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大陆非洲,既有浓密茂盛的热带雨林,又有世界上最广袤的撒哈拉沙漠,还滋生着古朴粗犷的风俗民情。在这块被赤道横穿的大陆上,生活着众多不同民族和部落的人民,关于他们的一切对很多其他地区人来说都是陌生而神秘的。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人踏上非洲的土地,其中大多数人都奔向尼罗河流域,仰望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感受世界闻名的埃及文化。事实上,除了这些热门地域和景点,非洲还有更多并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历史文化值得了解与欣赏。
阿散蒂刀即是非洲历史文化中的一件珍品。该刀诞生于何时何地?有哪些形制特点?请看——
阿散蒂刀溯源
从公元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就开始进入非洲大陆,对沿海地区的多国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资源掠夺与黑奴贩卖。加纳是非洲西部沿海诸多小国之一,因黄金矿藏资源丰富,受到欧洲多国殖民者的侵略,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虽然饱受欺压,但加纳人民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开展着抵抗运动,为摆脱殖民统治而不懈努力,最终于1957年3月6日宣布独立。
地处加纳中南部的阿散蒂地区,现在是加纳的十个省份之一,人口数量在加纳各地区中排名第一,其首府库马西是加纳的第二大城市。回溯阿散蒂的历史,在18世纪,它曾经是辉煌一时的阿散蒂王国。18世纪末,强盛统一的阿散蒂王国成为英国殖民者向西非内陆扩张的障碍,英国千方百计挑拨沿海各邦,特别是芳蒂族人与阿散蒂族人的关系,矛盾因此激化。1806~1900年,英国与阿散蒂王国先后发生9次战争,次数之多,时间之长,在非洲以至亚非拉殖民史上极为罕见。
在阿散蒂人之间的部落战争以及抗英战争中,阿散蒂刀是他们最重要的兵器之一。在进攻与防守相结合的近距离格斗中,在注重有刃兵器使用的肉搏战中,阿散蒂刀的身影都随处可见。
阿散蒂刀最初只是战场上的一件常用兵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阿散蒂纹章的组成部分,如今依然是阿散蒂武术文化发展中重要的载体。
形制精美,刀身载有独特符号
在阿散蒂王国建立初期,阿散蒂刀尚未成为军队的主要攻击武器。当时的阿散蒂刀整体沉重,因为它主要由青铜打造而成,后来才逐渐开始使用铁为铸刀材料。
阿散蒂刀由刀身、刀柄及刀鞘组成。
刀身
阿散蒂刀刀身呈弯曲状,多为单刃,也可见双刃或三棱刃。刀身宽度在靠近刀柄处较窄,向着刀尖处逐渐扩大。一些阿散蒂刀在刀尖处带有突出的小弯钩。用于实战的阿散蒂刀刃口锋利,而用于仪式的礼仪刀则没有利刃。阿散蒂刀的刀身上多刻有线条装饰或镂空一些代表着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它们承载着惟有当地族人才能理解的独特信息。
刀柄
刀柄多以硬木或金属雕刻而成,有的在表面刻有阿散蒂特有的符号,也有的刀柄上包覆着带有符号的金箔。刀柄末端的刀首多采用球形设计,目的是达到与刀身相平衡的效果,有的刀首也会以金箔进行包覆装饰。金箔包覆刀柄的这种方式在当地是从17世纪兴起的。
刀鞘
刀鞘通常由动物皮革制成,制作精美的刀鞘还设有浮雕。例如,在阿散蒂土王(Asantehene)的权力宝刀上,就设有金制浮雕,该浮雕为一条盘绕的蛇,蛇嘴里叼着一只鸟。浮雕展示着一只受到控制、无法高飞的小鸟,其寓意是掌控权力的人需要具备耐心与谨慎的特质,方能控制一切。
1902年,英国人将阿散蒂土王驱逐出境,加纳变得更难管治,因为许多加纳人仍愿意效忠一个已经失去权力的阿散蒂土王。于是,英国人在1924年恭迎土王回国,1938年举行阿散蒂复国仪式,恢复“阿散蒂酋长会议”的管治方法。阿散蒂土王至今在加纳具有崇高地位,阿散蒂王位一脉单传到今。
类型多样,称谓繁多
