,一次旅游激发了她对摄影挥之不去的迷恋和热情。那是杜一芳和几个同事结伴去九寨沟观光,除了拍纪念照,她情不自禁地拍了许多风光照片。回到西安后她把拍摄的风光照片冲印出来和朋友们一起欣赏,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扬她拍得好,鼓励她把这些照片拿去参展。从此出去转悠,杜一芳都要带着相机,在她喜爱的光影天地中孜孜追求。在摄影圈几位朋友和老伴的帮助下,杜一芳的摄影技术日渐提高,短短几年时间便涉猎了极广泛的题材,作品先后在一些报刊发表,在省、市及全国参展获奖,还有一幅作品选送到印度展览。杜一芳的摄影作品有的大气磅礴,有的妩媚秀美,有的意趣昂然,无不透出一种有追求的摄影语言的表述与创作思考,。陕西省著名摄影家柏雨果这样评价杜一芳:对于一位年长女性,摸相机仅仅四五年时间便有如此成绩,这其中的因由恐怕不是一个“执著”便能说得明白的。我觉得她细胞里便有摄影的天分。
  近年来,刘炳琦和杜一芳分别出版了凝聚他们摄影创作心血的作品集《心路屐痕》和《逐光掠影》。刘炳琦在《心路屐痕》的后记中深情地写道:“我还要感谢我的老伴杜一芳女士,她既是我的生活伴侣,也是和我一起搞摄影的影友,她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坚持业余摄影的精神支柱。”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从线条与颜色的运用、片断画面的内部贯通以及小说主旨与中国传统绘画意蕴的内在关联出发,讨论《复仇》体现出的“画境小说”特征所带来的恬淡自然而又意蕴悠远的艺术效
绘画是当代文化和艺术的一种非常主要的类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绘画与许多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设计艺术更为重要.就当代设计的发展而言,绘画的应用非常重要,并且双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问题,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承具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全面塑造合格的时代新人、有力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潜在价值,提出了借
<正>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T2DM)认知功能障碍组、T2DM认知功能正常组、糖耐量及认知功能正常组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量表评分,选定研究对象,并对其行磁共振成像及
会议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提升教育理论、提升专业能力的发展过程,只有专业知识积累才能确保幼儿教育事业的良性蓬勃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树立新时代幼儿教师专业形象  1、幼儿教师要更新自身观念和角色定位。让教师认识到我们幼儿园教师是每个孩子走出家庭的第一任教师,是培养新一
本试验旨在通过侧耳属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对沼气原料进行预处理后,探讨其总氮含量变动情况,从中了解凤尾菇是否可提高底物内氮素含量。试验处理见下表。 各处理样
苏柑在我省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五十年代闽北地区果树资源调查也记载了苏柑,六、七十年代则进一步开展了苏柑的利用研究,认为是福建一大特产.主产县尤溪,年产数万斤,零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