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中,选材和谋篇一度困扰着我。记得刚教学时,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思路不够清晰。于是,我潜心思考解决的办法,查找资料。在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中,慢慢积累,精心总结,渐渐有了点儿心得。
选材方面
核心问题是:如何把生活材料变成作文素材?
首先,生活是源泉——捕捉点滴细致观察。
善于捕捉点滴生活,能够细致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的点滴皆可成文。心凝神会,静心观察,宁静致远。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形象的向我们指出:“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文章应如股股清泉从心间流出,心间清泉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源于从生活中捕捉材料的本领。观察生活,师法自然,向自然寻求灵感,方能有源头活水。
那么该如何观察生活呢?
观察生活要有注意力,注意力——决定思维的深度。
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是勤奋工作和集中注意力。“刻苦”这种素质在中国有很多年的历史,也有很多典故。勤奋是一个人有创造性地工作的前提,不勤奋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勤奋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和社会原因。学校有责任,不仅应该让学生具备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且应该营造出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其次,启动思维,打开通道。
用感觉、思维、情感来驾驭材料,才能真正感受生活,变材料为素材;立意可大处着眼,而选材可小处入手。
运用“以小见大”手法的好处:作文立意要高,能逼近社会、时代乃至人生的“大”问题。否则就事论事,终嫌思想单薄、境界狭窄。然而这种“大”问题,直接揭示不易,或者效果不好,舍“大”取“小”,反让人耳目一新。所以,“以小见大”的手法既是具体的写法技巧,又是构思文章的技巧。
具体方法如下:理解“小”和“大”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紫藤萝瀑布》是现代女作家宗璞198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总结:观察身边景物 ,感悟人生;聚焦凡人小事, 关注社会;捕捉寻常的细节 ,诉说真情。
把握相似点,由此及彼;从具体到概括,由现象入本质。写作时,要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理性地思考,善于从理想、情感、责任、信念、生命的高度去看待人事、分析问题,这样形成的思想才有高度。
谋篇方面
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形象的题目、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灵动的语言。
1、题目形象、深刻,最好源于文章的具体细节,如《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不朽的失眠》等。
2、构思巧妙,可设悬念、转换视角、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也可用小标题、题记等方式,也可编话剧、童话等。但要遵循一个原则:必须更好地服务于文章中心。
3、语言追求形象、灵动、有意蕴。特别要注重细节描写,因细节是叙事类文章的生命线。
4、结构大体可分为纵式和横式两种,纵式讲究层层深入,水到渠成;横式讲究铺展,相映成趣。不管哪种样式,都要注重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好的文章,常有画面感,组接式、连贯式的一组画面,共同表达主旨。因此,我想到了竹子,每走一步,做一个小节;文章也是如此,每一个画面,用简洁的哲理性语言作一个小结。一步一步水到渠成的显现出主旨。如《安塞腰鼓》,用“好一个安塞腰鼓”不断变换加深来突出中心。
行走在作文路上,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佛教讲究六境界,我觉得写作也讲究三境界:忍耐、禅定、精进。成功永远属于有耐心、有毅力的人,这需忍耐;作文,也需要方向、目标不被环境左右、动摇,这是禅定;作文,要创新,天天求进步,就要精进。
选材方面
核心问题是:如何把生活材料变成作文素材?
首先,生活是源泉——捕捉点滴细致观察。
善于捕捉点滴生活,能够细致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的点滴皆可成文。心凝神会,静心观察,宁静致远。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形象的向我们指出:“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文章应如股股清泉从心间流出,心间清泉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源于从生活中捕捉材料的本领。观察生活,师法自然,向自然寻求灵感,方能有源头活水。
那么该如何观察生活呢?
观察生活要有注意力,注意力——决定思维的深度。
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是勤奋工作和集中注意力。“刻苦”这种素质在中国有很多年的历史,也有很多典故。勤奋是一个人有创造性地工作的前提,不勤奋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勤奋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和社会原因。学校有责任,不仅应该让学生具备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且应该营造出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其次,启动思维,打开通道。
用感觉、思维、情感来驾驭材料,才能真正感受生活,变材料为素材;立意可大处着眼,而选材可小处入手。
运用“以小见大”手法的好处:作文立意要高,能逼近社会、时代乃至人生的“大”问题。否则就事论事,终嫌思想单薄、境界狭窄。然而这种“大”问题,直接揭示不易,或者效果不好,舍“大”取“小”,反让人耳目一新。所以,“以小见大”的手法既是具体的写法技巧,又是构思文章的技巧。
具体方法如下:理解“小”和“大”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紫藤萝瀑布》是现代女作家宗璞198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总结:观察身边景物 ,感悟人生;聚焦凡人小事, 关注社会;捕捉寻常的细节 ,诉说真情。
把握相似点,由此及彼;从具体到概括,由现象入本质。写作时,要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理性地思考,善于从理想、情感、责任、信念、生命的高度去看待人事、分析问题,这样形成的思想才有高度。
谋篇方面
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形象的题目、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灵动的语言。
1、题目形象、深刻,最好源于文章的具体细节,如《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不朽的失眠》等。
2、构思巧妙,可设悬念、转换视角、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也可用小标题、题记等方式,也可编话剧、童话等。但要遵循一个原则:必须更好地服务于文章中心。
3、语言追求形象、灵动、有意蕴。特别要注重细节描写,因细节是叙事类文章的生命线。
4、结构大体可分为纵式和横式两种,纵式讲究层层深入,水到渠成;横式讲究铺展,相映成趣。不管哪种样式,都要注重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好的文章,常有画面感,组接式、连贯式的一组画面,共同表达主旨。因此,我想到了竹子,每走一步,做一个小节;文章也是如此,每一个画面,用简洁的哲理性语言作一个小结。一步一步水到渠成的显现出主旨。如《安塞腰鼓》,用“好一个安塞腰鼓”不断变换加深来突出中心。
行走在作文路上,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佛教讲究六境界,我觉得写作也讲究三境界:忍耐、禅定、精进。成功永远属于有耐心、有毅力的人,这需忍耐;作文,也需要方向、目标不被环境左右、动摇,这是禅定;作文,要创新,天天求进步,就要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