传统的阿散蒂刀主要分为Mpomponsuo、Akrafena、Nsuaefena、Afenatene、Afenanta五大类,它们在刀身长短上有所差异,而形制特征方面区别不大。前三类属于短刀,后两类属于长刀。它们都被用于战争中,长刀一般无鞘,短刀多数配有刀鞘,主要在后续攻击中使用,短刀还会被使用在各类仪式中。战争期间,使用者往往全身着甲并左手持盾牌,右手持阿散蒂刀。
“Mpomponsuo”是最古老的高等级阿散蒂刀,是阿散蒂短刀中重要的代表类型。该刀诞生于阿散蒂国王奥坡库(Opoku)在位的1731~1742年期间。它是阿散蒂历届国王宣誓就职时使用的礼仪刀,仅由国王身旁的两名保镖持有,象征着责任、力量、忠诚、勇敢和权威。
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把19世纪的Mpomponsuo实物看,其制作工艺精良。这把刀长度为61.5cm,刀身最宽处为7cm。刀身一面平滑,另一面刻有两条血槽。在刀身较宽大之处的刀刃部位,镂空有圆形和三角形图案。木质刀柄呈哑铃状,握柄部分包覆着金箔,两端的球体则覆以豹皮。木质刀鞘同样表面覆有豹皮,在靠近鞘尾处设有浮雕,浮雕为盘踞的一条空心黄金蟒蛇,鞘身部分另配有金箔和银箔进行装饰。
“Akrafena”主要用于战争和一些仪式中。在战争期间,除了用它进行实战,工匠还可以将国王的意愿以浮雕形式制作在刀鞘上,并由代表国王的使者携带至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Nsuaefena”主要用于阿散蒂城邦的各种政治仪式上。例如,在国王立誓的仪式上,国王手持这种短刀,臣民们则向国王表达忠诚之意。
“Afenatene”主要用于刺穿敌人的心脏,刀身刻有心形、鳄鱼、斧头以及“桑科发”(Sankofa)图案。“桑科发”图案是阿散蒂王国阿丁克拉族的文化符号之一,一共有60多种不同的阿丁克拉符号在非洲广为流传,每个符号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语言称呼及象征含义,这些符号被广泛应用于装饰、印染、手工艺品、建筑等领域。你如果去加纳旅游,购买回来的纪念品十有八九是带有这些符号的。
“Afenanta”主要用于割断敌人的韧带,刀身为双刃,较为少见,刀身上刻有鳄鱼和“桑科发”图案。
现今,在加纳流行的阿散蒂刀则主要分为Afenasoafoo、Adumfoo、Abrafoo、Asafo、Ankobia五大类。“Afenasoafoo”主要是儿童、青少年进行训练时使用;“Adumfoo”主要是民间成年学徒者使用;“Abrafoo”主要是警察使用;“Asafo”主要是部队士兵使用;“Ankobia”主要由特种部队使用,是等级最高的阿散蒂刀。
阿散蒂刀的使用
阿散蒂人有时将阿散蒂刀佩带于腰间,有时也将阿散蒂刀背在身后。当他们穿越雨林或同时使用长矛或弓箭等其他兵器时,将刀背在身后就显得更为方便。阿散蒂刀在一般情况下是单手使用,但当使用者想要发出更大劈砍力时,也会采用双手握持的方式。
过去,在阿散蒂设有一些刀术学校,他们掌握着最高水平的阿散蒂刀技法,渴望提升刀法的学生均会入校学习。据说在刀术学校中一共有20种战斗姿势需要训练,多样化的战术技巧帮助阿散蒂刀练习者能够更有效地实施对抗。学习刀法的人多是为了成为真正的战士,而阿散蒂的战士需要经过4个阶段的学习才能最终成为最高等级的勇士。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要练习基础刀法,随后再以学徒的身份逐渐成长为阿散蒂的宪兵、职业军人。在这其中,最有经验的战士会被阿散蒂政府挑选出来,组成阿散蒂城邦的特种部队。
从18世纪开始,阿散蒂人卷入长年多次的抗英战争中,阿散蒂刀频繁出现在与英国军队的战斗中,直至20世纪战争才结束。进入21世纪后,阿散蒂刀的主要用途转为自卫或当地的土地争夺冲突中。
阿散蒂刀常与盾牌搭配使用,战斗也因此被称为“盾战”。阿散蒂地区具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早期到阿散蒂旅游的欧洲游客都曾描述过阿散蒂国王宫殿外金光耀眼的徽章。黄金被用于制作各类奢侈品,同时也加入到盾牌的制作中。工匠们用铁和黄金铸造盾牌,它不仅被用于实战,也被用于阿散蒂国王的灵魂净化仪式中,阿散蒂人称其为“灵魂净化之盾”。
