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效应。 方法 将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双盲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普通常规治疗和安慰剂治疗2周,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普通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1周,后等同对照组方案治疗1周。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较对照组优;治疗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C-反应蛋白、血小板数量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有效率较高,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0-49-03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日益好转,工作压力日益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亦随之攀升。截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2年2月共37例患者资料,探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效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2年2月自愿参加实验的患者中遴选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19例,女18例;年龄47~73岁,平均(58.1±5.2)岁。37例患者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过相关检查排除活动性出血、凝血障碍、肾功能不全。15例伴心电图缺血改变静息心绞痛、14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5例初发型心绞痛。
1.2?诊断标准
不稳定性胸痛(缺血性),CCS≥Ⅲ级; 存在冠心病的相关证据:冠脉搭桥术、PTCA术、心肌梗死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ECG表现;ECG中ST-T变化与胸痛相关;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1.3?干预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分组,实验前随机将安慰剂+阿司匹林20份,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20份编号1~40,封存各个号码对应药物记录。37例患者随机对1~40数字行抽签,并通过相对应药物行药物治疗。
治疗组、对照组、分组人员均随机产生,无相关联系,安慰剂表面性状与低分子肝素钙差异性较难肉眼区分。实验结束后结果显示:20例患者给予的是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17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安慰剂治疗。
1.4?治疗方法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0-49-03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日益好转,工作压力日益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亦随之攀升。截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2年2月共37例患者资料,探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效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2年2月自愿参加实验的患者中遴选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男19例,女18例;年龄47~73岁,平均(58.1±5.2)岁。37例患者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过相关检查排除活动性出血、凝血障碍、肾功能不全。15例伴心电图缺血改变静息心绞痛、14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5例初发型心绞痛。
1.2?诊断标准
不稳定性胸痛(缺血性),CCS≥Ⅲ级; 存在冠心病的相关证据:冠脉搭桥术、PTCA术、心肌梗死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ECG表现;ECG中ST-T变化与胸痛相关;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1.3?干预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分组,实验前随机将安慰剂+阿司匹林20份,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20份编号1~40,封存各个号码对应药物记录。37例患者随机对1~40数字行抽签,并通过相对应药物行药物治疗。
治疗组、对照组、分组人员均随机产生,无相关联系,安慰剂表面性状与低分子肝素钙差异性较难肉眼区分。实验结束后结果显示:20例患者给予的是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17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安慰剂治疗。
1.4?治疗方法