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艺术性表达的问题思考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lic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最终目的是为事实服务。如果艺术性妨碍了真实性,那么这也是新闻报道的失败。本文结合电视新闻报道实例,对电视新闻报道的艺术性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报道;艺术表达;真实
  当前新闻事业发展迅猛,竞争激烈,新闻是客观的,不存在艺术构思,它只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所发生的一切;而新闻报道却要讲究艺术,这里的艺术因传播效果的达成要求而生。然而,在加强电视新闻报道艺术性的过程中,出现滥用图像、音乐和各种编辑手段而不注重新闻本身带给人们的深层意义的问题。“真实”依然是新闻的第一要义,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最终目的是为事实服务,如果艺术性妨碍了真实性,那么这也是新闻报道的失败。
  1 电影电视动漫片段的拼贴
  央视《新闻联播》有这样一则报道,中国的空军航空兵具备远海作战能力,并播出中国空军一架歼10战机发射导弹,目标被击中而爆炸的片段。细心的观众发现,战机击中目标的一段画面,实际上来自美国好莱坞电影《壮志凌云》(Top Gun)。网友“刘毅”指出空军“击中”的这架是美军F-5战机,而《壮志凌云》中主演汤姆克鲁斯正是驾驶F-14战机击毁F-5。从央视新闻截图与电影的对比图中可看出,除了颜色方面略有区别,两段画面连碎片飞散方向、形成烟雾都几乎一模一样。新闻要的是真实客观,没有对抗训练的视频,可以用参演机型的视频来表达,同时在视频中作出提示,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而用电影的片段来拼贴新闻视频,这样做完全有新闻造假的嫌疑。
  《面对面》栏目曾经播出过一期关于一位日本僧人在中国以善行谢罪的访谈节目,令人很吃惊的是,在解说词简单介绍日本侵华历史的时候,竟然用的是电影《鬼子来了》的片段,并且前后四次用到的都是电影里的镜头。《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中的镜头完全不是历史资料镜头,里面的屠杀、军队、老百姓全是“假定性”的,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一下子会从这期节目需要的严肃、理性中“滑溜”出来,因为电影的故事性已经完全令人走到了一个假定的状态,实在是本末倒置。
  2 情节、细节的导演与搬演再现
  新闻作为“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场是最为鲜活和富有新闻价值的。然而在很多时候,新闻传播者并不能预料到事实的发生,在得知新闻线索的同时,已经在时效上失去了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有的新闻栏目为了在视觉上给予观众直观的现场感,会采用如同戏剧或者电影的手法,即经过导演或者扮演或者是后期处理以达到“模拟”现场的效果。“演”新闻的现象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已经屡见不鲜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栏目对“天机乍泄——凯利之死”的报道中,大量使用“情景重现”,让演员表演模拟了整个凯利死亡事件的经过。当观众看到电视机荧屏的角落上明显地写着“情景重现”却不是“新闻资料”时,即使媒体在组织演员“演”新闻时,也在尽可能地保持真实性,还原事实,但新闻的真实性也大大地打了折扣。整个报道像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不同的是中间穿插了主持人的讲解而已,如果仅仅从节目形式上来说,有点类似于情景剧,而很难将它与电视新闻报道联系起来。
  搬演、导演那些已经错过了事件本身发生的时空的事实,因而只能“表现”而并非“再现”,而“表现”则更多地带有编导自身的主观色彩,夸大某一个细节,对某些受众可能不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过滤和忽略,于是,这种电视新闻用影像“准确地传达事实”似乎成了一句空话,只剩下影像倏忽地一笔带过,更不用谈“准确地判断事实”了。基于这一点,很多学者对情节、细节的导演与搬演再现提出了批评,认为对情节、细节的导演与搬演再现对新闻真实性提出了挑战,是变客观报道为新闻导演,容易导致记者虚构事实与细节,背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新闻价值。笔者认为,这些判断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确实道出了它的弊端。
  现场采访、现场报道和跟踪拍摄等仍然是电视新闻报道不可代替的、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手段,对情节、细节的导演与搬演再现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同一期电视新闻报道中,对情节、细节的导演与搬演再现的比例应有所限定,尽量不要超过现场报道的部分,特别是在严肃性事件的报道中对情节、细节的导演与搬演再现只能在借助形象手段来做模拟、借代式的说明方面起作用。
  3 以新闻为对象的互动游戏
  随着传媒业竞争的加剧,各台之间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为了提高收听率、吸引观众,各台也是各出奇招。以新闻为对象的互动游戏在近年来的电视新闻栏目中愈演愈烈。新闻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中是否应该有个新闻的底线呢?作为媒体是否应该承担起他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呢?有些电视新闻报道栏目忽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意义而过分注重节目的形式,这样也就失去了人文关怀的意义。例如,上海一家电视台在对“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遇恐怖袭击”的事件报道中,不顾死伤者的痛苦(而且是自己的同胞),竟然将节目当作娱乐,设置有奖收视环节,每天产生一名获奖者,奖励为美国十日游。节目播出时出现的滚动字幕内容为:发送短信到***选择中国工人遇害的袭击者:A.基地组织;B.东突分子;C.当地势力。这种缺乏人文主义关怀没有人道的做法,已经严重破坏了新闻的底线,远远背离了新闻的精神,堕落为新闻娱乐化。