收藏在欧洲各大博物馆中的各种阿散蒂刀,见证了阿散蒂人民的抗争之战。而今,身处和平年代的阿散蒂人仍在以他们自有的方式,保存与传承阿散蒂文明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色彩斑斓的阿散蒂服装,承袭数个世纪的木草结构房屋,成为文化符号的阿散蒂刀,这些文化遗产早已融合在一起,谱写着西非文化传颂不息的华美乐章。
阿散蒂刀即是非洲历史文化中的一件珍品。该刀诞生于何时何地?有哪些形制特点?请看——
阿散蒂刀溯源
从公元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就开始进入非洲大陆,对沿海地区的多国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资源掠夺与黑奴贩卖。加纳是非洲西部沿海诸多小国之一,因黄金矿藏资源丰富,受到欧洲多国殖民者的侵略,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虽然饱受欺压,但加纳人民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开展着抵抗运动,为摆脱殖民统治而不懈努力,最终于1957年3月6日宣布独立。
地处加纳中南部的阿散蒂地区,现在是加纳的十个省份之一,人口数量在加纳各地区中排名第一,其首府库马西是加纳的第二大城市。回溯阿散蒂的历史,在18世纪,它曾经是辉煌一时的阿散蒂王国。18世纪末,强盛统一的阿散蒂王国成为英国殖民者向西非内陆扩张的障碍,英国千方百计挑拨沿海各邦,特别是芳蒂族人与阿散蒂族人的关系,矛盾因此激化。1806~1900年,英国与阿散蒂王国先后发生9次战争,次数之多,时间之长,在非洲以至亚非拉殖民史上极为罕见。
在阿散蒂人之间的部落战争以及抗英战争中,阿散蒂刀是他们最重要的兵器之一。在进攻与防守相结合的近距离格斗中,在注重有刃兵器使用的肉搏战中,阿散蒂刀的身影都随处可见。
阿散蒂刀最初只是战场上的一件常用兵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阿散蒂纹章的组成部分,如今依然是阿散蒂武术文化发展中重要的载体。
形制精美,刀身载有独特符号
在阿散蒂王国建立初期,阿散蒂刀尚未成为军队的主要攻击武器。当时的阿散蒂刀整体沉重,因为它主要由青铜打造而成,后来才逐渐开始使用铁为铸刀材料。
阿散蒂刀由刀身、刀柄及刀鞘组成。
刀身
阿散蒂刀刀身呈弯曲状,多为单刃,也可见双刃或三棱刃。刀身宽度在靠近刀柄处较窄,向着刀尖处逐渐扩大。一些阿散蒂刀在刀尖处带有突出的小弯钩。用于实战的阿散蒂刀刃口锋利,而用于仪式的礼仪刀则没有利刃。阿散蒂刀的刀身上多刻有线条装饰或镂空一些代表着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它们承载着惟有当地族人才能理解的独特信息。
刀柄
刀柄多以硬木或金属雕刻而成,有的在表面刻有阿散蒂特有的符号,也有的刀柄上包覆着带有符号的金箔。刀柄末端的刀首多采用球形设计,目的是达到与刀身相平衡的效果,有的刀首也会以金箔进行包覆装饰。金箔包覆刀柄的这种方式在当地是从17世纪兴起的。
刀鞘
刀鞘通常由动物皮革制成,制作精美的刀鞘还设有浮雕。例如,在阿散蒂土王(Asantehene)的权力宝刀上,就设有金制浮雕,该浮雕为一条盘绕的蛇,蛇嘴里叼着一只鸟。浮雕展示着一只受到控制、无法高飞的小鸟,其寓意是掌控权力的人需要具备耐心与谨慎的特质,方能控制一切。
1902年,英国人将阿散蒂土王驱逐出境,加纳变得更难管治,因为许多加纳人仍愿意效忠一个已经失去权力的阿散蒂土王。于是,英国人在1924年恭迎土王回国,1938年举行阿散蒂复国仪式,恢复“阿散蒂酋长会议”的管治方法。阿散蒂土王至今在加纳具有崇高地位,阿散蒂王位一脉单传到今。
类型多样,称谓繁多
传统的阿散蒂刀主要分为Mpomponsuo、Akrafena、Nsuaefena、Afenatene、Afenanta五大类,它们在刀身长短上有所差异,而形制特征方面区别不大。前三类属于短刀,后两类属于长刀。它们都被用于战争中,长刀一般无鞘,短刀多数配有刀鞘,主要在后续攻击中使用,短刀还会被使用在各类仪式中。战争期间,使用者往往全身着甲并左手持盾牌,右手持阿散蒂刀。
