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先生及其他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ong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青少年时代是在乡间度过的,那时乡人都管医生叫先生。无论城乡,动辄医生云云,是近几十年间的事。先生一词则淡出了人们的语境,偶尔叫“先生”,或是在称呼民主人士,或文人学士墨客,吹捧抬举对方的大著、大作、墨宝、丹青,便先生、先生地不绝于口,此外,则鲜有称先生的。
  不过我总以为,过去人们称医生为先生则更雅,更有人文内涵,彰显了深遠的古代文明,而由称先生改为医生,更多给人技术层面的感觉。
  医者,仁术也。古代的好中医治病处处彰显着人文关怀,不像今天的机修工,敲敲打打、拧拧转转就修理好机器的毛病,而是一个生命与生命、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携手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动过程,有技术层面,更有精神、道德、伦理层面。就连药店的名号也常有“仁”字,如北京的“同仁堂”,石家庄的“乐仁堂”抑或“同济堂”等,说明医有仁,医不能离仁,很纯洁、很高尚、很仁爱,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是也。
  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是医患零距离地观察、研判。患者要把自己的身体隐私、生命信息,无保留地反馈给先生(医生),表现的是一种无上的信任;而先生对患者从气色上观察,呼吸气味上辩识,询问患病过程及症状上探求病因,脉搏感觉上把握病症的疾缓,真地一丝不苟。如果没有拳拳仁爱之心,单是嗅辩病人呼吸气味,如何能做到?作过这一番诊视,先生心里就有底了,患者之疾是实症还是虚症,是阴虚还是阳虚,是阴虚火旺还是偶感风寒,是气滞血淤还是痰迷心窍等等,病因病理,了然于胸。诊断准了,铺平纸张,提笔濡墨,开出一张药方来。开好了,先生还要用右手中指轻点药方上每一味药,检视君、臣、佐、使搭配是否稳当,至于十八反、十九畏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良医药方的。患者告辞,先生还要反复告诫起居饮食、情绪心志牢记什么,忌讳什么。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先生还要教给患者有关的护理知识和康复要领。在这种氛围里,医生将患者视为亲人,患者将医生称为先生,视为可尊敬、可信赖的师长。
  笔者的中学时期,班级里清一色的寒门学子,囿于当时的生活环境,感冒发烧、肠炎肚疼那是少不了的病,一场流感来袭,班里总有十几个学生发病,乡医便是学生的健康守护神。笔者只记得到乡卫生院去,有一位慈眉善目的乡医为我把脉、开方、包药,两角五分钱一剂草药,提回班里,有共享药锅,在校园里捡些柴草,找个僻静角落自己煎药,超不过一元钱就病愈,又去上课了。也经常囊中羞涩,兜里摸不出那几角钱,无妨,乡医记上取药人姓名、何村、家长何人即可。也还常常从乡医那里讨得一捆积年老月要卖废纸的药方,拿回家里用母亲的针线缝缀起来,便是作业本。中学六年,我除了不忘自己的师长,就是不忘那些有让人信服的医术,又仁慈善良、和蔼可亲的乡医。这些人没有学历、没有职称,但有仁术、仁心,我和乡亲们一样,称这些乡医为先生。那时虽然贫穷,医疗条件落后,但乡医们实实在在为贫困人群解决了许多基本的医疗保健问题,今天回忆起,仍然温馨。
  时下的医疗卫生领域已经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医疗卫生领域的设施、技术手段高度现代化、智能化了。依靠X光、B超、CT、核磁共振,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腑看得一清二楚;化验一滴体液,电子显微镜下便能准确读出细菌的数目;几瓶抗生素让嚣张无比的病毒全军覆灭;还有,过去“开膛破肚”的大手术现在微创一个小口就可搞定,心脏搭桥、置换瓣膜一如园丁移花接木等等。医学之进步、医疗之神奇、医生之能耐令人叹为观止。
  但这只是事物的一面,还有另一面。医学进步了,技术设备发达了,医疗手段更多了,但医疗领域的问题不是减少了,反而增多了;医患纠纷不是消失了,而是时有发生。最近(2017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系统表彰大会上强调医务工作者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要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钻研医术、弘扬医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总书记的指示是要求、是方向,也是卫生战线改革的圭臬。循着这一思路我们就能发现当前医疗卫生领域还有群众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地方,比如“医者仁术”“悬壶济世”的医界传统被淡化,救死扶伤的宗旨自觉不自觉地被淡化,职业道德(医德)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前进步伐未能与时俱进,一些地方和环节的医疗过度市场化,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或只讲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医生与医药代表结成“同盟”,医院考核每个医生的创收指标,医生间攀比收入、开大方、滥用抗生素、过度检查与治疗等等,这些是必须改进甚至革除的积弊,要让医疗卫生回归其公益的本质。
  由中央顶层设计逐步展开的医疗改革正在卓有成效地推进,关于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和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医生队伍的各项指示,清晰具体;卫生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受到群众爱戴的良医、仁医更是可学可行。扫除某些地方医疗部门的不良风气,让医改沿着正确道路前行并取得社会公认的成果是完全可以办到的,这也是百姓的热切期盼。