  有的电视新闻栏目把新闻事件中的数字、重点作为竞猜的对象来设置游戏环节,使新闻事件和人物变成了一场游戏。曾经风光一时的《今晚》栏目有个板块叫做“猜新闻”。节目分为三个小环节,先是请嘉宾看图片猜新闻,也就是根据单幅新闻图片来猜新闻事件到底是什么,最后一个环节是新闻标题填空。工作人员将有缺省关键词的新闻标题制作成小面板,到大街上请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填空。在演播室内高博也请嘉宾给出自己的答案。同样是在大家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之后,画外音配上“嘻嘻”“咯咯”起哄的嬉笑声,高博才神秘地将新闻的标题、简单内容以及刊登文章的报纸宣布给大家,画外音再“哦—”地给予配合。在节目的最后给出短信联系、网络论坛以及邮箱联系方式,希望更多的观众把有意思的新闻图片和新闻标题发送给节目组,“我们的节目需要您的参与”。这样一档以奇怪的科学性新闻、奇闻怪事的社会新闻作为游戏的对象,进行猜测,旨在“玩”新闻、寻开心,在游戏的过程中将一条新闻的“新鲜”“怪异”感放大,又因为各种不同的猜测而凸显了“陌生化”,成为了一种名副其实的游戏。
  总之,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最终目的是为事实服务,强调艺术性并不是要背离新闻的基本原则,目前这种不良的苗头已经出现,一些电视新闻栏目一味地片面追求收视率,不分题材、不分时空地一味走搞笑、煽情的路线,滥用电视艺术手段,走入了新闻报道庸俗化的歧途,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满足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和趣味性原则,更需要提升新闻视野,只有立意高远,才能走得长远。
  参考文献:
  [1] 王阳.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崔林.电视新闻语言:模式·符号·叙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肖艳(1985—),女,山西长治人,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急性病例常为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病例则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等.本病呈世界性
鸡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是当代养鸡业的常见病.它的发生,不分季节,不分日龄,无论蛋鸡、肉鸡或种鸡,无论平养或笼
为了验证泄漏电缆在高层电梯覆盖中的技术优势,通过对比几种高层电梯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得出定向天线和泄漏电缆两种常见的高层电梯覆盖方式,结合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了两种
服装立体造型课程是高校服装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属于交叉类学科,要求创作过程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而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过于强调手工技能的操作,未能实现造型思维的转换。本
由于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流通渠道拓宽,牲畜交易频繁,各地防疫检疫工作不平衡,导致羊的布病的死灰复燃之势.有的放牧员、饲养员已感染本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目的观察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化疗方案:治疗组以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与吡
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迅速,在配置与处理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发热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针对基于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提出了一种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内置传感器检测终端工作
智慧灯杆产品能很好地解决现有4G网络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在未来搭建5G网络架构时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通过对现有4G网络和对智慧灯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智慧灯杆在4G网络中的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72例患者,按人院时间、半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3
2017年1月1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其中《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内容显示,到2020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