“Mpomponsuo”是最古老的高等级阿散蒂刀,是阿散蒂短刀中重要的代表类型。该刀诞生于阿散蒂国王奥坡库(Opoku)在位的1731~1742年期间。它是阿散蒂历届国王宣誓就职时使用的礼仪刀,仅由国王身旁的两名保镖持有,象征着责任、力量、忠诚、勇敢和权威。
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把19世纪的Mpomponsuo实物看,其制作工艺精良。这把刀长度为61.5cm,刀身最宽处为7cm。刀身一面平滑,另一面刻有两条血槽。在刀身较宽大之处的刀刃部位,镂空有圆形和三角形图案。木质刀柄呈哑铃状,握柄部分包覆着金箔,两端的球体则覆以豹皮。木质刀鞘同样表面覆有豹皮,在靠近鞘尾处设有浮雕,浮雕为盘踞的一条空心黄金蟒蛇,鞘身部分另配有金箔和银箔进行装饰。
“Akrafena”主要用于战争和一些仪式中。在战争期间,除了用它进行实战,工匠还可以将国王的意愿以浮雕形式制作在刀鞘上,并由代表国王的使者携带至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Nsuaefena”主要用于阿散蒂城邦的各种政治仪式上。例如,在国王立誓的仪式上,国王手持这种短刀,臣民们则向国王表达忠诚之意。
“Afenatene”主要用于刺穿敌人的心脏,刀身刻有心形、鳄鱼、斧头以及“桑科发”(Sankofa)图案。“桑科发”图案是阿散蒂王国阿丁克拉族的文化符号之一,一共有60多种不同的阿丁克拉符号在非洲广为流传,每个符号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语言称呼及象征含义,这些符号被广泛应用于装饰、印染、手工艺品、建筑等领域。你如果去加纳旅游,购买回来的纪念品十有八九是带有这些符号的。
“Afenanta”主要用于割断敌人的韧带,刀身为双刃,较为少见,刀身上刻有鳄鱼和“桑科发”图案。
现今,在加纳流行的阿散蒂刀则主要分为Afenasoafoo、Adumfoo、Abrafoo、Asafo、Ankobia五大类。“Afenasoafoo”主要是儿童、青少年进行训练时使用;“Adumfoo”主要是民间成年学徒者使用;“Abrafoo”主要是警察使用;“Asafo”主要是部队士兵使用;“Ankobia”主要由特种部队使用,是等级最高的阿散蒂刀。
阿散蒂刀的使用
阿散蒂人有时将阿散蒂刀佩带于腰间,有时也将阿散蒂刀背在身后。当他们穿越雨林或同时使用长矛或弓箭等其他兵器时,将刀背在身后就显得更为方便。阿散蒂刀在一般情况下是单手使用,但当使用者想要发出更大劈砍力时,也会采用双手握持的方式。
过去,在阿散蒂设有一些刀术学校,他们掌握着最高水平的阿散蒂刀技法,渴望提升刀法的学生均会入校学习。据说在刀术学校中一共有20种战斗姿势需要训练,多样化的战术技巧帮助阿散蒂刀练习者能够更有效地实施对抗。学习刀法的人多是为了成为真正的战士,而阿散蒂的战士需要经过4个阶段的学习才能最终成为最高等级的勇士。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要练习基础刀法,随后再以学徒的身份逐渐成长为阿散蒂的宪兵、职业军人。在这其中,最有经验的战士会被阿散蒂政府挑选出来,组成阿散蒂城邦的特种部队。
从18世纪开始,阿散蒂人卷入长年多次的抗英战争中,阿散蒂刀频繁出现在与英国军队的战斗中,直至20世纪战争才结束。进入21世纪后,阿散蒂刀的主要用途转为自卫或当地的土地争夺冲突中。
阿散蒂刀常与盾牌搭配使用,战斗也因此被称为“盾战”。阿散蒂地区具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早期到阿散蒂旅游的欧洲游客都曾描述过阿散蒂国王宫殿外金光耀眼的徽章。黄金被用于制作各类奢侈品,同时也加入到盾牌的制作中。工匠们用铁和黄金铸造盾牌,它不仅被用于实战,也被用于阿散蒂国王的灵魂净化仪式中,阿散蒂人称其为“灵魂净化之盾”。
收藏在欧洲各大博物馆中的各种阿散蒂刀,见证了阿散蒂人民的抗争之战。而今,身处和平年代的阿散蒂人仍在以他们自有的方式,保存与传承阿散蒂文明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色彩斑斓的阿散蒂服装,承袭数个世纪的木草结构房屋,成为文化符号的阿散蒂刀,这些文化遗产早已融合在一起,谱写着西非文化传颂不息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