其他文献
作家是钟情写作的文字组合者,是从事文学创作且卓有成就的人。按创作题材来区分,作家主要有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等。  有人说:作家就是将生活写成文字的人。还有人说:作家是虚构生活,将一些平淡的生活添油加醋,将片段巧妙地链接,构成悬念和跌宕起伏的生活情节,满足人们猎奇心态的人。还有人以为,或穷或富、或贵或贱的人生,都是客观存在,人人都在写自己的生活,所以文学是可有可无的娱乐,作家是可有可
期刊
“不因人热”  网上曾热传一封“美国教授开除中国研究生”的信。教授很反感那学生的“机巧”作风,举例说:“你刚来的时候,和我谈话,动不动就扯出一些社会‘名人’,这个,那个,你跟他们都认识……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的名字夹在你和我的谈话中……他们与你我都无关。想用社会‘名人’来衬托你自己的地位,要么是骗人,要么是骗自己,都是想掩饰你先天的不足,没有自信心。”喜欢吹嘘自己与名人的交往,借此自抬身价或
期刊
公司的总裁助理辞职了,经人事部层层筛选了一批应聘者之后,总裁打算亲自约见剩下的12名应聘者。面试的时候,总裁只提了一个问题:“在你看来,一个公司里,股东、客户和员工,哪个最重要?”  前11名应聘者中,有的回答股东最重要,因为他们是公司的投资者;有的回答客户最重要,因为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有的回答员工最重要,因为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公司才能获利。  这些人回答时分析得头头是道,总
期刊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诗太好了,每到秋天,我便想起它。  蟋蟀是我老家老宅里的朋友,确切地说,是童年的朋友,装在铁罐子里,宝贝似的。平时它不叫,一立秋,千张弓,万把琴,一齐拉响。什么琴声最好听,什么音乐最动人?我说不上,那都是人创作的,是带有思想和情调的,虫声不是人创作的,但同样是有情调的,为什么蟋蟀一叫,就让人心动,就把人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呢?  我们家有一个储藏室,有十多平方
期刊
一  题目里的×,是一个姓,《百家姓》里的任何一个姓。如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二  老×与×老,皆为称呼,各有各的感情色彩:×老,是對那些在某一行业、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敬称。对一般人而言,岁数大了,多是在姓的前面加个老,称作老×。喊老×,也许对被喊者不乏尊敬,但老×的称谓本身没有这层意思:老字在这儿,不过是一个构词的前缀,而前缀,用途有仨:一、称呼人
期刊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明明在做七言古诗,可起笔就是“五言”,四个五言分句以后,开始“七言”,七言又不顺他手了,再来“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之后终于“七言”到底。这里,押的韵也多变,先是“丘”“楼”,再成“傍”“张”,最终又以“京”“清”煞尾。李白的乐府诗更是随兴而来,尽兴而去。《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应该是他的代表作了,句子长短和韵律,都随李氏天马行空。比如《蜀道难》,不仅押韵多变
期刊
文章题目这五个字,是从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韩红艳博士发来的微信里“拿”过来的,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则发生在前不久欧洲游的行程中。  曾经有不短时间,在我们的心目中,所谓旅游,就是游山玩水逛景点,也因此,才有了诸如“车开就睡觉,车停先撒尿,景点不能少,拍照最重要”之类的坊间俚语。至于购物嘛,则被认为是商家和导游相互勾结,让游客花大价钱、买次等(甚或劣等)货的伎俩。这种恶劣现象,在一些地方当然存在,
期刊
今年上海伏天奇热,居然一气打破上海145年有气象史以来最高温、39度极端高温天数以及37度以上连续高温天数的三项记录。赤日炎炎似火烧,我在家里孵空调,上上网,写写稿,不由得忆起童年度夏时的种种童趣、野趣。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我随父母从长宁的兆丰别墅迁居到当时的乡下塘桥老屋。生活环境的遽然改变,使我很快跌打滚爬成了与农家孩子为伍的“野孩子”。  时光回流,现在想起来,那年头的孩子其实是真“自由”
期刊
与人聊起玉米饭时,我最先提到的就是嫩玉米,因为那是我幼年时最爱吃的,也算是玉米饭的一种吧。  生产队时代,队里有好大面积的玉米地,结出玉米穗后,虽然外面包着玉米皮,也是那么让人眼馋,涎水欲滴。那是因为吃过嫩玉米后,有瘾了。那时,大队部有看青队,昼夜巡逻,有人一旦偷剥玉米穗,被看青队抓住,会挨批斗,甚至游街示众。人要脸,树要皮,谁也不想为吃嘴丢人丧脸啊!我爹作为队长,更是严以律己,但他知道我和二弟爱
期刊
黄药眠是著名教育家、文艺理论家,1956年,他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上同时发表了《论食利者的美学》一文,发动并参与了一场美学大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他敢于挑战权威,对李泽厚、朱光潜和蔡仪等三位著名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泽厚、朱光潜、蔡仪读到黄药眠的文章后,也相继对黄药眠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因此,李泽厚、朱光潜和蔡仪都成了黄药眠的“论敌”。按照惯常的思维去理解,既是“论敌”,就应该“水火不相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